APP下载

浅谈金碧戏曲文化艺术节的发展

2020-08-10吴晓新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戏曲传统文化

摘要: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民族精神和智慧,体现了民族的世界观、审美观和艺术创造力,不论在艺术价值上还是在历史价值上都是非常宝贵的,对青少年从小树立良好的生活观、价值观、社会观具有深远的意义。滇剧作为云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已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回顾金碧街道戏曲文化艺术节的发展历程,分析一个文化部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本土戏曲“滇剧”,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的文化精髓——的发展道路。最后总结了一些相关的结论和经验,为其他街道在实践中传承戏曲文化艺术、弘扬先进文化提供借鉴,更好地打造街道文化品牌,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戏曲;滇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8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115-02

一、前言

近年来,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兴区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更大舞台的重要抓手,是展现一个城市、城区文化自信和文明程度的有力支撑。滇剧是云南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云岭大地的“山茶花”、“滇粹”①,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老一辈滇剧艺术家不懈努力,滇剧艺术成为展现云南城市文化风貌的重要名片。

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介的迅速发展,滇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同其他地方剧种一样而临着发展与传承的困境,人才流失、人才断代等问题很突出,云南人对滇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在逐渐降低。作为弘扬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金碧街道综合文化站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街道特色文化品牌为宗旨,从2017年开始,先后举办了“国学经典系列活动”、“首届青少年戏剧节”。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深挖辖区传统文化内涵,精心打造盼“金碧街道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以传承滇剧为主,融合了各种文化活动内容,已逐步形成自身特色,提炼成精品文化,受到省、市及国内各大媒体的报道和转载,在省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金碧戏曲文化艺术节举办的基础

金碧戏曲文化艺术节的主要组织单位是金碧街道综合文化站。金碧街道综合文化站在发扬传承戏曲文化方面有着地理位置、演出条件与文化氛围的多重优势。

(一)地理优势基础

金碧街道有发扬传承戏曲文化的天然优势。金碧街道办事处位于市中心,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金碧文化广场和西寺塔文化广场,为市民提供文化娱乐场所;还有金马坊、东西寺塔、近日樓、马家大院等9处历史文物;同时,辖区东寺街内有着最具示范性、代表性的滇剧表演团体一云南省滇剧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组成了金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金碧街道综合文化站位于巡津新村7号大院内,功能设施齐全,省滇剧院演出场所也可提供演出舞台。演出场所,演出条件的改善,是观众和演员的共同要求②。

(二)文化基础

金碧街道办事处下辖15家社区,每个社区都配有农家书屋与文化室,定期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每个传统节都开展符合主题的活动,还有未成年人活动与市民教育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每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有1名文化专干和1名文化志愿者,大部分社区都有不少于1支文艺团队。在文化站长期排练的文艺团队共有6支队伍,包含广场舞、民族舞、合唱团等,

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群众性特色文化活动中的载体作用和窗口效应,营造具有金碧特色的浓厚氛围,金碧街道综合文化站开展了系列国学经典活动。

1. 2017年系列国学经典活动

7月“2017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国学经典读书会”

8月暑期青少年国画培训班、书法培训班

9月传承文明·践行美德读书会活动

“月满中秋情暖金碧”主题活动

“品味书香·涵养文明”——非暴力沟通国学经典读书会(4场)

10月“品味书香.涵养文明”读书会

2. 2018年系列国学经典活动

8月暑期青少年国学经典启蒙培训班

暑期青少年书法、国画培训班

儿童茶道培训课

亲子花艺

国学经典读书会

家道文化沙龙

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孩子从小就更好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3.青少年戏剧节特色文化项目

为深化戏剧的教育功能,传达戏剧理念,传授戏剧基本知识,金碧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的学校建立青少年戏剧社,全面普及戏曲文化,陶冶青少年情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探索戏曲艺术普及与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创新举措、有序推进,逐步打造青少年戏剧节特色文化项目。

2018.4-10月长期开展青少年戏剧进校园

2018.10.26 举办云南省首届青少年戏剧节展演

青少年戏剧节特色文化项目的举办为青少年的成长输送了营养。在进一步营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下,引导了未成年人了解昆明的美丽,教育未成年人带头争做文明人,提高了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金碧街道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街道文化品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辖区文明创建,在“国学经典系列活动”、“首届青少年戏剧艺术节”的成功基础上,金碧街道综合文化站不断深挖辖区传统文化内涵,精心打造了“金碧街道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活动,整场艺术节由八大活动贯穿始终。

金碧街道首届戏曲文化艺术节八大活动

1.开幕式:戏曲人物社区互动

2.全国首个戏曲快闪

3.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展演

4.“祝福新中国、描绘新时代”书画展

5.“文明金碧你我同行”主题活动

6.“共建党群一家亲”义诊咨询活动

7.为朝一年的戏曲进校园活动

8.闭幕式:国学经典朗读展演

2019年5月18日上午,金碧街道戏曲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戏曲人物社区互动在西寺塔广场举行,由滇剧、京剧、花灯戏曲演员,装扮成相关戏曲人物,在开幕式上与社区群众互动,增强现场戏曲氛围,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由云南省滇剧院专业演员、京剧国韵流芳青年研习会学生、花灯专业演员、社区戏曲爱好者组成快闪团队,在近楼下伴随《彩云之南滇剧美》的音乐背景载歌载舞,传递传统戏曲文化之魅力,这也是全国首个戏曲快闪。

长达两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展演在西寺塔广场举行,由云南省滇剧院专业演员、京剧国韵流芳青年研习会学生、云南省花灯专业演员、戏曲票友等为广大市民奉献两场精彩的戏曲演出。

“祝福新中国、描绘新时代”书画展在彩云里展厅举办,文化站邀请省公安厅、省老干协会、金碧街道辖区公共户单位、社区居民等书画爱好者参加,以“祝福新中国、描绘新时代”为主题,用笔墨书画等形式,表达对祖国的感情和热爱。

2019年5月起,由云南省滇剧院专业演员组成主要师资力量,为金碧街道辖区6所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传统戏曲知识传授和传承表演,让更多青少年通过戏剧的学习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四、发展经验与建议

文化艺术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体现出城市的鲜明特色和精神本质③。发展至今,金碧街道戏曲文化艺术节已经提炼成精品文化,并受到省、市及国内各大媒体的报道和转载,在省内已有一定知名度。推进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两大任务,離不开体制的保障④,离不开社区民众的支持与配合。

(一)政府主导、多部门齐抓共办合力共建

西山区文旅局、精神文明办,金碧街道党工委、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增加金碧街道戏曲文化艺术节经费的投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其作为西山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建设特色文化项目,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逐步形成了厚重的文化艺术氛围和文化积淀,有力地推动了金碧街道文化事业的发展。一个由政府主导,宣传、文化部门齐抓共办,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共同为“金碧街道戏曲文化艺术节,打造街道特色文化品牌”而努力奋斗的局而已经形成。

(二)充分搭建少儿戏曲培训平台

云南省滇剧院代表、示范滇剧艺术最高水平,负责继承和发展滇剧事业,整理改编、创作和排演滇剧优秀剧目,培养滇剧艺术人才,繁荣滇剧演出并承担滇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由云南省滇剧院专业演员组成主要师资力量,为金碧街道辖区小学进行传统戏曲知识传授和传承表演,为少儿搭建了戏曲培训平台,让更多青少年通过戏剧的形式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金碧街道戏曲文化艺术节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特色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贯彻了中央意识形态的意旨,又体现了时代精神,牢牢把握住了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发展方向、内容要求和方针原则,并探索出了一条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城市发展的道路,更充分促进了我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五、结语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金碧街道戏曲文化艺术节从萌芽、发展到成熟,正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充分发挥文化感召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使城市受益于市民文化归属感的增强、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城市形象的改造与提升。

注释:

①李小岗.滇剧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0.

②胡荣梅,云南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路——以滇剧为视点[J].民族音乐,2013(04):69-72.

③樊星.传统戏曲艺术如何引领当代文化消费——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价值与意义[J].艺术评论,2017(12):15-19.

④路应昆.从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看戏曲的当代传承和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4-07-24(002).

作者简介:吴晓新(1971-),女,河南周口人,大学本科,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戏曲传统文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