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民俗体育项目秦安蜡花舞的传承与发展

2020-08-10陈玮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甘肃民俗体育项目秦安蜡花舞的渊源、开展现状、制约其发展因素等进行深入调查和整理分析,探讨其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及措施,以期促进秦安民俗体育文化项目的有效传承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俗体育;秦安蜡花舞;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104-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独具特色的西北农村传统体育文化而临新的发展机遇。秦安蜡花舞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秦安县境内传统的传统歌舞,始于7-13世纪,发源于秦安郭嘉镇一带。米源丁辞赋,逐渐由清唱演变为传统歌舞艺术,多在夜间演出,演出时表演者手托花灯,花灯内装点蜡烛,故称蜡花舞。

二、秦安蜡花舞的起源

秦安蜡花舞多在夜间演出,演出时表演者手托花灯,花灯内装点蜡烛,故称蜡花舞,产生于公元7-13世纪(唐宋时期)米源于辞赋,逐渐由清唱演变为传统歌舞。主要分布丁秦安县北片的郭嘉、叶堡、安伏等乡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节日期间娱乐的重要方式。

三、秦安蜡花舞的发展与传承中存在的阻碍因素

1.生活的环境的改变造就蜡花舞传承人的不足。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城市化的进程再不断的推进,目前城市包围农村的社会变迁下,蜡花舞的传承遇到困境,老一辈传承人的年龄偏大,中年人外出务工,有能力传承的青少年中,对传统文化的不解,导致出现断层的局而。蜡花舞可以说是社会回报少,从事蜡花舞的这批人员为了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另寻出路,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影响青少年参与蜡花舞热情的屏障。

2.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随着外来文化不断的涌进,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正在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人们不再单一的去欣赏某种项目,而是注重竞技中带来的新鲜感,却忘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悠久的历史传承了众多灿烂的华夏文明。产生了数不清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其中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现在。

四、秦安蜡花舞的发展传承对策

1.加快蜡花舞进学校,并完善蜡花舞运动的培训和竞赛体系。定期开展学校间的蜡花舞竞赛,在学校层面,一方面要为蜡花舞运动设立选修课而积极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获得试办高水平蜡花舞运动队的资格,并积极和相关部门、蜡花舞团体、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为提高蜡花舞运动队的水平奠定师资、资金等方面的基础。

2.深入加强蜡花舞运动文化的宣传与教育。蜡花舞文化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开展蜡花舞运动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和培养个人意志力等多方而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蜡花舞文化深刻的内涵能增进人民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以及激发民族自豪感,并持续不断地提高民族意识和规范自身行为。所以,应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蜡花舞运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特别加强以秦安县文化馆为保护单位,已组织起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中青年蜡花舞爱好者为群体的蜡花舞演唱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演出和研讨活动。秦安县文化馆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蜡花舞艺术研究室,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3.颠覆传统创新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蜡花舞运动既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文化,蜡花舞一定要结合传统舞蹈的动作和技巧做出一些难度,练习者最好有一些艺术功底这样入门就会先人一步。更确切的说.蜡花舞运动要想发展就必须要破茧而出,吸取各项传统项目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陷,做出更多舞蹈花样。蜡花舞运动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好的精华。进而促进蜡花舞运动技术。

在发展传承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蜡花舞运动上,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保护蜡花舞运动传人,在培养蜡花舞运动教师和传承人上制定有效的措施,给予今后一定的生活保障。其次,政府要依托全民健身,做好宣传工作,利用新闻媒体、电视台等社会舆论,加强对蜡花舞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互关系的宣传,以强化社会各界人士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最后,充分开发学校教育,加强学校蜡花舞队伍的建设,建立科学有序的课程模式,多制作蜡花舞运动方而的教材,蜡花舞运动要结合其他项目米创新自身,填充新的血液,让蜡花舞以全新的而貌展现在世人眼前。

★基金项目:2019年甘肃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新时代背景下甘肃民俗体育项目秦安蜡花舞的挖掘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GST2019120。

参考文献:

[1]秦安蜡花舞秦安小曲参加关中-天水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天水广电网:天水广播电视台,2011-6-26.

[2]陈玮.甘肃省高校开设秦安蜡花舞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05).

作者简介:陈玮(1981-),女,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体育运动与健康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健美操、传统民族体育教学及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意义结构”的重构是发展民俗体育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