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广告对消费者的情感影响

2020-08-10沈剑唐小岚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广告大数据情感

沈剑 唐小岚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广告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消费行为、习惯等产生巨大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广告传播中对消费者的情感影响的探讨,为广告专业人员带来相关的启迪。

关键词:大数据;广告;情感

中图分类号:J524.3;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99-01

一、前言

2012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提出大数据概念,并预言大数据分析将对定位服务、零售业、制造业、公共事业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从电商平台中“猜你喜欢的商品”推送功能,到共享单车APP报告“这辆车好多人上报维修,可能已坏,建议换一辆”的智能提醒,大数据技术已颠覆性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对丁广告行业米说,大数据广告通过对消费者的定位数据、网络痕迹、消费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对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媒介、消费者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实现了大数据广告精准投放,却刺破了消费者数据隐私、自主选择权和视听空间,对消费者的情感造成诸多的影响。

二、基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的大数据广告,对消费者的情感造成窥视感

在广告活动中,广大消费者是广告活动的目标和终端。消费者有通过商品广告获取商品相关信息的需要,也有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需求。而处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广告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共享,轻易的获得个人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对消费者进行精准广告投放,使大数据广告变成了一个可以窥见消费者内在需求的窥视者。消费者在获得数据信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却失去了个人的隐私,对此,消费者一无所知,细思极恐。这种广告行为让消费者感受到极强的窥视感,让消费者感觉到不安,对消费者情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对丁这种情况,大数据广告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意识,厘清个人隐私的边界,合理规范使用个人数据,确保消费者的个人隐私。而作为消费者,也需要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保护好个人数据。

三、基于技术手段的大数据广告,对消费者的情感造成胁迫感

当今,移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物流技术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将我们带入全民网络的时代。广告也因为大数据技术等技术手段,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广告从原来对消费者免费广告的单一形式,转变为免费广告与收费广告共存的形式。互联网平台依据消费者对网络资源的需求,通过置换的形式实现大数据广告。在网络中,消费者有对网络空间大小、网络速度快慢、网络附加服务的需求,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并满足这些需求,但需要消费者付费获得,如果你想免费获得,就需要做一些任务,比如看广告,开通一些广告功能,实现大数据广告与网络需求功能置换,这样网络平台和大数据广告就能从中获取利益。大数据广告运用与新技术的共生特征,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置换,消费者在网络功能使用的过程中,要么就付费免除大数据广告的侵扰,要么就花费大量的时间看广告,没有更多其他的选择。这种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的大数据广告,不是基丁.消费者对某款产品宣传需求,而是基于消费者对某种功能的置换,消费者在情感层而,会感受到被胁迫,这将有碍于广告的诉求的传达。大数据广告需要提高服务意识,共情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真正获得消费者,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四、基于时空共享的大数据广告,对消费者的情感造成挤压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时间与空间的留白。在一幅山水画中,一片看似什么也没有的区域,会给画而营造出时空感,人们可以在这里得到呼与吸,人们一些美好的情感也因此得到孕育。而基于当今网络技术的大数据共享技术,挤压了原米人与人之间“书信远、车马慢”的时空,让人们随时随地的都能获悉另一个空间发生事情,距离消失了,人们也失去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當我在一个数据终端上处理我的信息时,我的这些信息也被其他的数据终端共享。比如,当消费者在手机QQ中输入一些信息时,这些信息也会共享在消费者的电脑QQ上。这种情形促使个人信息的泛滥,而对一则大数据广告来说,更是灾难。大数据广告通过消费者周边的电子产品,进行了一变二、二变四的增量叠加,对消费者视听空间,造成严重的挤压,严重干扰消费者对数据的处理,进而对消费者的情感造成严重的挤压感,让消费者感到窒息。

所以,大数据广告要清楚大数据技术的带来的“双刃”力量,为消费者营造合理的物理距离和合适的情感空间,从而实现大数据广告与消费者之间的双盈。

五、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大数据广告需要从“可量化”的技术广告回归到情感广告的创作,以人为本,合理规范运用大数据技术米理解消费者情感需求,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服务和选择,营造舒适的广告空间,为广告品牌与消费者建立亲密而健康的关系。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是广告创作的核心,而技术手段只是广告实现的支持和方法,以情动人,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与消费者在情感层而的理解和沟通。

作者简介:沈剑(1980-),男,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与艺术:唐小岚(1975-),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猜你喜欢

广告大数据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广告语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