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大典嵌入环保细节获赞
2020-08-10
国庆大典嵌入环保细节获赞
在2019年10月1日的国庆大典上,天安门广场上空放飞了7万只气球,将庆典的热闹气氛推至顶峰。不过,外媒在报道时对气球是否环保提出了质疑:“气球看起来挺美,但似乎中国方面不了解这些气球能造成多大的环境影响。”10月3日,《人民日报》发布澄清微博表示,放飞的7万只气球都是用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到了一定高度就会自己爆炸,不会带来危险,不会污染环境。此事也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点赞。
实际上,除了可降解气球,国庆大典的环保细节无处不在:2.4万平方米的红地毯由再生涤纶、地毯专用纱线编织而成,共消耗掉40余万个废旧矿泉水瓶;礼炮炮弹经过了环保技术改造,鸣放近乎零污染;空军飞行表演使用的彩烟是食品级的;放飞的7万只和平鸽是跟北京市民借的,放飞后会自己回家;燃放的烟花使用的药剂无重金属物质、低硫,将污染降至最低……
锐评 在建设生态文明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绿色代表了人民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是对新时代的积极响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些贯穿于国庆大典之中的环保细节,不但体现了国家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也体现了国家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倡导和践行。这种倡导和践行对推动公众参与环保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网文《南京家长已疯》刷屏朋友圈
“来啊,一起做学渣啊”……2019年10月29日,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在不少南京家长的朋友圈里刷屏,也引发了广泛热议。
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是因为在南京中小学正掀起的新一轮减负热潮:除了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外,当地教育部门还突击检查学校,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卷子、课外辅导材料、作业本等。此举自然引发了一些家长的不安,他们担心“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成为活泼灵动、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
对此,南京市教育局公开回应称,2019年10月—11月,全市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问题专项整治、专项督查行动,在行动中确实存在对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规定简单化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和部分家长的误解。对此,他们会及时纠正,确保义务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锐评“减负=制造学渣”,无疑是个极富煽动性的结论。这是把教育部门和家长完全摆在了对立的位置上,也是“唯成绩论”的借壳出街。循着这番论调,大搞题海战术与组织如“军备竞赛”般的培训班才是对学生负责。这样夸大减负行为的负外部性作用,进而对减负进行污名化的说法,不过是拿应试教育的高压学习标准来衡量当前的减负政策,也是教育焦虑的产物。
教育部发文取消本科毕业“清考”
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推出22项举措,对加强本科教育再次加码。意见明确要求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考试管理,嚴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所谓“清考”,是指课程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补考也没有通过,学校会在毕业前再给一次或两次考试机会。一般来说,“清考”的考试要求都不太高,目的是让绝大部分此前“挂科”的学生都通过。取消“清考”制度,就是为了杜绝这种“放水”现象。此消息一出,随即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网友们普遍对此表示支持,认为大学不是用来混文凭的,取消毕业“清考”正当时。
锐评“清考”制度的实施或取消,只是一种教学管理的手段。如何让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目的,如何采取更多手段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是取消“清考”之后整个社会需要继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