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朝鲜族《假面舞》的表演风格特征
2020-08-10韩祥
韩祥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中华民族有着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经过了长期的改革和变迁,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朝鲜族素来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被称作为“歌舞的民族”。中国的朝鲜族舞蹈在保留基本的朝鲜族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又重新加入了其他较为新颖的文化风格和动作特性,让他具备更加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和动人的肢体语言特征。中国朝鲜族尤为喜欢鹤这一动物,朝鲜族舞蹈中有着不少的仙鹤飞天的舞蹈姿态、仙鹤悠闲自在漫步的的舞蹈动作,讲求“动”、“静”整合,内在的呼吸律动和外在形态节构两者结合一体,直线美和曲线美两者统一的姿态特征。
关键词:朝鲜族假面舞;表演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64-02
一、朝鲜族《假面舞》的由来与类型
(一)朝鲜族《假面舞》的由来
中国的朝鲜族是19世纪中叶时期朝鲜的北部地区不断遭受了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让被生活环境挤压下的朝鲜人民纷纷背井离乡,越过我国鸭绿江和图们江米到了中国形成了现在的朝鲜族。同时将朝鲜族人民移居到中国时将她所独特的舞蹈也带入到了中国。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时候,用朝鲜族的舞蹈米体现劳动人民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如此,朝鲜族的舞蹈动作相对米说比较简单,多为农民劳作的动作演化而来,表演也带有显著的田间农作的特性。
中国朝鲜族舞蹈主要特点是动作幅度大,舞者本身的情感与她的动作和谐一致,常表现出洒脱、欢乐的情感。其伴奏的音乐旋律大多较为柔和,节奏变化性大。中国朝鲜族舞蹈的主要型式有《扁鼓舞》、《扇舞》、《拍打舞》、《象帽舞》、《农乐舞》、《假而舞》等。
中国朝鲜族假而舞起源丁朝鲜半岛,它随着朝鲜族移民传入到中国并流传至今。在崔敏浩教授的《朝鲜族假而文化的传承与变迁》重查阅在吉林省延吉传承的《假而舞>内容以风山《假而舞》中的墨僧舞为主,她在改革发展的变化中经历了舞台艺术化展现。改革后,在舞蹈的肢体动作、舞台上表演姿态上都进行了一定改革,传统的古老木制而具也逐渐的更替为具有现代人物形象的假而。《假而舞》古时的目的向神明祈求生活顺利、家人平安健康所跳的舞蹈。朝鲜族《假而舞》是图们市申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传承人为具明信老师。
(二)朝鲜族《假面舞》的类型
中国朝鲜族《假而舞》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舞蹈,她的特征是文化的认同。中国朝鲜族《假而舞》是一种集体性的游戏,它产生丁村庄、部落中。中国朝鲜族《假而舞》是作为一种传统习俗,为部落降福免灾而举行的一种文化活动。《假面舞>所表达的都是大多群众的呼声,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呼声。朝鲜族的《假而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承,它反映着朝鲜族的传统文化根基。中国朝鲜族《假而舞》的表现形式代表着中国朝鲜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坚定地信仰和价值取向。中国朝鲜族《假面舞》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她是中国朝鲜族民间舞蹈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下中国朝鲜族《假面舞》在舞台的表演特点可以用“戏剧性、讽刺性、趣味性、互动性、灵活性”五点来概括。
二、朝鲜族《假面舞》的舞蹈风格特点
(一)朝鲜族《假面舞》的动作特征
中国朝鲜族假而舞在变迁中转化为十分注重舞蹈部分舍去台词和歌唱、游戏等部分。朝鲜族的舞蹈语言中,有丰富的表演手段。表演手段体现在呼吸、身体的动作方面、表演时的面耳表情等。中国朝鲜族尤为喜欢鹤这一动物,朝鲜族舞蹈中有着不少的仙鹤飞天的舞蹈姿态、仙鹤悠闲自在漫步的的舞蹈动作,讲究“静”与“动”两者相整合在一块,内在的呼吸律动和外在形态节构两者结合一体,直线美和曲线美两者统一的姿态特征。中国朝鲜族《假面舞》在表而上看精于顺畅、柔美、外柔内忍、富有曲线美,动作过程像流水般的自然流畅。中国朝鲜族《假面舞》在律动上做到了呼吸、节奏、韵律密切联合到一块。中国朝鲜族《假面舞》的舞蹈动作大多都在于人体的下半身和腿部的动作,舞蹈技巧中“转”要多于跳跃动作。
中国朝鲜族《假面舞》的舞蹈动作是即兴的也是规范的。规范说得是群舞时严整的动作,即兴指当舞者情绪激昂时,舞者们则会各显神通,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展先出不同的舞蹈姿态。头带各种假而的舞者,在舞台表演时根据音乐节奏的转换,运用了朝鲜族舞蹈的基本技巧动作来带动整体氛围,表演者的舞台表演动作较为夸张大方。也在节奏快的旋律中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借助道具——袖子来进行舞蹈表演。按照舞蹈剧情的需要随伴奏而舞动。根据生活的时间进行表演创作使其更贴近生活让台下的看客有共鸣感。活跃舞台气氛。
(二)朝鲜族《假面舞》的表演特征
中国朝鲜族《假而舞》在多年的舞台表演实践、结合生活现状逐渐铸成独有的风格特征,中国朝鲜族《假面舞》的表演特征可以用“戏剧性、讽刺性、趣味性、互动性、灵活性”米说。
1.戏剧性:中国朝鲜族《假而舞》是一种民间舞蹈,但本身具有故事情节和一定的戏剧性,可是她还没有传统戏剧的一系列较为完整的要素,中国朝鲜族《假面舞》以舞蹈来做主要表演方式,用舞蹈反应出了一段故事或一个主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说朝鲜族《假而舞》也是一种舞剧。
2.讽刺性:中国朝鲜族《假而舞》头戴假面来进行跳舞,利用假而所具有的隐瞒、象征等特点米嘲讽旧社会的不堪,揭发讽刺旧社会中具有的不好的现象,也让《假面舞》有多重性这一特点。
3.趣味性:《假面舞》利用假而所描绘的各类幽默诙谐的而貌特征和独特滑稽幽默的舞台表演风格,让台下观众在欢快的氛围中观看表演,在笑声之后自行悟出存在的内在美。趣味性让《假面舞》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4.互动性:中国朝鲜族《假面舞》成为民众所热爱的因素表现在《假面舞》具有比较强的互动性。各民族之间他们的文化心态都有所不同。《假面舞》这一民间舞蹈成为大众们所喜爱的原因就在于她有着极强的互动性。由于中国朝鲜族参与意识、群体意识、博弈意识、自我娱乐意识的原因所以朝鲜族不光把参与文化活动作为一种乐趣更把它当做一次展现自我价值的一次机会。正因如此大众乐于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去。
5.灵活性:中国朝鲜族假而舞在演出的人数没有具体限制,从舞台演出和表演技巧等方而来看也包含有其灵活性。
朝鲜族《假而舞>在舞蹈表演中有着一定的故事情节性也是朝鲜族《假而舞》的特点之一,就情节性来说,《假面舞》反应了较为平凡的情节。《假而舞》中表演故事情节让其接近生活让观众更好的理解;用简单易懂的舞蹈语言去表达演出的内容。用舞蹈来表达出想展现的故事来吸引观看的群众。
三、结语
朝鲜族舞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独特的审美特征,朝鲜族舞蹈具有风韵典雅、含蓄等特色。朝鲜族《假面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传承,朝鲜族《假面舞》反映了朝鲜族的传统文化根基。《假面舞》产生于祈祝农业丰收,家宅安泰的大型祭祀活动。
《假面舞》作为朝鲜族极具代表性的民俗作品之一,其影响之深远,是多年米米扎根于朝鲜族人民群众、成长于人民群众、保存于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群众的心声,凸显了具有民族质朴情感的民间艺术。能够让男女老少都融入其中、展现自我。如果能夠得到更好的发展,合理的传承下去,对维护人民团结和地区社会的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朴永光.朝鲜族舞蹈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崔敏浩,范妍妍.朝鲜族假面文化的传承与变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8(01).
[3]张捷,浅析朝鲜族假面舞在教学组合中的表现特征[J].大众文艺,2011.
[4]韩英姬,韩国假面剧研究[J].作家,2010(08).
[5]杜欣潼.巫俗文化对朝鲜族舞蹈文化内涵的影响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8
[6]范波澜,孙莹.朝鲜族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现代交际,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