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管风琴的应用性价值及必要技术研究

2020-08-10向珂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表演乐器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音乐出现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的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现状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对其使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主要探讨电子管风琴所需要的先有关技术。推动我国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管风琴;乐器;表演;应用

中图分类号:J62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2-0055-02

一、前言

电子管风琴俗称“双排键”,其作为一种表演类乐器,不仅可以独奏,还可以为其他艺术表演形式进行配乐、伴奏、合奏等。具有非常广泛应用性价值。所以现在的音乐教学研究中,对于电子管风琴的相关教学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电子管风琴可以使用在各个领域,所以对丁演奏者的演奏技术和应用能力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电子管风琴的应用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于演奏者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总结。

二、电子管风琴的应用价值

(一)电子管风琴应用性价值在音乐专业教育中的体现

电子管风琴起源丁日本,不管是在乐器制作还是音乐教育,日本都处丁世界领先水平。电子管风琴在中国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中国的电子管风琴教育也成为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电子管风琴在演奏形式和伴奏技术上米看属于键盘演奏专业,但是在发音原理上来说属于电子科技专业,从编创的角度上来看又属于作曲或音乐工程专业。除此之外,电子管风琴还可以有效的配合各类多元化的表演形式,所以电子管风琴专业应作为衔接各个系别的多功能复合型专业。

(二)电子管风琴应用性价值对我国整体国民艺术素质提升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当今社会音乐方而存在的问题,所以不断地发展音乐活动。从专业术语米说,古典音乐使之调性范围内的古典和浪漫主义使其音乐的统称,但是对于泛指的意义而言,最能够代表古典音乐的就是交响乐。所以让交响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对丁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是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专业性强、学习门槛高而很难在普通大众中推广,所以导致现在交响乐难以得到发展。因此电子管风琴演奏就成为了现在对适合的表演形式。其变现形式虽然不能让听众看到各种乐器的形制,但是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使听众感受到音乐乐队化和交响化的魅力。

三、电子管风琴在应用中所必备的技术

(一)编曲的类型和所需编曲能力

1.总谱改编。通过读总谱法来把乐谱改变成为适合电子管风琴表演的改编方法,俗称“缩编”,现在在国内使用的电子管风琴代替乐队公演的音乐会中,基本上都是用总谱改编方式,所以具备总谱读法能力和熟练掌握乐器各项功能非常重要。

示例1:向珂改编的电子管风琴合奏《复仇者联盟》

2.钢琴谱改编。在一定情况下,有些作品在得到乐队总谱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对钢琴乐谱的读取来进行改编,俗称“扩编”。和总谱改编不同的是,改变着需要使用乐队的思维来对钢琴谱进行配器,根据音乐的特点米对肢体和隐形等进行调整和扩充。这就需要改编者具有一定的配器知识,了解每一件乐器的表现特点。

3.凭借音频或者资料改编。在无法得到任何乐谱的情况下,要求改编这具有根据音频资料进行改编的能力,俗称“扒谱”。为了进行这项改编,需要改编者具备非常优秀的听觉能力。不仅要有好的音高、和声听辨能力,还要对音频资料中的各项配器以及色彩进行听辨,这种改变方式也是非常考验改编者具备音乐作品创作的能力。

4.根据主题旋律、歌词或者音乐语境等要素进行改编。这种编曲的方法属丁即兴演奏和创作领域的范围,俗称“创编”。所改编的作品收到条件限制较小,但所赋予改编者的创作空间非常大,相比丁以上几种改编方式,完全凭借着改编者的想法进行创作的方式,更能表现出改编者在创作方而的个性和特点,彰显出改编者在音乐创造功底。这也是电子管风琴应用中编曲能力的最高表现。

(二)演奏形式与所需能力

1.独奏形式。独奏即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乐器演奏形式,此类形式是电子管风琴演奏中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电子管风琴演奏本身具有非比寻常的复杂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奏者不仅仅要利用双手演奏,双脚甚至身体其他躯干部位都会作为触发音乐要素的关键米整合使用,所以电子管风琴独奏是器乐演奏形式中的极致体现,它需要你具备键盘演奏技法、音乐表现力(内\外)、身体控制力和设备运用等多项能力。同样这种近似于古典管风琴的演奏形式也决定了电子管风琴演奏较其他传统乐器更具备多声部性和群奏性的优势特点。

2.合奏与混合合奏形式。合奏即不同乐器通过类别分组,各组承担不同曲调,最终合作完成完整音乐的乐器表现形式,不论齐奏或多声部演奏,统称“合奏”。合奏也是电子管风琴交响化的集中体现,演奏形式上可以是两台琴或多台琴的共同完成演奏。对于合奏的编曲来说,当总谱缩编不能满足其音乐表现力时,多台琴的合奏便成为了最大程度诠释完整声部的最佳解决方案。在合奏的音色创作中,为了达到最佳的音响效果,则要着重考虑多声部中不同乐器音色的统一环境混响、音量平衡、空间相位、声学共振微调等要素。当然在进行合奏实践中,最终只需要将精力放在相互协作上即可。

混合合奏是与传统乐器共同协作完成的合奏形式,主要分为电子管风琴为主和为辅两种形式。只要调整好电子管风琴中丰富的乐器音色,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逼真效果。此类音乐形式最早出现在流行和通俗音乐形式中,通过电声的加入最大程度弥补合奏中樂器声效的不足,从而增强音响效果的饱满度。

3.伴奏形式。合奏即不同乐器通过类别分组,各组承担不同曲调,最终合作完成完整音乐的乐器表现形式,不论齐奏或多声部演奏,统称“合奏”。合奏也是电子管风琴交响化的集中体现,演奏形式上可以是两台琴或多台琴的共同完成演奏。对于合奏的编曲来说,当总谱缩编不能满足其音乐表现力时,多台琴的合奏便成为了最大程度诠释完整声部的最佳解决方案。在合奏的音色创作中,为了达到最佳的音响效果,则要着重考虑多声部中不同乐器音色的统一环境混响、音量平衡、空间相位、声学共振微调等要素。当然在进行合奏实践中,最终只需要将精力放在相互协作上即可。

混合合奏是与传统乐器共同协作完成的合奏形式,主要分为电子管风琴为主和为辅两种形式。只要调整好电子管风琴中丰富的乐器音色,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逼真效果。此类音乐形式最早出现在流行和通俗音乐形式中,通过电声的加入最大程度弥补合奏中乐器声效的不足,从而增强音响效果的饱满度。

4.即兴演奏能力。即兴演奏是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临时根据主旋律配以丰富的和声与织体,边创作边利用乐器伴奏。实际演奏中也常有根据演奏者当时的情绪和音乐语境,即兴演奏技术高深的乐曲。也有用原有曲调(如民歌主题)作基础,在临时演奏时加以发展、丰富和变化,俗称“即兴伴奏”。当电子管风琴为歌剧、音乐剧、舞剧、话剧等艺术形式进行配乐时,在演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演员受因自身或现场因素影响,从而产生突发情况。这就需要电子管风琴演奏者要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也就是即兴演奏能力。即兴演奏是电子管风琴演奏综合能力的最终体现,它包括了旋律变奏、和声进行、节奏风格、伴奏织体、曲式结构、键盘基本功和电子管风琴功能性操作等一系列要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管风琴是一个融汇了诸多音乐学科知识的新兴专业。本文主要针对电子管风琴专业引入中国之后,在我国的教学发展以及编曲者和表演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研究,从应用的角度阐述电子管风琴在编曲制作和表现形式方而的相关内容。

社会的发展离不文化发展,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应用与实践。通过对电子管风琴应用性价值和必要技术的研究,相信可以引发同行们对其学术价值的深入思考,从而更好的解决在电子管风琴专业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繁荣社会文化事业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洋.浅析《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在双排键电子管风琴中的演奏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

[2]刘会轻.浅析电子管风琴演奏在声乐表演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北方音乐,2020(01).

[3]张晓波,吴琼,王茜.交响乐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音乐学院院长的民族交响乐作品为例[J].音乐探索,2019(04).

作者简介:向珂(1982-),男,重庆人,大学本科,群文助理馆员,昆明市工人文化宫,研究方向:钢琴、电子管风琴(双排链)教学与演奏。

猜你喜欢

表演乐器应用
学乐器
乐器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