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简易VSD在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

2020-08-10麦财就刘学红黄春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麦财就 刘学红 黄春燕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简易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5例骨科四肢内固定手术患者, 以2014年1月为节点将其分为研究组(2014年后的患者, 338例)和对照组(2014年前的患者, 297例)。研究组术后切口采用自制简易VSD装置治疗, 对照组术后采取传统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程度、疗效及切口感染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11.8±4.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3±5.8)d, 换药次数(1.55±0.87)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78±3.51)次, 瘢痕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 切口感染率2.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简易VSD技术可应用于闭合性骨折的术后切口处理, 与传统换药治疗相比, 能够显著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减少换药次数, 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83

骨科手術是对患者损伤的骨骼进行修复或重建最终使得手术部位的功能得到回复的治疗过程。由于在骨科手术的进行当中通常会对手术的部位进行组织的分离、骨膜的剥离, 然后在骨骼受损的部位进行固定物的植入, 使得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术后切口常有一些血性渗出液渗出, 若对创面渗出液未采取及时的清除措施, 会导致创面感染, 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延长患者康复时间。以往临床对于切口常采用传统多次换药治疗和放置引流管行引流干预, 以排出创面的渗液及坏死组织等, 但治疗时间较长, 临床疗效不佳。VSD是一种设计思维独特, 对传统外科引流作出了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在临床感染预防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够保证创面的清洁, 较好的控制感染[1-4]。透明膜的密闭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 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正常透出, 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是一种高效引流, 持续的低负压吸引, 使引流区内“零积聚”。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为重大引流提供了动力, 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加快了新鲜健康的肉芽组织的生长。但VSD的负压引流敷料价格昂贵, 无法广泛用于患者。本院自2014年开始自制简易VSD引流装置, 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后患者, 显著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35例行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2014年1月为节点将其分为研究组(2014年后的患者, 338例)和对照组(2014年前的患者, 297例)。

研究组中男242例, 女96例;年龄最小18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36.35±12.89)岁;损伤部位:股骨骨折53例, 胫腓骨骨折57例, 锁骨骨折35例, 髌骨骨折61例, 跟骨骨折25例, 肱骨骨折43例, 内外踝骨折42例, 尺桡骨骨折22例。对照组中男228例, 女69例;年龄最小18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36.41±

12.87)岁;损伤部位:股骨骨折42例, 胫腓骨骨折53例,

锁骨骨折36例, 髌骨骨折54例, 跟骨骨折26例, 肱骨骨折21例, 内外踝骨折37例, 尺桡骨骨折2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岁;②所有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③隶属同一个手术操作组。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并发症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肺等功能障碍者;③合并精神障碍者;④伴有原发疾病者;⑤创伤后继发严重感染者;⑥伤口无法缝合者。

1. 3 方法

1. 3. 1 药品及器械准备 研究组:无菌棉垫、3M透明敷料、硅胶管、一次性冲洗管路、负压引流器、75%酒精、中心负压装置或电动负压吸引器。对照组:换药车、换药包、消毒棉球、无菌纱块、无菌棉垫、绷带、引流条、医用胶布、碘伏、75%酒精。

1. 3. 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术后切口采用自制简易VSD装置治疗:缝合伤口前先用生理盐水将切口周围血污擦净, 用75%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 根据引流区大小、形状选用一条合适无菌硅胶管, 缝合伤口后置入, 用酒精棉垫敷盖, 在切口周围的皮肤及引流管处贴上透明敷料裁成和切口大小、形状相符合的尺寸进行覆盖, 以确保其密闭性。通过对负压吸引设备和硅胶管进行连接, 并调整负压值在125~450 mm Hg(1 mm Hg=0.133 kPa)[5]。连接后, 需确定封闭性良好, 在吸引的同时, 还需密切观察引流具体情况, 包括是否吸出大量新鲜血液、有无发生阻塞等。对照组术后采取传统换药治疗:缝合伤口情况同研究组, 缝合后采用普通敷料包扎, 术后每1~2天换药1次。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程度、疗效及切口感染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创面几乎全部愈合;有效:创面面积和渗出物明显减少, 且皮肤表现出较好的存活情况;无效:创面面积及分泌物无变化, 甚至出现组织坏死, 需行二次清创。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程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 瘢痕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疗效及切口感染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 1 VSD的作用及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对VSD的深入研究发现, VSD可以全方位引流去除了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 减少集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半透膜的密封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 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 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 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 刺激组织新生, 超过了自身皮肤及软组织对机体的代谢作用。骨科植入物手术是治疗四肢骨折的有效手段, 若发生切口感染, 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还会影响患者预后, 甚至引起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后遗症[6, 7]。骨科医生根据VSD对抗感染的特性被用来预防切口感染, 在使用VSD期间, 操作简单, 护理方便, 医护人员只需要观察:①负压源的负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②VSD材料是否塌陷;③引流管管型是否存在;④有无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如以上四点都正常, 则无需再做特殊处理, 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3. 2 自制简易VSD装置的作用及应用效果 自制简易VSD装置根据VSD作用原理, 采用棉垫和透明敷料封闭创面, 使其保持相對清洁的负压环境, 促使创面毛细血管增生, 改善血液循环, 使局部血流灌注增加[8, 9], 从而对抗感染, 促进创面愈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11.8±4.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4.3±5.8)d, 换药次数(1.55±0.87)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78±3.51)次, 瘢痕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 切口感染率2.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丽霞等[7]的研究结果曾报道,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创面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研究数据基本一致。

3. 3 自制简易VSD装置价格低便于推广 VSD专用材料价格昂贵, 许多患者难以接受, 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自制简易VSD价格低廉, 费用不足专用的负压引流装置材料费的1/10, 极易推广。

3. 4 VSD治疗与普通换药治疗相比的临床意义 ①VSD

技术在处理创面时, 执行了变开放为闭合的原则, 而且还能透气, 全方位持续引流, 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和各种毒性分解产物, 刺激肉芽生长, 起到超过自身皮肤和软组织覆盖所具有代谢功能。②减少创面愈合时间, 降低创面毒素的吸收, 增强机体抵抗力, 降低组织间压, 减轻机体水肿, 有利于血液循环。③患者无创面污染, 患者无更换材料时的疼痛和痛苦。④提高病床周转率。⑤综合医疗费用下降。⑥有效的控制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自制简易VSD技术可应用于闭合性骨折的术后伤口处理, 与传统换药治疗相比, 能够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莉莉, 吴立志, 郑金满, 等. 负压封闭引流与换药治疗压疮感染创面疗效观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3):706-707.

[2] Li RG, Yu B, Wang G, et al. Sequential therapy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and free-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children with extensive soft- tissue defects below the knee in the extremities. Injury, 2012, 43(6):822-828.

[3] Hu N, Wu XH, Liu R, et al. Novel application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with continuous irrigation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for managing infective wounds of gas gangrene.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 2015, 35(4):563-568.

[4] 宗贝, 伊友明, 邓健, 等. 负压引流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探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9):2262-2264.

[5] 唐飒英.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及护理研究.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23):4490-4491.

[6] 冯周莲, 张宏宁, 康玉闻. 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护理学报, 2010, 17(8):48-50.

[7] 张丽霞, 叶敏, 黄显军. 自制简易密闭负压引流装置在四肢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乡村医药, 2015(13):13-14.

[8] 张翠文, 周洪兰, 徐甜甜, 等.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干预效果. 河北医药, 2017,

39(5):784-786.

[9] Liu J, Hu F, Tang J, et al. Homemade-device-induced negative pressure promotes wound healing more efficiently than VSD-induced positive pressure by regulating inflammation, proliferation and remode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2017, 39(4):879-888.

[收稿日期:2020-03-12]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手术后镇痛的联合用药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