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开启听障学生绘画创作灵感的钥匙

2020-08-10谈佩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听障学生新课标

谈佩清

摘 要: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价值体现,而儿童画创作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在特校美术教育中,了解学生生活,体验学生情感,善待学生习作,多渠道寻找开启听障学生绘画创作灵感的钥匙,让学生主动参与绘画创作,因势利导激励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新课标;儿童画创作;听障学生

儿童与生俱来就热爱绘画,在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了涂鸦。听障儿童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及语言障碍,但视觉补偿作用使他们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模仿力及想象力,这些潜在的能力使听障学生在绘画创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特校美术老师要有一双善于欣赏和发现的眼睛,了解学生生活,体验学生情感,善待學生习作,多维度寻找开启听障学生绘画创作灵感的钥匙,营造自由、愉快、和谐的氛围,挖掘学生的绘画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一、了解学生生活,巧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知力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更多地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相连,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儿童画创作离不开听障学生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教师在课堂上所提供的线索必须与听障学生的生活紧密有关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场景,启发他们从平时生活中观察、发现、想象,从而创造出贴近生活且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1.结合学生生活

基于新课标要求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认识,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感知自然环境,调动生活经验去表现事物,并提取生活中最富于表现的题材来表现主题,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如“穿时装的妈妈”记忆画,因缘于生活,孩子们平时与妈妈接触最多,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往往能把妈妈的整体形象和局部细节都画得惟妙惟肖,从妈妈的发型到裙子的花纹再到眼睛神态都能刻画得淋漓尽致,画面也往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2.源于学生实际

学生往往喜欢画自己擅长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要随意地否定,而是要参与其中。听障学生能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画得细致入微,有时还会伴随着肢体语言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这正是他们的真情流露。此时教师不要轻易打断,要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同时还可以因势利导予以恰当的指导。如画“火车站”,男孩往往对这个题材是很擅长的,他们特别喜欢画交通工具,因是坐出租车来的,所以就把来的路途中的公路和出租车也表现出来,当然铁轨和火车是重点画的,教师只需在画面布局上予以一定的指导。因为都是平时擅长的东西,因此学生用很快的速度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教师应给予热忱的鼓励和赞扬,并最大限度予以展示,让这种有生命力的思维活动不仅跃然在他们笔下,更留在他们心中,将这浓墨重彩的涟漪留存于他们心中。

3.扎根生活场景

我们可根据写生添加人物并加上适当的背景,也可以添加些情境变速写为创作。如写生课“一堆苹果”,在写生过程中,孩子们对这一熟悉的主题,不再是原始的记忆与默背,而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的小朋友将自己生活中的水果盘、写字台、窗帘等加进了画面,画面中也出现了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爸爸妈妈,有的小朋友把家里的小猫也在桌边表现出来,甚至在一堆苹果的下面添加了馋嘴的老鼠……原本是呆板的写生,因为学生的再创作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又如《游乐园》《锡惠公园》等,教师可以利用平时春游机会选取合适的场景拍摄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速写练习,随后让学生添加其他景物,他们会把美的、动人的场景引入画面,丰富画面。

绘画创作源于现实生活,当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实,并感受到大自然的精彩时,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及表现张力会得到激发,带给学生更高的创作积极性、更强烈的绘画表现欲望。特校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绘画天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生活和环境,并发挥学生所长绘出自己心中的画。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根据学生生活,创设一定情境,渲染绘画氛围,丰富儿童创作思维,从而让学生创作出优美的作品来。

二、体验学生情感,引导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绘画中表现为学生个性化的绘画创作。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当前如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对于无数喜爱绘画的学生来说,他们所描绘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反映,作为特校美术教师要充分体验学生情感,平时在日常教学中要鼓励与众不同,勇于创新,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遵从学生的自我表达,呵护学生的创作激情,培养听障学生用纯朴自然的情感去尽情表现内心丰富的情感,促进听障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不拘泥学生联想

特校教师要适时保护听障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感,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周围事物。如画“公鸡”,先引导学生说出大公鸡的形象特征:大大的鸡冠,长长的尾巴,结实的脚杆,啼叫时高傲地仰着脖子等。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最突出的特征,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公鸡的尾巴像什么,学生各显神通充分联想:公鸡的尾巴像扫帚,像彩条,像扇子,像藤条……孩子们积极踊跃,情绪高涨,联想不断,这时适时地让孩子们画出不同尾巴的公鸡,比比看谁画得多,谁画得与众不同,最后学生呈现在作品中的公鸡尾巴形形色色,变化多样,丰富多彩。

2.不局限学生思维

绘画时应鼓励学生不受任何绘画形式的限制,甚至不受现实物象的拘束,鼓励听障学生把自己所思所想大胆表现出来。学生在画画时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当表现技法达不到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按照心理需要任意拉长或缩短所要表达的事物。如《吹竖笛》《跳舞》等学生会把手臂延长,看似不合乎比例,但学生是想要尽情表现他们所要表达的动作。特校教师千万要珍视学生这些迷人的可贵之处,使学生渐渐地敢于画、想画并喜欢上画画,这才是特校美术教师的职责所在。

猜你喜欢

听障学生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聋人教育中的手语与文字结合模式的研究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听障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课堂中提高听障学生注意力的研究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