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共体”视阈下体育学科评价改革

2020-08-10童海琼

新课程·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评价方式小学体育

童海琼

摘 要:以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深化改革中更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协同探究能力,“微共体”模式作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带动体育学科发展,在其视阈下,反思当前体育课程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微共体”带动下的学科改革引导转变体育课程评价方式。

关键词:微共体;小学体育;评价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教育也正不断督促各学科以满足社会需求、个人发展等全面和谐发展为教育方向。就小学体育课程来说,其课程价值包括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收获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几方面,细分至知识层面,除基本知识与基本运动技能外,新课标还特别注重了安全防范能力、野外求生能力与科学的体育健康观[1]。可以看出,“以生为本”的原则、“终身体育”的理念正渗透至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与其相匹配的评价模式,包括评价内容、方式、标准等也需匹配完善。

一、小学体育学科评价误区

根据上述新课标对于小学体育内容的深化,其评价内容也在原有“知识、体能、技能”基础上增加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情意表现共六方面内容,但纵观当前小学体育教育评价模式,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评价内容忽视发展目标

新课标对于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不断改革与深化,也让更多教育者开始反思评价模式的匹配程度。在评价内容上,更多注重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往往忽视体育教育内容的更新与目标的升华,尤其是对终身体育意识、实用安全技能的学习评价远远不够,评价内容的缺失也折射出当前小学体育教育学习内容的缺失,这种体现情感学习目标内容与评价的缺失,将对学生全面发展造成意识和行动上的双重不足,让学生丧失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评价方式欠缺维度考量

评价方式存在两种维度,一是评价方法,二是评价标准[2]。首先,评价方法也如上文所述,在内容与目标上的缺失,影响到体育考核方法存在单一性,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绝对标准”,如运动成绩与笔试分数,检验出的并不能和真正的运动能力相对应,往往还会打击部分运动能力尚未被开发的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其二,以评价方法延伸出的评价标准也较为单一,即考核的内容、被考核的对象,采取统一标准,但这就与课标要求的“全面发展水平”相悖,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与能力发展。同时,体育教育作为活动性课程,考核影响因素较多,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发生的多向关系,对于个人评价,也应让更多方参与进来,尽量消除不确定因素对于学生体育能力评定的影响,让学生的努力与态度能被关注。

(三)评价主体认知过程错位

课程考核主体是学生,“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应当延续至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与获得。因此,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技能与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涉及符合个人发展的体育意识、合作精神与学习态度等,这些内容都是对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学生作为评定主体,地位应更加突出。

(四)评价功能脱离发展要求

对课程进行评价的初衷,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完善学习内容,查找不足以便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价值,但当前考核功能仍存在“为了考核而考核”,忽视了课程发展要求,更忽视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指向,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二、“微共体”初探

基于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理论,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教育界正着力推崇“微型学习共同体”,简称“微共体”,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微共体,指教师、学生与家长在相同的学习目标愿景中,基于一定原则,自主或引导伙伴合作而形成的学习团队,学习团队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驱动下,形成相互协作、相互倾听、相互促进的氛围,为提升学生探索求知能力而共同奋斗[3]。以微共体为载体,既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又能在协作中提升情感能力,符合现代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微共体”下体育学习优势

基于“微共体”,小学体育教学具有如下操作优势:

(一)成团——明确学习行为真主体

首先,教师以课堂表现、学生意愿以及通过观察、家访、跨学科交流等途径,认真分析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共性与个体差异,根据课标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现有能力进行评估,将学生进行分组,从而以学校—家庭—学生为串联的微型学习共同体形成,在体育课堂中,按照分组进行站队,并推选出组长。

“微共体”的形成,是以学生为基础进行评估的成果,在后续实践过程中,也同样确定其主体地位,这在操作过程中可表现为师生角色互换、学生体育讲堂等形式,无外乎是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进行学习内容选择、目标确立,在学校的分层指导下,家庭与学生,在不同场域内形成多角度交流,既能充分表达又能汲取聆听,这对于学生在除体能、书面知识以外更深层能力有著极大影响,体育精神、锻炼意识也正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二)目标——确立愿景抱团共成长

“微共体”下的成员体育能力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对学习目标进行引导后实现确立,更重要的是,让学习目标中包含更丰富、更利于激发运动积极性的内容[4]。

1.凸显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能力,是当前体育教育特别提倡的核心素养内容,而“微共体”形成的基础,是要鼓励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在自主探究后,再与共同体成员进行讨论解疑。

2.强调共同发展

“微共体”是一个整体,而不同层次的“微共体”又组合成为一个班集体,组内、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教师应当引导体育能力较好的个人、小组在互动中主动帮助暂时落后的同学,这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更彰显了体育精神。

(三)实践——营造协作发展新场域

笔者以小学体育必修课程“立定跳远”为内容,简述一次“微共体”下的合作学习步骤:

1.课前准备

(1)微共体交流:教师将学习任务布置到微共体小组,家长负责学生课前辅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预热,进行活动准备,记录学习疑惑,在学习共同体内,进行课前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家长在过程中起到引导、配合、保护的作用。

(2)确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对自身体育能力有一定认识,在家长的辅助下,确立学习目标,包括课堂所学技能、情感发展等内容。

2.情境课堂

(1)趣味引导

教师通过一个谜语“小时着黑衣,长大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当学生猜出谜底是“青蛙”时,教师抛出今天的课堂主题:学习小青蛙的本领立定跳远。

(2)游戏课堂

设计有关立定跳远的小游戏,让每个“微共体”在游戏中进行热身,初步感受立定跳远。在游戏中,教师观察不同“微共体”下学生的体育水平、合作能力、共情能力。

(3)导入课程

教师进行立定跳远分解动作讲解,选出“微共体”中的代表进行趣味比拼,并让迅速掌握立定跳远技巧的同学为大家讲解动作要领,带领大家进行练习,协同发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育行为的引导者,在将课堂交给学生后,要适时进行指导,传授协作、沟通、分享的技巧,例如,在微共体成员进行立定跳远动作分享时进行追问;在成员之间发生意见相左时及时补充专业知识等。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微共体”成员与各“微共体”之间实现有效交流。

(4)微课畅想

课堂最后,教师运用微视频等微课手段,为学生播放体育竞赛片段等内容,激发学生体育热情,并要求学生手绘“课堂心情地图”,包括训练画面、“微共体”成员彼此寄语等。

四、“微共体”视阈下体育学科评价改革方向

正如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对于教学的评价:“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微共体”模式下,可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予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徜徉,教师则是在正确的航线中为学生引路导航。因此,基于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所出现的教育误区与“微共体”在课堂实践中的优势,体育学科的评价改革成为应有之意。

(一)“微共体”评价理念先行

教育学者指出,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建立在科学教育理念之上的,尤其是对“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理念思想的进一步升华,以及根据科学学习方法对体育健康的重新认识,使得体育课程评价能够涵盖体育知识、技能以及体育核心素养所要求的符合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念、思想、道德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考核。

“微共体”下的体育课堂,从成团、确立目标、实践等各个环节,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评价环节,也应当将此理念置于评价环节前列,改变以往强调体能、技能的单一评价模式,引入多元内容,全面科学地认识体育学习的评价功能,在理念上,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致力于不断挖掘学生潜能、满足不同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培养学生身心双重健康,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观、健康观。

(二)“微共体”评价内容植入

根据上文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育评价内容较为单一,而“微共体”遵循新课改要求,明确体育学习两个重要内容,一是活动,二是健康,在课程内容中增加包括“知识、体能、技能、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情意表现”六方面内容,因此,在其视阈下,评价内容也将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匹配。该阶段学生初步接触体育,在评价内容上,应当更注重体育态度包括运动参与程度、进取态度、创新能力等,合作精神和情意表现上能否具备自信、乐观态度和努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些,都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纳入考核范围中。

(三)“微共体”评价方式转变

“微共体”下,学生学习水平不同,因此在评价方式上,应注重个体差异性,对于运动水平较弱、接受知识能力较差的学生,多以鼓励评价为主;对于运动能力较强、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更注重等级评定,旨在更为激发其运动天赋。

此外,在评价方式上,要更注重发展过程性,而不是只有一个冷冰冰的结果,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成长与进步更值得被鼓励,将发展性评价列入综合评价体系中,更能促进学生的体育热情。

(四)“微共体”评价多元转变

教师在教育行为中是第一评价者,可以为评价系统把关,保证客观真实性,但与此同时,评价行为不应仅仅落在教师的肩上,在“微共体”模式下,团队成员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评价内容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评价环节,更应当注重家庭、成员之间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最大程度调动“微共体”成员的积极性,更高效地助力学习,从而打造出一个更理想、更符合课标要求的评价体系。

体育课堂“微共体”尝试仍在發展中,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也正在逐步完善,笔者相信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小学体育课堂“微共体”会真正践行“以生为本,健康第一”,以将更注重体育精神、体育意识的内容加在评价过程中,真正助力高效学习,为小学生奠定体育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艳辉.新课程背景下长沙市城镇小学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虞荣娟.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80-83.

[3]金燕.浅谈以微型学习共同体为载体的语文协同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7(3):1-2.

[4]郑飞.构建微型学习共同体实践策略[J].科研导航,2012(10):28-29.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评价方式小学体育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