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友》(1988—2018)封面人物形象演变研究

2020-08-10戴梦钰

海峡影艺 2020年2期
关键词:女友杂志

戴梦钰

《女友》杂志(以下简称《女友》)自1988 年7 月1 日创刊到现在已经30 余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探索与追求常变常新、与时俱进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杂志可以说见证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的整体变化。建国后,除《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等内容相对严肃的画报以外,大部分杂志主要通过文字媒介来传达信息。改革开放后,都市类的生活画报才逐渐出现在读者的视野里,随之而来的是杂志图片化的兴起。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杂志走向图像化的道路,是否走图像化的路线,在当时一度成为决定杂志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单纯的文学读物面临尴尬的被“边缘化”。

1999 年《女友》积极响应新闻出版署提出的“中国期刊走出国门”重要口号,成为少数走出国门的女性杂志。在国内大部分杂志多与国外杂志进行版权合作的那个年代,《女友》不仅仅是国外市场的先行者,更是完完全全的特色化本土杂志。通过分析90 年代《女友》的销量可以看出,同时间段没有与之相比的其它女性刊物,以至于当时陕西有一句流行的话语“学说普通话,看《女友》杂志”。

作为当时的视觉霸屏刊物,《女友》对于当时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的发展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观念。从传统期刊到商业期刊,《女友》在行业转型期间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受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杂志进入焦虑的转型期。《女友》可以说是从读文时代到读图时代转变的一个显著的风向标。

一、作为表象的封面视觉建构

《女友》杂志封面的演变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初主要是陕西老艺术家的国画、油画等原创绘画作品作为封面素材,后来学习借鉴《世界广告案例》,直到摄影师开始给杂志供稿,拍摄一些影视明星和歌星,从此《女友》开始采用年轻且有代表性的女性作为杂志封面。通过对杂志封面的整体考量,反映出当年的时代背景、审美变迁与思想浪潮等更加深层次的内容。

1.“城市女性”形象的回归(1988-1998)

90 年代《女友》创刊之初,正处于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市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将农村的打工妹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观看世界中。与此同时,女性期刊正处于发展初期,在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商机诱惑下,女性杂志上的图片开始变得丰富起来,由90 年代前的“劳动者典型代表”变为“城市女性形象”。这也正是《女友》销量最辉煌的时期,这个期间的封面形象大多风格甜美,洋溢着女性健康青春的新形象。例如,1997 年第一刊(图1-1)便是典型的封面代表,这时杂志的封面大多采用“大头照”近景,重点突出面部的五官。拍摄角度大多使用仰视或平视,女生温柔的注视着镜头或羞涩的微笑,塑造出女性清纯干净的形象。背景是简单单纯的颜色,如蓝、白、粉红等,衬托出女性的优雅与清纯。总之,含蓄与娴淑是这个时期女性的代言词。

图1-1 《女友》1997 年第一刊封面

2.多元化的女性形象展示(1999-2018)

1999 年读者在女性杂志的风格选择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妇联系期刊谋求发展,开始进行改版。这一现象源于随着“时尚”“消费”等声音的出现,大众的选择更加另类、追求个性、审美也变得多元化起来。与此同时,《女友》的封面主题开始迎合“消费”“小资”等话题。在这个时期,《女友》采用两个到三个女生组合一起拍摄(图1-2),开始运用造景或户外拍摄,肢体语言更加丰富,塑造出青春活泼感,更加面向80 后年轻受众。在景别上,半身或全身照多了起来,人物妆容更加大胆新颖,这个时期的封面女性有着更加爽朗自信的笑容。直到2000年到2004年,杂志开始重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选择,刊物再次进行改版,针对读者年龄层进行了划分。上半刊封面依旧延续青春的少女风格,下半刊封面则逐渐变为知性的女性形象。

图1-2 《女友·love》封面

3.时代转变下的挑战(2005-2018)

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杂志的市场化及图像生产技术的飞速进步,新媒体时代迅猛发展。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压力。2005 年以后《女友》积极面对这一挑战,更加细化受众,改版分为校园版、家园版、以及花园版(图1-3)。校园版延续年轻女生的组合。家园版的目标读者是25 到40 岁左右的都市女性,故一般选用年龄段在28 到35 岁之间的女星,塑造出家庭女性的成熟、知性、优雅且富有亲和力等特点,拍摄的氛围试图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而花园版的受众则是职场女性,封面人物大多邀请当红女明星及国外专业模特,照片的整体风格更加趋向国际化。更多性感摩登的女性形象出现在封面上、她们表情孤傲、美艳动人,塑造的形象也不仅仅是甜美清纯,而是职场女性更加独立自我的正面身份。从这个时期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与阶层的读者,审美与生活趣味截然不同,媒体的主动塑造以及个人的自我培养相结合,造成女性对于“性别”“身份”“阶层”的认同与想象。市场对女性读者的身份认同需求更加重视,愈加细分的内容生产,也反应了各个行业阶层女性地位的上升,职业变得更加广泛,形象不再单一。

图1-3 改版后的三种封面

二、“封面女郎”的塑造

1.封面女郎所带来的期盼感

《女友》自创刊以来封面一直由品牌标识、摄影照片、标题、条形码等视觉符号构成,其中品牌标识和摄影照片占据了最主要的篇幅。早在90 年代初期《女友》的编辑部已经充分意识到图片在杂志中的重要性,开始注意摄影与美编的人力补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封面人物的选择与拍摄中。在各类杂志封面的照片的选择中,“封面女郎”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符号,一种新的流行视觉元素,是吸引读者关注进而产生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如何吸引眼球?如何抓住消费群体的心?在人物的选择上颇有讲究,而运用女性的美作为封面来吸引人们购买杂志的这股风潮,在90 年代被放大到极致。“封面女郎”的存在让消费者有了另外一种期盼。

《女友》对于封面女性的选择与刊物当期的主要内容密不可分。选择谁登上刊物封面,相当于认可她的良好形象,经过《女友》杂志的封面打造,为她的身份塑造推波助澜。往往会在封面女郎的照片旁,用说明性文字来描述她目前的生活状态、人生信仰等话题,呈现出女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女友·家园》第352 期吴佩慈为例(图2-1),封面中台湾女星吴佩慈身穿白色简洁连衣裙,妆容淡雅,大波浪的发型衬托出精致的女人味,照片的背景则是明亮的客厅,造景上刻意运用了果汁、餐桌、花朵等道具,展现出日常的家庭氛围。封面配文则是“芭比面孔、智慧心”等简练概括关键词。造景与文字的搭配,塑造了一个精致的都市女性形象。这种形象与身份的塑造,不仅满足了都市女性对于高品质城市生活的向往,也满足了男性对于理想家庭的想象。

图2-1 《女友·家园》第352 期封面

2.“另类”封面女郎的出现

通过分析2005 年后《女友》的封面人物形象可知,无论是校园版、家园版、还是花园版,封面人物的塑造虽说在话题、风格上有所区别,但杂志封面形象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又开始趋于相同,性感、美丽和温柔变成了封面女郎的代言词。伴随着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封面女郎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商业中心、地铁口等吸引眼球地方。而封面女郎诞生之初给予大众的视觉快感到如今已经逐渐丧失,千篇一律的形象带给人们审美上的疲劳。

如今大众从引导式的观看到自主选择接受信息,在图像信息更加密集的当下,媒体开始主动打破泛化的视觉景观。越来越多的“另类”封面女郎出现在了封面杂志上,比如:中性的女性形象和更多帅气阳光的男性形象等。这一变化的形成让杂志在封面形象塑造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基于这一变化《女友》能否能打破现有的僵局开拓新的视觉体验呢?

三、结语

《女友》杂志封面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它是中国内陆地区90 年代女性时尚文化与都市生活的浓缩。女性自身对于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活空间,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互联网媒体不发达的年代,只能通过阅读杂志来解决。读者通过凝视杂志封面的女性形象,创造一个“虚拟”的人物身份,获得视觉消费的认同感和愉快感。而杂志“封面女郎”借助影像塑造出针对不同年龄女性的视觉体验,提供了诸多可以效仿的原型,不经意间让“封面女郎”逐渐变成了理想化的图像程式。《女友》封面女性形象的演变反映着社会对于女性的幻想,每个阶段流行的妆发、服装与职业,无一不是大众对于女性的“凝视”。虽然杂志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图像仍然借助互联网展示着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在对图像的观看与理解中,人们幻想着自己心中的“乌托邦”。

注释

① 妇联系期刊:妇女联合组织的机关刊物。

猜你喜欢

女友杂志
套路
杂志铺订阅
好冷啊
杂志收纳碗
这是什么车
想你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哈里的新女友!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