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与融合:论当代摄影的边界问题
——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新摄影(New Photography)系列展览为例

2020-08-10陈鹏宇

海峡影艺 2020年2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边界雕塑

陈鹏宇

图2-1 Rachel Harrison 作品:《DIY》

一、摄影艺术的“边界”

《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一书中就当代艺术中的“边界”问题提到:“当代艺术中的媒介是以歧义性、多样性、不确定性以及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特征,而不是纯粹性。这并不意味着媒介之间的差异被消解了,或者艺术家对自己使用的媒介已漠不关心。相反,过去的艺术家们在整个创作生涯中往往坚持采用同一种媒介来创作,而当代艺术家们则选择深入研究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或以不止以一种媒介来进行探索。”无论当代艺术还是摄影艺术,其“边界”问题都是一个始终围绕的老话题。那么,摄影媒介的边界究竟是什么?

这条越发模糊的界限并非是一条清晰的轮廓线,而是一个柔软的地带,并没有棱角分明。伴随着摄影艺术自身的发展与变化,摄影的边界问题在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中进行变化。随着艺术和时代的发展,当代摄影艺术中形式语言变得更加多样化。虽然摄影的媒介具备一定的客观性,但是相机作为一种生产影像的工具却由人操控,镜头的指向、摄影师的站位、圈定的画面、以及最终扣动快门的时机,必然受主观支配。因此,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作为各类艺术媒介之间的共同特点,则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表现上的基础,摄影艺术的“边界”问题也随之变化。

1985 年,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了第一届“新摄影”(New Photography )的展览,迄今为止该系列展览已展出了133 位艺术家的作品,共举办了25 届展览,并根据策展人的不同情感,涵盖了摄影媒介的不同范畴。“新摄影”展览强调侧重于个人成就,因此展览的选择更加突出摄影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脉络。笔者将1998 年至2010 年期间“新摄影”展览中的摄影作品与艺术家身份特点梳理后发现,这七届展览所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第一,艺术家身份不再单一,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不断融合,在不同身份的驱动下,作品形式更加丰富;第二,展览形式更加丰富,摄影作品不仅仅局限在二维照片的平面悬挂,而出现了以装置、雕塑为表现手段,运用丰富的材料在形式上进行叠加或融合。展览基于艺术家的身份属性,将其对于艺术的新认识,实验性,以及媒介上的探索融入摄影艺术,从题材选择、视觉表达以及技术技巧等方面,逐渐找到一种新的可能与突破,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摄影新面貌。

二、形式语言的边界延伸

在1995 至2010 年这一阶段,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新摄影”系列展览中,实验性与多媒介的特点已表现得较为突出,这一趋势已经成为艺术领域中不可逆的现象。以摄影与雕塑的融合为例,1998 年第14 届“新摄影”(New Photography 14)展览中第一次出现了雕塑装置与摄影结合的艺术作品《DIY》。

作者蕾切尔·哈里森(Rachel Harrison)将她的创作方法描述为“直觉与思维相结合”,她将艺术史、当代文化以及艺术家和雕塑在社会中的作用,融入装置作品中。《DIY》在多媒体装置中以组合的形式展出,她将照片插入泡沫塑料、纸塑制品或普通家用材料制成的雕塑中,将二维和三维融合在一起,从而在物体和图像之间引发动态的关系,最终展现出雕塑作品中由抽象形式和消费品组成的半具象化巨石,包括罐头食品、杂志、塑料食品和假发,以此来质疑雕塑的传统功能。作品讨论一次性物品泛滥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透过不同的视觉组合,丰富各异的展览形式体现在摄影与雕塑中进行叠加,“物”的表达更能清晰地在视觉上产生关联。

图2-2 Robin Rhode 作品:《Stone Flag》

2005 年“新摄影”展览(New Photography 2005),艺术家罗宾·罗德(Robin Rhode)的作品以多照片矩阵的形式排列,将摄影与行为录像结合。罗德的创作思维受到了19世纪80年代运动规律研究埃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作品的画面上看到,艺术家自己为相机表演并利用摄影记录这一过程,摄影最终成为这组行为的展现形式。在创作《Stone Flag》时,罗德将相机安装在屋顶上,利用俯拍的方法记录行为的过程,将他的身体和道具安排在地面上。画面中为了庆祝南非民主的胜利,罗德挥舞着一块由红粘土砖制成的雕塑旗帜,身上的白色工作服在表演的过程中逐渐被灰尘弄脏,以此来暗示南非矿工生活的的艰辛。整部作品结合摄影与录像,呈现出一种诙谐的影像叙事。在连续的照片中,艺术家的动作似乎改变了传统二维图像的效果,矩阵式的影像与录像的相互结合压缩了叙事内的时间和空间,融合了个人表达与对民主的社会化思考的同时,拓宽摄影这一媒介在传统叙事范畴内的功能。

威力德·贝西蒂(Walead Beshty)是一位关于记录摄影基本过程的艺术家。即使在不使用相机拍摄的照片的情况下。将摄影剥离到最基本的元素:将相纸暴露在光线下(Rayographs)。

当摄影是否作为记录的手段,一直以来都是摄影的本质问题被人们讨论。威力德的巨幅彩色摄影作品讨论的就是摄影的本质问题。为了制作它们,威力德将部分未曝光的彩色相纸卷起来,并将它们暴露在不同颜色的光线下,过程是在完全黑暗中制作的,从纸张的大小到图片的颜色、构图都是艺术家预设下的直接结果,这些参数决定了作品的外观方式,对比强烈的色块让摄影作品看起来更加抽象。这些照片是艺术家“表演”的效果,这种放下相机,不凝固瞬间,不是单一焦点的表达方式,是对摄影的一次实验性探索。

图2-3 Walead Beshty 作品:《Rayographs》

图3-1 New Photography 14 展览现场

图3-2 New Photography 2005 展览现场

三、“界”的消失:艺术家身份的融合

艺术家将自身所擅长的艺术领域方法论模糊化,并将媒介延伸于其他领域,即艺术家身份的融合,这是新面貌的第一个具体体现。回顾新摄影系列展览,我们不难看出,之所以涌现出大批不同身份的艺术家参与摄影创作,原因之一是基于图像视觉的摄影媒介,与其他艺术媒介的方法论之间有共通性。此外,摄影媒介在艺术史的论述中,向来是绘画艺术的延续与争论的焦点,故不应该与其他图像媒介所剥离。因此,艺术家的身份不应作为一个单一标签或属性,而应是由其擅长的中心扩散出的多个“岛屿”,彼此参与到对方的场域。实现艺术之间的互通,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彼此的认识。

如本雅明在《摄影小史》中明确提出:“如果我们把看待摄影的方式从‘摄影作为艺术’转换为‘艺术作为摄影’,那么强调的重点将完全改变”。从“摄影作为艺术”转换到“艺术作为摄影”,并非简单的主宾语倒置,这一转换对于摄影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自1939 年至今,摄影术诞生一百八十年,从不被认同到被纳入博物馆的收藏体系,经历了众多的争议。今天,不同身份的艺术家借用影像进行表达,以视觉为出发点,将艺术作为摄影,逐渐模糊各艺术门类间的界限,利用媒介之间的关系,形成无法被归类的艺术语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新摄影系列的第十四次展览中(New Photography 14)的四位艺术家为例,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四种不同的摄影类型,从大型全景照片到封装在物体中的图像。他们的共同点是都积极融入其他媒介,这并作为此次展览的特色。其中珍妮·邓宁(Jeanne Dunning),萨姆·泰勒(Sam Taylor)使用了录像这一媒介,埃利亚松(Eliasson)的作品结合装置与摄影去表达,理查德· 哈里森(Rachel Harrison)是一位以雕塑为主要媒介创作的艺术家。他们在摄影方面的工作得到其它艺术创作的滋。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的身份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纯粹的摄影图像表达不再作为当代摄影中最主流的趋势,无法再用单一的概念去归纳总结艺术家的创作类别。

2005 年新摄影展览中,罗宾·罗德(Robin Rhode)作为以为行为艺术家,利用摄影为自己的行为过程做记录,反之,也利用行为作为他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艺术家采用自拍的形式,自己为相机进行“表演”。在2006 年新摄影展览中,英国艺术家乔纳森·蒙克(Jonathan Monk)以绘画和雕塑进行创作,蒙克面对他的艺术创作时表示“我意识到原创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尝试使用各种材料作为我工作的源材料”。2007 年“新摄影”展览中,贝尼·海内尔(Berni Searle)利用视频和装置再现他个人经历与记忆的部分,利用红色葡萄汁去浇灌成一组家庭影像,以此来丰富图像的视觉表达。作为“新摄影”系列展四次主策展人的芮斯皮尼(Eva Respini)女士,在出席2009 年“新摄影”展览时说“随着摄影媒介的迅速变化,他们共同见证并拓宽了传统摄影的定义,当下艺术家不断地质疑:二十一世纪拍照意味着什么?”

四、结语

新摄影展览一再强调展览侧重于展示个人成就,而非揭示摄影的发展趋势,不断在展览的推进过程中探索摄影艺术的“边界”,随着时代的变化,摄影的特征与其他艺术媒介之间在艺术的形式语言或媒介传播发生着不同的联系与变化。

从本文分析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新摄影”系列展览在这一阶段所呈现出的两种特点可以看出,不同艺术之间的实验与融合,源自于艺术创作方法的相似性与共同性,机械背后是人的意识与眼睛,艺术家将人的意识放大到极致,将不同媒介的特点融入彼此,不断在摄影的“边界”问题上试探。因此,摄影的边界经常被人提及以及研究讨论,或许当我们远离其本身后,然后再回归摄影本身的时候,或许又有新的理解和认知。

注释

① [比利时]希尔达·凡·吉而德,[荷兰]海伦·韦斯特杰斯特:《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毛卫东译,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 年,第4 页。

② [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年。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边界雕塑
巨型雕塑
守住你的边界
我的破烂雕塑
有边界和无边界
写实雕塑
OF MALLS AND MUSEUMS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人蚁边界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