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600年的遗失悬案
2020-08-09毛予菲
毛予菲
此次拍卖的两册《永乐大典》,一册“湖”字类,一册“丧”字类。此图为“湖”字册。
2020年7月4日,巴黎德鲁奥拍卖公司2号厅的一场拍卖,牵动着中国人的神经。当天下午4时47分,两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以640万欧元(约合5247万元人民币)拍出,买家来自中国内地。
两册残本的背后,是一套旷世宏编。《永乐大典》诞生于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被其后300多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身世坎坷离奇:经历明清两朝藏书阁的熊熊大火、数百年中国的风云激荡,正本神秘消失,不见片纸只字,副本也从万册巨制流失到今仅剩400余册。
“自永乐六年正式成书至今,《永乐大典》已经跨越600年風雨历程。其成书、收藏、流通、散佚、收集、研究等,是一部备受世人瞩目的传奇,也是中华古籍聚散离合的悲欢缩影。”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向《环球人物》记者介绍。
一项“超级文化工程”
1402年,历经4年苦战,朱棣终于从侄儿朱允炆手中夺下皇位。此前一年,他开始为登基做准备。野心勃勃的朱棣,要通过“盛世修书”向世人证明,自己不仅是一介武夫。他希望借此笼络文士,炫耀文治,确立正统地位。
大才子谢缙即刻被召来。朱棣对他说:天下古今事物,篇轶浩繁,不易检阅,朕要将有文字以来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还有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汇集为一书。可见,朱棣要编纂的是一部前无古人的类书,这可谓是一项“超级文化工程”!
谢缙不敢懈怠。两年后,《文献大成》即成。此时朱棣已经即位,年号永乐。开始,永乐皇帝还很欣喜,当场下令为编书功臣赐纱。但不久,他就觉得《文献大成》体量太小,够不上辑“百家之书”的标准。
1405年,朱棣又拉来“黑衣宰相”姚广孝和礼部尚书郑赐,下令重修大典。这一次,除朝廷官员外,参与修书的还有民间学者,甚至术士僧侣,“编辑者3000余人”。当时有人形容修书盛况,“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3年后,“扩充版”大典方告成功。
明朝之前,我国已经有一些类书,比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但都仅1000卷。《永乐大典》则多达22973卷,11095册,3.7亿字,体量前所未有。作为大型类书,《永乐大典》按各个门类事物辑录。上至前秦、下至明初的散载诸书,从此成为前后有序的系统文集。而从书法价值上来看,誊抄手们使用的是明代小楷台阁体,全书温润古典,成为写本中的精品。
这一次,永乐皇帝很满意,正式定名《永乐大典》,并亲自写序,将其藏于南京文渊阁。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随其他藏书一同被运到紫禁城,存于文楼内。
然而,这部倾举国之力编纂的大典,永乐皇帝翻阅并不多。它被束之高阁,沦为朱棣修饰“文治”的点缀品。真正对其爱不释手的,则是嘉靖帝朱厚熜。
在历史上,这位明朝的第十一任皇帝一直饱受争议。他不穿龙袍穿道服,常年不上朝,却亲率百官斋沐登坛,但政事又一件没落下,内阁的运转都在控制之中。据史料记载,这位行事作风独特的皇帝,十分爱看《永乐大典》,案头常有几本放置,随时查阅,每晚睡前也要仔细阅读。
1557年,紫禁城着了一场大火,奉天门与三大殿都被烧毁,好在《永乐大典》被及时抢运出。这场大火给嘉靖帝提了个醒,他决定“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用了6年时间,《永乐大典》重录本完成,无论字体大小,还是格式装帧,全部仿照正本,做工精细、抄录工整,一点涂改、删除、添加的痕迹都没有。自此以后,人们称重录的《永乐大典》为“嘉靖副本”,而永乐年间的修撰本为“永乐正本”。
1402年,明永乐帝朱棣下令“盛世修书”。1408年,《永乐大典》修成。
1557年,明嘉靖帝下令将《永乐大典》重新抄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蹊跷的是,副本完成后,正本却下落不明了,像人间蒸发一样一张纸都没留下。明末时,宫中出现多个关于正本下落的猜测传闻。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和他的大军匆匆撤离北京时,放火焚烧宫殿,正本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另一种猜测是,嘉靖皇帝将正本作为随葬品带入了永陵地宫。对《永乐大典》研究多年的当代古籍研究家张忱石先生认同第二种猜测,他指出,嘉靖当年急着抄录副本,其实是已经打上了正本的主意。不过,如今永陵地宫一直封存,正本下落仍是未解之谜。
开辟出辑佚学的新天地
在整个明朝,《永乐大典》的利用率并不高。如此一部皇皇巨著,只是帝王的私人图书,即使高层官员,也没有机会接触和阅读。不过也正因如此,嘉靖副本在明朝时保存完整。
到了有清一代,作为“辑佚古书之渊薮”的《永乐大典》,才开始被真正利用起来。在清朝学术界,几代文人于史海中钩沉,开辟出了辑佚学的新天地。
雍正年间,翰林院进士全祖望和孛绂最先在书库中发现《永乐大典》的副本。两人大喜过望,相约每天读20卷,从中发现了许多“世所未见之书”。 他们提出建议,通过《永乐大典》中保存的大量古籍与文献,“补人间之缺本,正后世之伪书”。一年后,全祖望罢官归乡。这时,两人已经辑出王安石《周官新义》、张淳《古礼》、高氏《春秋义宗》等十余种失传已久的古籍。
1772年,即乾隆三十七年,朝廷开设四库全书馆,准备利用《永乐大典》,编纂《四库全书》,“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事处”成立。到1781年,翰林院的学士辑出失传古籍365种,包括《春秋释例》等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宋薛居正监修的《旧五代史》。可以说,没有《永乐大典》,就没有如今的“二十四史”。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朝廷修《全唐文》与《一统志》,翰林院内的一些对古代文化典籍有兴趣的学士,继续利用《永乐大典》辑佚,《宋会要》《中兴礼书》等几百页的书卷一点点恢复原貌、再现学林。当然,这些辑佚都是在嘉靖副本的基础上进行的。
然而,这些成就并不能掩盖一个巨大的遗憾——《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的流失,由此开始。
《四库全书》修编之前,朝廷对嘉靖副本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清查,发现已经缺失了1000多册。乾隆帝认为,应是当年借阅辑录佚书的大臣们私下携书回家,导致不断遗失。他立即派人去相关大臣家中搜寻,但什么也没发现,只能不了了之。
《四库全书》修成后,由于监管不严,嘉靖副本被盗成风。一位官员在随笔中记录了翰林院盛行的偷盗伎俩:冬天早上进翰林院时,随身带一件棉袍,不穿在身上,而是装在包袱里,打成两册《永乐大典》大小的形状。夜晚下班回家,他们拿出棉袍穿上,却将两册大典塞进包袱,趁着夜色,骗过看守人员。这些被偷运出的《永乐大典》,多以每册10两银子的价格,贱卖给了觊觎已久的书商。
战乱中,嘉靖副本的流失愈加严重。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被抢,丢失的《永乐大典》书册更是不计其数。1875年,光绪重修翰林院时,《永乐大典》已不足5000册。1900年义和团围攻英国驻华使馆,一把大火殃及使馆北面的翰林院。藏书楼敬一亭被焚毁,嘉靖副本遭遇了灭顶之灾——一部分被人趁乱盗走,一部分化为灰烬,另一部分被弃之不顾。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朝廷已无力保护这部旷世之作。
此次拍卖的两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细节图。
2020年7月4日,巴黎德魯奥拍卖公司2号拍卖厅,两册《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的拍卖现场。
2018年9月,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开展。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建议,将翰林院残存的《永乐大典》,由教育部拨交京师图书馆。这批移交的副本,仅剩64册。从万册巨制到60余册残本,《永乐大典》副本的命运可谓凄凉多舛。
“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
时代风暴中,《永乐大典》承载盛世景象,寄托家国情怀。为了《永乐大典》残本的收集工作,一代代学者与图书人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1928年,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北京更名北平,京师图书馆更名国立北平图书馆。在这座由慈禧下令修建的西式小楼中,副馆长袁同礼和考订组组长赵万里,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四处搜索流落民间的《永乐大典》残卷。多方探寻之下,到1934年,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永乐大典》达到93册。
一边是古籍保护意识的觉醒,另一边则是持续动荡的乱世。“九一八”事变后,以防不虞,政府下令文物南迁。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一批古籍精本与其他国宝,在枪林弹雨、兵荒马乱中颠沛漂泊,开启了南迁之行。几经波折后,1965年,这批古籍经上海到美国寄存,最后转运台湾,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新中国成立后,政局稳定,出现文物捐献的热潮,《永乐大典》的收集工作打开了全新的局面。1950年,北京图书馆(194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馆员顾子刚率先捐献3册;1951年,著名藏书家周叔弢捐出715种珍善古籍,其中有一册《永乐大典》,他在附信中写道:“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1958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两位副馆长梁思庄和耿济安,将4册送交北京图书馆;1964年,国家还在经济困难时期,周恩来总理还特批北京图书馆,从香港藏书家陈清华手中购回一批古籍善本,其中有4册《永乐大典》……
流失海外的《永乐大典》,也逐渐回归祖国。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归还中国11册;3年后,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将原藏52册送还;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奥托·格罗提渥访问中国时,将原来保存在莱比锡大学图书馆的3册交还……
自此之后,每一次《永乐大典》出现,都成为轰动全国的大事件。
1983年,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竟发现了一册。当时中华书局做了《永乐大典》的挂历,孙洪林看见后,说“这东西我家也有”,大家最初都觉得是个笑话。北京图书馆得到消息后,抱着试一试的希望,派专家来到孙家,一看居然是真的。这一册最早存放在孙洪林的姑奶奶家。老太太不识字,把书的“天头地脚”裁了下来,用来夹鞋样。还好,农家妇女因承袭祖上“敬惜字纸”的传统,没有损坏有字的部分。后来,孙家将此册捐献给北京图书馆。
另一次是在2007年。此时北京图书馆已改名国家图书馆,并成立古籍保护中心。为推进古籍收集工作,中心派专家前往江浙沪地区寻访调研。一个回到上海的加拿大籍华人找到他们,拿出了两册《永乐大典》。第一册是影印本,大家看到心里凉了半截;第二册还保存着明代旧装,经初步检验为真,可几位调研员都有点不敢相信,最后,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文物局派专家进行了4次鉴定,确认此册为真。6年后,这一册《永乐大典》入藏国图。
前些日子,出现在法国拍卖场的两册《永乐大典》,也吸引了全世界华人的目光。竞拍当晚,华人媒体记者与法国华侨圈里的知名人士纷纷到场。拍卖开始,台上所有工作人员都在接电话。11分钟后,敲槌定音。据介绍,这两册的藏家是法国人,其祖上的一位海军,曾于19世纪70年代来到中国,与一些中国官员相交颇深,获赠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两册《永乐大典》。买家则来自中国浙江,据说是位一心期盼国宝回归的企业家。
回顾《永乐大典》的收集与保存,陈红彦如此感慨:“政府的支持、爱国人士的奔走寻访、国外收藏的送还、几代图书人的呕心沥血,无一不让人感动。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也正是中国古籍善本收集与回归的曲折历史。”
如今,全球存《永乐大典》副本400余册,其中有200余册尚流落海外,散布在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越南等公私藏家手里。
而在所有图书人的心中,还另外存有一簇希望之火,虽然微弱,却不曾磨灭——那就是《永乐大典》正本,有一天会重现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