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布芬联合波立维在HR-nice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0-08-09张锋岂
张锋岂
[摘要] 目的 分析吲哚布芬联合波立维在HR-nice(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HR-nice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主要为吲哚布芬单独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吲哚布芬联合波立维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患者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IB低于对照组,APTT和PT(凝血酶原时间)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4,P>0.05);治疗后1、7 d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2.69±2.19)分、(7.28±1.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1、6.161,P<0.05)。结论 HR-nice患者采用吲哚布芬联合波立维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吲哚布芬;波立维;在HR-nice;血液学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dobufen combined with bolib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R-nice (high-risk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72 HR-nic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andom touch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3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mainly treated with indobufen alone, and 36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dobufen combined with bolivive therapy,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e two treatment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indexes between APTT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nd FIB (fibrinogen)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FI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PTT and PT (prothrombi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0.214, P>0.05) ; The neurological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 d and 7 d after treatment were (12.69±2.19) points and (7.28±1.39) poin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3.511, 6.161, P<0.05). Conclusion HR-nice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afety when they are treated with indobufen combined with bolivive, which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Indobufen; Polivir; in HR-nice; Hematology index
腦血管疾病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有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同时也有较高复发率,严重影响正常生活。HR-nice(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为脑血管疾病严重类型,同时也为重要防控人群。现阶段对此种疾病多为溶栓治疗,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脑组织和缺血半暗带,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提升生活质量。有学者[1]提出吲哚布芬、波立维均可有效控制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现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72例HR-nice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时间24 h之内患者;②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③严重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④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心源性栓塞患者;②进行抗凝治疗患者;③有胃肠道出血史患者。对照组36例,男18例,女18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3.18±2.46)岁,既往高血压10例、糖尿病9例、高尿酸血症13例、其他4例;观察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3.23±2.37)岁,既往高血压11例、糖尿病9例、高尿酸血症12例、其他4例,患者基础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性治疗,主要为常规改善脑循环、保护线粒体和抗自由基等药物治疗,同时也依据患者疾病状况进行血脂、血糖调整治疗。对照组患者为吲哚布芬(国药准字H20051083)治疗,100 mg/次,2次/d,饭后口服,连续治疗90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波立维(国药准字J20180029),首次服用剂量为300 mg,75 mg/次,1次/d,禁止于食物共同服用,连续服用21 d。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患者血液学指标状况,主要分析: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②对比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主要分析颅内出血、恶心、呕吐、牙龈出血。③对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主要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分析。主要分析治疗前、治疗后1、7 d时治疗效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血液指标状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APTT、FIB患者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IB低于对照组,APTT和PT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率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后1 d、7 d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转变、老龄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步提升。其中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自身严重性得到多数学者研究,此种疾病主要分为3个种类:短暂性脑缺血、迅速改善卒中、轻型脑卒中[2]。每年卒中患者30%患者为轻型缺血卒中,发病后3个月约15%患者会再次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卒中以及轻型卒中患者和有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时则会诱发非致残脑血管[3]。因此在疾病治疗时需进行全面评估、分析,有效提供治疗方式。
美国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防治美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降低,但我国通过努力发病率依然较高,主要原因为受制于整体经济条件,人员素质等因素影响[4]。为提升治疗效果,依据我国国情选取有效治疗方式便十分重要。因此治疗时主要目的为抗血小板聚集,也逐步成为各国治疗指南。临床较为常用的药物为吲哚布芬,为异吲哚啉基苯基丁酸衍生药物,也为血小板抑制剂,此种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自身作用效果。分析药物吸收代谢以及作用原因时可知:此种药物主要为口服治疗,患者用药后可于2 h内达到峰值,血药浓度稳定[5-6]。半衰期时间为6 h左右,通过尿液以及葡糖醛酸耦合物形式排出体外,因此并不会影响患者肾脏,治疗过程安全。有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效果,也可抑制血栓素A2生成,有效控制肾上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二磷酸腺苷等药物聚集,进而疏通血栓。也有分析认为[7],此种药物可有效控制血小板内血小板因子3和血清素以及三磷酸腺苷水平,继而抑制血小板粘附性。患者用药2 h之后即可发挥最大药效,最长作用时间为12 h,24 h之后方会恢复正常效果。但单纯采用一种药物治疗时,整体效果有限,因此联合波立维进行治疗。波立维通用名为氯吡格雷,此种药为噻吩吡啶类衍生药物,也为重要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以及血小板受体,继发ADP介导糖蛋白复合物,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患者服用后可被快速吸收,用药2 h之后可达到最低限量,主要代谢产物为羟酸盐衍生物,通过肾脏代谢,并不影响身体正常功能。同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时也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状况,继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时可知,多数患者预后效果差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有重要关系,因此治疗时改善神经功能也为重要方面。该次研究显示,联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APTT、PT指标则高于对照组(P<0.05)。此种情况主要原因为由于患者血小板凝血因子被有效抑制,因此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得到提升,纤维蛋白原指标被有效降低。对比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多数分析认为采用药物进行脑血管疾病治疗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指标,提升整体治疗效果[7-8]。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不良反应状况时发现,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以及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率得到有效降低(P<0.05)。研究可知,由于两种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并无严重肝肾功能反应,同时并未引发肠胃不适,因此并无恶心呕吐等反应,整体治疗效果平稳,因此并无出血问题。对比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发现,为患者进行波立维进行治疗时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并无其他严重问题,可长时间治疗[9]。对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时可知,多数患者预后效果差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有重要关系,因此治疗时改善神经功能也为重要方面。在该次研究中,治疗前患者均表现为严重脑缺损,由于早期治疗时可有效逆转,且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时效果显著,由结果可知,治疗后1、7 d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2.69±2.19)分、(7.28±1.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降低。这与陈玮琪等[8]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患者采用吲哚布芬联合波立维治疗1、7 d后,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2.34±2.03)分、(7.12±1.28)分,评分均低于单一用药,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由此分析两种药物在我国普及度时可知,此两种药物在我国均有较高普及度,因此推广容易,价格适中、患者接受程度高。分析该次研究缺陷时,由于研究时间限制,纳入样本较少,同时对观察指标分析较少,因此不够深入。在今后研究中需扩大研究样本同时加大研究范围,提升研究深度。
综上所述,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用吲哚布芬联合波立维治疗时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流指标,同时并无严重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娜,趙景茹,杨圣俊,等.银杏内酯注射液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周围血Lp-PLA2、NSE以及GFAP水平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12):745-748.
[2] 胡薇薇,杨巧莲,刘文生,等.老年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8):843-845.
[3] 王伊龙,赵性泉,王拥军.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1-5.
[4] 雷梅花.银杏内酯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及对血Lp-PLA2、NSE、GFAP水平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34-36.
[5] 王伊龙,贾茜,王拥军.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强化治疗的新方向[J].科技导报,2017,35(4):33-37.
[6] 张远.人尿激肽原酶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评价,2017,34(4):272-274.
[7] 周知微,马萌萌,何俐.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与认知障碍[J].中国卒中杂志,2017,12(12):1123-1126.
[8] 陈玮琪,马琳,荆京,等.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个体化治疗[J].中国卒中杂志,2018,13(5):489-493.
[9] 刘建华,何悦,于明,等.人尿激肽原酶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43):41-41.
(收稿日期: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