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差错管理对提升血站管理水平的作用

2020-08-09陈翀

办公室业务 2020年7期
关键词:应用

陈翀

【摘要】血站的质量管理对于保证输血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差错管理有利于提升血站的管理水平,保证血液质量。差错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对差错加以纠正,有利于不断完善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

【关键词】差错管理;血站管理;应用

由于国内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无偿献血的主动性提升,血站的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强化质量管理。血站的管理不仅要尽力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还是保证血液的质量可靠。血站强化差错管理可以保证献血者与受血者的安全。如何发挥差错管理的优势,保证血液安全,是血站管理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差错时刻都会发生,完全杜绝差错难以实现,但是借助有效的管理可以降低差错的发生率。借助差错管理可以降低差错,实现质量管理模式的改进。

一、差错的含义

差错是指与现行的法规、标准存在偏差。差错的特点体现在:1.差错存在于目标导向中,是由行为引发的。2.差错与规范和标准存在差距,对目标的实现造成了影响。3.差错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差错区别于有意发生错误行为或故意违背规范的主观行为。血站发生差错可能影响到血液的安全、纯度和功效。差错管理是血站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血站对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加以标识,并进行监视,借助差错管理对隐患加以评估,以实现预防和控制,尽可能降低差错发生,这也是质量管理追求的目标。

二、血站管理可能发生的差错

(一)人员。血站的工作繁杂,但是要求细致。工作人员由于个人能力与业务水平存在差距,在工作中常常难以提前发现隐患,导致差错发生。差错会对血液质量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设备。血液的质量依赖于设备,因此设备的正常功能实现是确保血液质量稳定的基础。血液检测有不同的实验条件设备要求;不同血液制品有不同的保存条件,如冰冻红细胞需保证于-65 ℃以下,全血及红细胞悬液的温度控制在4±2℃。如果设备功能性受限,血液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三)操作方法。血站工作人员的操作需要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规划的操作程序,要符合《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以保证血液制品特性要求。

(四)环境。血站的血液保存需要有环境的支持,环境要符合血液保存的要求。血站要注重环境的创建,保证环境的可靠性,消除环境对血液质量的影响。

(五)信息。血站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是否正常运行。信息管理要满足血液保存、预订、发放、标识、信息追溯等环境的要求。血站要保持与采血机构、医疗机构血库的通信畅通,持续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质量合格的血液。

三、差错管理的理论依据

(一)基于人的行为。差错管理基于人们对差错发生原因的分析。英国质量管理学家James Reason指出,差错发生原因与个人和系统有关。个人方面,认为差错是由于人的不经心、疏忽、经验主义、不依据规矩,缺乏敏感性或警觉性造成的。系统观表明系统内最出色员工都存在发生差错的可能,错误的发生需要组织借助管理措施加以控制,消除人行为发生的失常。

(二)基于方法论。针对差错发生的原因,个人观与系统观存在很大的差异。差错发生时,个人观主张要重点考虑降低个人不正常操作的发生,比如借助培训提升操作者对差错的敏感性;对差错当事人加以批评、惩罚等,以提高人的防范意识,增加自觉性,以降低差错的发生概率。系统观针对错误的控制强调从组织机构的管理入手,明确组织管理存在什么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发生,如缺少明确的文件规定,缺少制度,管理存在盲区,流程设计有缺陷等。针对差错的发生,将个人与组织加以隔离,对于差错的发生原因完全归个人或组织,存在片面性。针对差错的发生原因,不仅要研究个人的原因,还要研究组织存在的问题;针对差错的处理,既要结合“组织因素”系统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弥补场所存在的缺陷,以对系统加以改进,兼顾个人,要借助教育、批评、惩罚等措施来提高其行为的自觉性,以更好规避差错。

四、血站差错管理的局限性

部分血站针对差错管理存在误区,错误地将差错发生次数等价于血液质量的安全性,片面追求降低差错发生的数量,对于差错的分析整改缺少重视,对于员工的质量教育不重视,员工的质量意识难以得到提升,员工不能从差错中吸取教训。

将惩罚作为降低差错的唯一手段,提高质量的措施单一化。差错发生时,控制方法局限于一味的惩罚,这导致了后期人员对于差错存在恐惧心理,对于差错会主动隐瞒,缺少良好的安全文化,存在责备式管理。

对于差错发生原因的分析局限于员工的操作,没有全面分析差错发生的偶然因素与系统因素。针对质量管理习惯性将差错原因归为人员,对于系统原因缺少识别。系统原因仍然会长期存在,质量控制效果受到影响。

片面注重结果管理,对于过程控制缺少重视,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受到影响。质量管理多为事后管理,缺少事先预防。仅关注操作人员的表现,预防措施流于形式,缺少跟踪验证落实。

五、血站差错管理的对策

(一)差错管理机制的完善。血站要建立差错管理机制,帮助员工掌握降低差错发生的正确思路,提高質量方面的应急处理能力。差错发生时,员工要迅速评估可能存在的后果、影响范围,分析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措施要有利于控制差错,降低连锁差错的发生率。另外,还要有纠正措施。纠正措施要以存在的不符合项为基础。纠正措施要针对问题的发生原因,结合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性,纠正结果要监控,严重问题要跟踪审核。环境检测不符合项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需要从多方面查找原因。预防措施是控制不符合项目再次发生,确定改进措施,预防措施要结合检测质量分析结果,结合风险分析、体系评价信息等。

(二)差错管理方法的改进。血站要注重人员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进行培训。借助培训确保人员具备与检测相适应的能力。除了外部培训,还要有内部培训,体系文件要体现出培训计划,培训效果评价。特别要强化检测标准与检测技术的培训。血站要将人员培养纳入人力资源管理中。在管理体系的运行中,质量活动可能发生偏离,所以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血站资源加以控制,对管理过程加以监督,特别是对于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与薄弱环节。血站要重视管理环节的监督,明确差错控制的重点。此外,血站要重视对资源与管理活动的监督。借助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实现体系的自我完善,保证体系的活力。血站要重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确保差错问题得以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就是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循环中质量得到不断提升。血站要提高全员的“防差错”能力。差错存在于采、供血的各个环节,血站管理者要意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作用,要求全员主动预防差错。定期检查差错隐患的自查情况,对于潜在的差错隐患要有应对措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血站要从实际出发,成立质量管理组织。差错管理要解决组织因素与管理责任引发的质量问题,组织是引发差错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成立质量管理组织,形成循环管理模式。站内质量管理部门深入工作现场,掌握发生差错的直接材料,现场加以分析并提出纠正措施。科室针对质量管理要发挥监督自查功能,定期检查体系运行中存在的差错,及时整改。差错实施有效管理,需要各人员的协同工作,通力合作,借助有效的措施,预防“接口”存在的隐患。血站针对质量控制要构建差错管理文化。血站管理者要将差错管理以文化的形式体现于体系管理中;管理者要结合员工思想入手,加强思想教育,让全所员工都认同“血站差错管理文化”;要结合岗位实际,设置容错区间。针对差错管理要营造开放的差错解决氛围,避免员工由于担心惩罚而发生隐瞒不报的差错现象;在处理差错中,要将处理差错与惩罚分开,注重解决问题,开展人性化服务,提升全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结束语

血站针对管理水平提升引入差错管理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有利于保障供血服务质量,提升内部质量的控制效果,是血站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对提升血液质量、降低差错发生具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艳萍.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4):88-89.

[2]刘保霞,冯春,敖常青.差错管理在血站血站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1):100-102.

[3]田东媚.差错管理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13(6):3645-3646.

[4]辛本勤,董艳.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6):17-19.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