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考教育的起点: 生命、生长和生活
2020-08-09夏文静
夏文静
摘要: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它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的目的、方式和结果。当下学生观受到各类教育哲学思潮的影响,虽然提高了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却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在生命教育视角下反思学生观,提出构建新型学生观要发展学生新生生命、尊重个体生長规律和重建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长;学生观;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5.069
学生是构成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怎样认识和看待学生一直是教育理论探究和实践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学生观导致教育行为存在差异,在根本上影响了学生发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爱护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教师的职责。构建后现代视野下的学生观不能完全颠覆现代性,在二者融合之中需要思考学生的生命、生长与生活。这既是对前人思想的修正与超越,也凸显了教育对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学生是生命的个体
1.1珍视生命
人的生命本质是一个亘古不老的哲学问题,珍视生命是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
在我国,天人一体的互动生命系统是儒家生命哲学的核心。《周易·条辞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体现古人对生命的敬畏与赞美。“生生”思想下宇宙万物皆非一成不变的存在,天地间复杂轮换的自然现象,内蕴着生命的潜在能量。此外,儒家不仅关注人的现世生命,还强调提升生命的内蕴价值,陶冶个人道德情操。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是人懂礼数,知仁义。虽然重视现世生命的保全,但面对道德选择,古人舍生取义。人为沧海一粟,肉体不可能长久,短暂的生命却可以换一种方式通向永恒。《论语·颜渊》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古人将死亡视为生命的另一种延续,精神成为发展人类生命的重要动力。死亡作为生命的对立面,是对现世生命的完满与超越。
在西方,带有浓厚诗性主义和英雄情怀的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用藏有天神种子的泥土创造了人类并盗取天火带入尘世,展现了生命对自由的渴望无法抑制。中世纪受神学影响,生命被认为是罪恶的存在。直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人的情感与欲望被正视,人性从黑暗的地牢中获得解放。叔本华直面人类生存现境,但对人生抱有悲观态度。作为唯意志论哲学的奠基人,他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不能遏止的冲动,人则是欲望和诉求的凝聚体。马克思定义人的本质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审视个体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主张通过个人劳动来改造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1.2善待生命
生命是宇宙的奇迹,值得尊敬。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万物的崇敬。教育对生命的思考不只局限于人类,应囊括整个自然界。日本岛根县的某所中学里的一堂生命教育课引发了我的思考。在这堂课上,学生学着把鸡蛋孵化成小鸡再吃掉它。通过亲身体验生命发展的历程,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生命是如此的宝贵、脆弱和不可逆。最好的教育是,用一颗真心去温暖另一颗心。
善待生命也意味着教育是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人道主义事业。儿童在学校中所受到的关怀会成为一股神秘的力量,拉近师生心灵距离。生命关怀是学生接受精神食粮的必要条件,“我已无数次说过,并且到死也要说,教师和儿童的相互关怀,是连结心灵的极细红线,依靠他们,一个人可以不通过语言就理解别人,能感觉到别人内心最细微的活动”。在一间教室下,关怀的作用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的。人性中的美与善会在师生互动中发生微妙作用,成为教师“保持健康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3提升生命
生命无常,稍纵即逝。因此,把握有限的生命,拓深生命的内涵显得格外重要。一个人的完满生命是生物生命和自我价值生命的和谐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
张楚廷教授对于人的生命有独特见解,“我们看到世界上的生命一般走过的历程就是出生、发育、成长,然后走向衰老,大概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一个历程,而唯有人不同,在人的一生中,由原本的生命可以长出新的生命,这就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最基本的标志。”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来丰富和提升生命的层次。由于学生水平不一,兴趣各异,教师是永远无法用同一把分数的尺子去评判能力的高低或丈量生命的价值。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后能更好的发展完善自己,在社会的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反过来又服务社会,成为开拓自我价值生命的主力军。
2学生是生长的人
2.1促进生长
杜威认为,“生长”是个体从未成熟的状态不断发展到成熟状态的过程。未成熟状态是生长的基础性条件,“所谓未成熟状态就是指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从“教育即生长”的角度出发,人在未接受教育之前,已经具备了先天资源。儿童利用天赋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自发生长。教育者应该把握时机,及时促进个体生长,使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获得协调发展。
一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者要提供促进生长的养分。最基本的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树的生长无法离开空气、阳光、土壤和水。学生如同幼苗,尊重教育的“阳光”和“水”;交流是教育的“空气”;活动是教育的“土壤”。阳光温暖,生命会灿烂;活水滋养,个性能张扬;空气流通,思维会开放;土地孕育,信念会唤醒。另一方面,教育者不可忘记给予生长的自由权,保持生长过程的独立。如果教育进行目的性的强制赋值,教师只依赖外界标准来划分个体生长的优劣,会扼杀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育自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会使学生自由、自然、自己生长。
2.2等待生长
课堂是最能体现生长的主阵营。教师应反对低效、无效教学,但也不能过分吹捧高效课堂的优势。育人工作不是讲究速度的高铁建设,学生的思维更不是教师执鞭下飞速旋转的陀螺。阿莫纳什维利认为,“班级不是一个公式化对儿童施行教学与教育的大规模生产车间。在这里应当精雕细刻地去塑造儿童心灵的每一个最微小的部位,使他们心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溢着热爱人的激情”。教育乃慢工出细活,是静待花开的过程。培育人才之路复杂曲折,个体从幼稚到成熟最需要时间的检验。教师要满怀耐心与爱心,在“教育、期待、再教育、再期待”的循环过程中静听生命的拔节。
人的身体是生物、自然和文化的交汇点, 有自己的时空与节奏。每个儿童生长节奏各异,实践教学中要做到尊重规律,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同样一道数学题,悟性好的孩子,能迅速掌握。后进生却需要反反复复教授多次,效果都不尽人意。因材施教作为一种古老又高超的教学手段,是千百年来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教育者要学会欣赏孩子的独特,潜心研究每位儿童,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呵护成长。
3学生是在教育中生活的人
3.1教育即生活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批判美国教育脱节社会生活,强调“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适应儿童生活,同样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教育即生活,首先,并不意味着教育是现实生活的重现, 或者直接等同现实生活, 而是要求具备重建生活的意义。杜威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现实存在,要将复杂的社会环境作为儿童生长背景,教育成为一种适应自然天性的生活。其次,教育像日常生活一样终身伴随。只要有生活的地方,教育就会悄然而至。生长与发展是教育真正关注的地方,“我们的最后结论是,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学生生活是自我生长和发展的历程。最后,教育即生活,并不代表对未来生活的否定,而是要克服现实生活的缺点,指引美好未来。
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相互影响。校园生活作为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教师要通过“改组”或“改造”的基本方式来创造高于现实生活的美好生活。
3.2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结合本国国情对杜威思想的扬弃。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轴心,从生活出发,为生活而教育。
俗语有,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免不了带有教育的意味。为了实现“生活即教育”,就必须主动去发掘生活中的教育价值,将学习培养成一种生活习惯。日本的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从五年级开设必修课——家庭课,并配套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器材。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不单单是生活技巧,而是通过涉及衣、食、住、行等各领域活动来扩充知识面、丰富情感体验和塑造人格。
儿童作为生活的主体与核心所在,通过生活实践反思、积累经验,获得感悟。教师要力求将教育扎根于儿童生活,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独立探索,自发地获得新知。
3.3教育引导理性生活
对个体而言,教育是对个人生命的充实与丰满;对社会而言,教育是通过每一个社会公民的素质提高,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风气,重建美好生活方式。
生活是教育之根,学生个人生活作为教育的坚实基础,需要得到教育者的重视。但是学生的美好生活何以可能?哈贝马斯的政治哲学认为,好的生活方式的本质规定性就是理性,即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使真理在实践中统一起来,重建生活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就是人类生活的意义所在。合理生活是需要依靠理性来实现的,理性生活就是一种好的生活。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是改善个体生存境遇或者满足个人需求,而是通过完善、服务与提升自我,指向人的自由发展和终极价值。因而,教育者应认识到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与生活的活动,不可站在生活之外看待学生。
现实生活充满了善恶美丑,每一种涉及到社会群体或者个人的实质性变化,无论是仁爱还是残忍,是正义还是邪恶,人们必将控诉于教育的在场或缺失。教师应明晰,当务之急是让学生成为自我生活方式的重建者,带领他们走进有价值和品位的理性生活。
4结语
总之,树立全新的学生观离不开对学生生命、生长和生活的重视,这些将成为教育返璞归真的“催化剂”。个体接受教育的转变,不在于强调知识储量的多少,而是对其心灵进行渐进式的感化。现实并不存在一套简单普惠的指示或命令,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复杂性,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和反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藝出版社,2014:1512.
[3]张楚廷.人的意义 生命的价值[EB/OL].http:// dajiangtang.usx.edu.cn/info/1005/1208.htm,2003.
[4]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88.
[5]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2.
[6]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
[7]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