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云表现亮眼

2020-08-09徐恒

中国电子报 2020年45期
关键词:上云解决方案工业

徐恒

随着工业互联网价值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将上云纳入企业发展“必选项”,工业云市场规模也水涨船高。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工业云市场规模达到28.7亿美元,同比增长率高达59.8%。赛迪顾问数据也显示,由于我国大规模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未来三年相较于其他行业,制造业的云化程度增速将最快。

不过,工业企业上云的成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上云的广度和深度正在迈向更深层次。除了上云企业数量将大幅提升外,上云内容正在从研发设计工具、核心业务系统上云向工业设备上云递进。当然,这科递进并非易事。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云计算领域的活跃创新和我国云计算发展进入应用普及阶段,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采用云计算模式部署自身系统,企业上云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协同制造是工业企业迈向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只有上云,工业企业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制造等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工业互联网研究室副主任宋颖昌也认为,云计算作为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将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我国工业互联网正从概念普及阶段步人落地深耕阶段,根据垂直行业特征打造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将有利于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赋能作用。通过打造‘云基础设施+终端连接+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将有效提升企业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增加企业信息化全流程运行效率,切实提高平台服务能力。”宋颖昌表示。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工业云市场增速显著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政策利好。自2017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后,各地政府陆续出台落实文件的配套政策,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企业上云呈现燎原之势。目前已经有上海、广东、江苏等超过20个省市陆续出台企业上云配套政策,效果显著。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浙江省2019年度新增上云企业8.84万家,累计上云企业已达到37.78万家,累计目标任务超额完成11.11%。

另一方面,工业企业自身动力加大。在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竞争加剧、全球经济环境并不乐观等多个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传统工业企业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增大,工业云带来的成本与利润优势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管理层重视。当然,随着云计算及相关新兴技术在工业IT解决方案中的应用前景逐步明朗,传统软件企业、工业IT解决方案供应商也嗅到了商机,不断加大工业行业云计算市场的耕耘力度。

“工业企业上云有强烈的内生动力,通过构建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工业企业可以实现降本增效。”金山云公共服务解决方案总经理李光辉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工业云,目前可分为基础设施市场和解决方案市场。IDC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到20亿美元,市场格局基本稳定。目前,头部厂商占据大量份额,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础设施部分,前五位分别占据81%和70%市场份额。其中,私有云基础设施仍然是当前大型工业企业的主要选择。

对于工业云解决方案市场,2019年,该市场规模达到8.7亿美元。软件系、云服务系、工业系三类服务商呈三足鼎立态势,不同类型服务商总体上处于错位竞争状态,或聚焦不同细分市场,或聚焦不同应用场景。

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工业云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35.5%。短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工业云市场增速预计会大幅回落,但依然会维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起逐步恢复至疫情前增长水平。

设备上云加速

在工业企业规模化上云的大背景下,企业上云正在从系统上云向设备上云演进。对于企业而言,设备是核心资产,直接关系其产能、质量、效率、成本等。通过设备产生的数据是工业互联网重要的数据资源。

事实上,工业设备上云作为一种先导性、引领性、示范性应用,将牵引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带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演进和规模商用。设备上云不仅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切入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的竞争价值更是取决于平台连接的设备和企业数据。

不过,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设备上云还处于初级阶段,高价值生产设备和动力辅助设备的上云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设备上云遭遇的众多瓶颈中,设备无法互联互通尤为突出。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杨春立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30年来,全球各类自动化厂商、研究机构、标准化组织围绕设备联网推出了成百上千种现场总线协议、工业以太网协议和无线协议,协议标准众多且相对封闭,工业设备互联互通难,严重制约了设备上云,亟须构建能够兼容、转换多种协议的技术产品体系。

协议标准是一方面,设备本身数字化水平不高也阻碍了设备互联互通。毕竟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总体水平处于2.0向3.0过渡阶段,企业老旧设备多、数字化水平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不足50%,数字化设备联网率约40%,需要通过加装传感器等方式实现设备联网,导致设备上云难、成本高、效率低。

此外,端到端解决方案缺乏也是设备上云瓶颈之一。目前,第三方云平台服务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工业场景应用需求,面向设备互联、计算、协议转化、平台迁移、业务转化等环节的成熟解决方案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设备上云的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设备上云还面临标准瓶颈。目前,我國兼容性强、推广度高的工业云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很多企业的工业云平台都是按照各自技术体系构建,平台体系架构、应用APP、运行服务、系统互操作和接口、安全等相关操作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设备上云。

“设备上云涉及多技术、多主体、多领域,面临网络、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安全等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亟须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杨春立建议。此外,她还建议制定分行业、分领域重点工业设备上云指南,坚持分业失策和需求牵引,围绕高耗能设备、通用动力设备、新能源设备、先进智能设备,制定设备上云实施指南,切实提高设备数字化网络化在线化水平。

猜你喜欢

上云解决方案工业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湖南中小企业“上云”约26.98万家 “上平台”7172家
浙江企业上云势头喜人累计上云企业达37.78万家
按需合理选择云服务 稳妥有序实施上云
企业上云 精彩在“浙”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