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思维决战脱贫攻坚
2020-08-08姜丹丹
姜丹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精准思维和底线思维,把握了事物普遍联系、矛盾运动、永恒发展的基本规律,认真学习领会、掌握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思想武器。
用战略思维把握脱贫攻坚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审视扶贫工作,他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福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脱贫攻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带领贫困地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脱贫攻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脱贫攻坚的成效影响着贫困地区能否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乡村振興战略的实施,能够为贫困地区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长期致富提供有效保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用辩证思维把握脱贫攻坚的规律性
辩证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要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尤其要用好辩证思维这个法宝,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要形而上学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这要求我们要树立辩证思维,正确处理好脱贫攻坚与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解决好扶贫工作局部与全局的问题。
运用辩证思维,要着力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既要努力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物质需求,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更要努力促进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二是处理好外力与内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最大限度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在加大外部扶持力度、动员更多资源和力量决战脱贫的同时,激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充分调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主体性,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最终实现稳定脱贫。三是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必须深刻认识我国贫困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从理论、法律和政策等层面构建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支撑体系,防止用短期方式对待长期任务。一方面,要坚定必胜信心,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久久为功,才能行稳致远。
用精准思维把握脱贫攻坚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精准思维的直接体现。他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这就要求我们落实好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和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把握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四个关键环节,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使精准思维落脚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上,始终把精准思维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
运用精准思维,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切实防止各种形式的不精准。一要防止片面化。不要把脱贫攻坚当作区域发展的负担,不能用区域发展替代脱贫攻坚。更不能重区域发展轻脱贫攻坚,重上大项目轻民生保障,仍采取“大水漫灌”式的脱贫攻坚,使贫困群众难以从中获得发展红利。二要防止纸面化。脱贫攻坚不能只做纸面文章,花功夫做规划,忙于研究制定政策,却不精于推动落实,政策措施难到“最后一公里”,使脱贫攻坚效果打折扣。三要防止账面化。决不能使贫困户账面上“被脱贫”,既要看脱贫数量,更要看脱贫质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用底线思维把握脱贫攻坚的约束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发展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运用底线思维,重在守住以下几条底线:一要守住全面建成小康底线。打赢脱贫攻坚战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要守住脱贫质量底线。首先守住贫困户脱贫这个工作底线,贫困户彻底脱贫,贫困县和贫困村才算彻底摘帽。其次守住贫困户脱贫的标准底线。不仅要关注贫困人口的获得感,而且要统筹考虑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使贫困人口既能脱贫又不能返贫。对已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刚摘帽的要“扶上马送一程”,稳定现有帮扶政策,不踩急刹车;对脱贫不稳定的贫困户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三要守住廉洁自律底线。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管好用好扶贫资金,防范扶贫领域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加强监管,杜绝截留、挪用和贪污扶贫资金,真正把资金用到扶贫对象上,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滕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