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经典形象表情包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2020-08-08刘璐
刘璐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长沙 410126)
可持续性设计近年来在设计学领域备受关注,但可持续性设计现在更多地指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但实际上它不应仅仅涉及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也应该包括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因为文化也是一种资源,一种有巨大能量的人类资源,一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资源。
一、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关键词:日常化、平民化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传统文化里面有很多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东西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还在等待人们的再发掘、再认识和再传承。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东西往往让人们觉得有距离感,难以普及和推广,特别是难以被年轻人理解、接受,例如“孔子”“诸葛亮”“屈原”等曾经在中国历朝历代活跃并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文化形象。
针对这一现象,需要找到恰当的、切实可行的切入点,让传统文化(例如其中的各种经典形象)不再是书本或者博物馆里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日常化、平民化的方式,换言之,是让传统文化经典形象重新以最低的姿态,真正活在老百姓最为日常的生活中,比如我们每日的微信、QQ聊天中。
(二)通过表情包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经典形象的传播与传承
随着时间流逝、科技创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现在的手机电脑,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方便。随着聊天通讯工具的升级,表情包成了聊天中不可或缺且备受喜爱的一部分。
因此,将中国传统的经典形象及其语言与现代的表情包相结合,通过系统的调研、分析,设计和开发出让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情包,让几千年前的经典形象再次活在人们每日的言谈之间,让人们轻松、简单、日常化地接触、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探索的目标。
二、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研究对象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
(2)新媒体移动互联网中的表情包文化。
2.研究目标
研究分三阶段共设计了5套表情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不同的设计定位,对比分析表情包上架后的投放效果,旨在探究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形象类型的偏好、表情包的风格及内容偏好,探究怎样的设计要素才能让传统文化经典形象的表情包更受用户喜爱,从而更有效地传播和传承中国文化。
三、研究的过程、结果及分析
本次根据不同研究阶段的研究目的,分三阶段共设计、开发了5套不同定位的表情包,分别为“猪先生的逆袭”(猪八戒)、“屈原”(屈原)、“郑和来了”(郑和)、“一帆风顺”(郑和)、“天有不测风云”(郑和)。
(一)第一阶段
1.人物选择:选择了文学史上充满戏剧性的形象猪八戒。
2.表情包名称:“猪先生的逆袭”。
3.研究目的:了解表情包的基本使用特点,以及人们对用作表情包的传统文化经典形象类型的偏好等。
4.研究手段
(1)前期调查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了解的相关因素:获取表情包的途径、使用表情包的原因、对用作表情包的传统文化经典形象类型的偏好等。
2)调查结果。对后期研究形成设计依据的部分主要结果有:
> 表1 人们对用作表情包的传统人物形象类型的偏好
3)结果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首先可知在经常使用的社交软件微信、QQ、微博当中,微信的使用者居多,占90%,且69.23%的调查对象使用表情包频繁。因此,课题将研发表情包的上线平台定为微信。
其次,对于众多传统经典形象的类型,人们并没有特别偏好(表1),每种类型都有相对平均的忠实用户。因此,接下来的人物选择无需受到特定限制,此次,课题选择了“猪八戒”这样一位充满戏剧性的人物形象。
(2)中期设计、作品上架
作品定位:颠覆以往肥头大耳、动作笨拙的猪八戒形象,人物设定为帅气的可爱风。
作品投放效果:上架后迄今为止下载量为8089,发送量21206。(图1)
(3)后期调查
1)问卷调查。表情包上架后的回访调查,为第二期、第三期表情包开发铺垫基础。
2)调查结果。对后期研究形成设计依据的部分主要结果显示:其一,面对“您觉得猪八戒这样的人物能代表中国文化吗?”的问题,90.29%的调查对象表示肯定;其二,面对“您觉得此表情包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吗?”的问题,85.44%的调查对象回答“能”;“您觉得这套表情包哪些地方更能吸引你?”,受访者压倒性地选择了绘画形象、语言表达、想法创意。
3)结果分析。通过上架后的下载量和发送量以及上架后的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其一,此次表情包的设计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效应。其二,接下来的设计将重点放在表情包的“绘画形象、语言表达、想法创意”上。
(二)第二阶段
1.人物选择:选择了湖南本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作为二期开发的人物原型。
2.表情包名称:“屈原”。
3.研究目的:主要了解微信表情包用户对传统人物经典形象表情包的风格偏好以及表情包的内容偏好等。
4.研究手段
(1)前期调查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涉及的相关因素:用户对传统人物经典形象表情包的风格偏好、表情包的内容偏好以及对屈原本人的了解、对屈原表情包的期许等。
2)调查结果。对后期研究形成设计依据的部分主要结果有:
其一,人们普遍偏好Q版的微信表情包形象,在对表情包风格进行选择时,62.46%的用户选择了图2,对屈原形象的选择中,52.43%的用户选择了图3。
其二,在表情包的内容偏好上,“?”“哈哈哈”“Ok”“谢谢”的内容压倒性地排在了前四位。
其三,在表情包的设计上,相比写实的风格,86.41%的用户选择了写意的风格。
(2)中期设计、作品上架
作品定位:玉树临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满身傲骨的Q版屈原。
作品投放效果:上架后5个月下载量为10841,发送量76863。(图4)
(3)结果分析
其一,通过上架后的下载量,对比第一期“猪先生的逆袭”,上架时间缩短了五分之四,但下载量却增加了1.34倍(10841/8089),可以得知:在一期作品的调研基础上,二期作品设定了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表情包内容和表情包的风格偏好,得到了更好的推广。
其二,通过累计发送总量,我们可以看到,“屈原”表情包的发送量是下载量的7倍有余,这说明表情包的内容得到了用户认可,表情包被下载成功后,因为能完成用户的社交表达需要,用户在持续、大量地使用该表情包。
其三,本次表情包中使用的语言类型涉及面广,使用了当下网红用语、现代常见网络用语、英语、汉语谐音、战国时期的语言等。但到底怎样的语言更受用户青睐呢?这成为第三阶段研究的重点。
(三)第三阶段
1.人物选择:响应“一带一路”的时代发展需求,选择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英雄人物“郑和”作为第三期开发的人物原型。
2.表情包名称:“郑和来了”“一帆风顺”“天有不测风云”共三套。
3.研究目的:针对同一个人物形象,开发三套不同定位的微信表情包作为实验对象,区分各自的指征,然后对比分析实践投入使用后的结果,旨在了解传统经典形象表情包在“绘画形象、语言表达、想法创意”等设计要素上的利弊权衡,探究怎样的传统文化经典形象表情包能更受用户喜爱,从而传播中国文化。在众多设计要素当中尤其区分了语言的特色。
4.研究手段:为了分离不同实验标本的投放效果,实验初期,对实验标本进行了不同的对比预设,其预设的情况、实验标本实践投入使用后的效果以及结果对比分析,具体见表2及图5、图6、图7。
> 图1 “猪先生的逆袭”表情包及其下载数据
> 图2 选项30的表情包风格
> 图3 选项39的屈原形象
> 图4 “屈原”表情包及其下载数据
> 图5“郑和来了”表情包及其下载数据
> 图6 “一帆风顺”表情包及其下载数据
> 图7 “天有不测风云”表情包及其下载数据
> 表2 表情包的对比情况
5.结果分析
(1)下载量和发送量的总量分析
上架7天,三套表情包显示出良好的下载量和发送量,揭示用户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形象有着基本的认可度。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可以通过微信表情包这种社交媒介在当下以及将来得到传播和传承。
(2)下载量和发送量的数量对比分析以及原因解析
从下载量和发送量上可以看出:更受青睐的表情包为“天有不测风云”。其原因可初步推导为:
其一,平和舒缓的古风风格与有着中国文化骨血的用户产生了共鸣;
其二,古语的表情包语言在当下网络用语、网红用语盛行的洪流中,与众不同;
其三,强调了人物的个性和职业特点,作为历史真实人物的表情包设计,更有内容的设定使得表情包更加有血有肉,容易让知晓其人物背景的用户产生共鸣;
其四,富有情境化的视觉设计,让表情包更有感染力。
(3)发送量与下载量的比例对比分析结果
三套表情包的发送量与下载量的比例分别为:
“郑和来了”:1194/1679=0.71;“一路顺风”:4923/3254=1.51;“天有不测风云”:7960/4421=1.80。
通过发送量与下载量的比例,对比发现:“郑和来了”因为高饱和度的颜色设定和搞怪、诙谐的语言在最初会吸引用户下载,但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初始被设定不提供“人物个性、职业特点”的信息,同时主要提供表情而较少提供情境信息,这样的实验设计定位最终影响了用户后期使用表情包的频率。
而“一路顺风”和“天有不测风云”作为第二类、第三类实验对象,实验实施的结果显示:提供的信息越丰富,使用频率越高。
(4)用户年龄段的人数区间分析
此次用户年龄段的人数区间显示出三套表情包在各个年龄跨度的用户里都有下载量,尤其在13~58岁的年龄阶段人数较多。说明传统文化经典人物形象在从初中生到中老年的中国用户群中都能产生共鸣,产生传播、传承的效应。
这其中,高饱和度颜色设定和搞怪、诙谐网络语言设定的实验对象“郑和来了”的人数,最多的区间在19~23岁,说明喜欢此类风格的人群中年轻人更多。
而用色雅致、更强调表情包内容、情境的另两套实验对象的表情包,人数最多的区间是29~38岁,说明中年的中国人对历史经典人物的内核更加敏感,这也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国人的受教育背景和成长背景。
结语
“文化”是人类日常生活的自然沉淀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和传承需要重新沉淀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种传播和传承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段,更有效地发挥效应。本次研究的三个阶段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地探求传统文化经典形象表情包的优化条件,以期未来有更多更能引起中国人共鸣的表情包出现,共同传播和传承我们中国的璀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