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
2020-08-07杜宇勋
杜宇勋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廣大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立足生本,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和方法进行简要探析,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应当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落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应立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正确学习观念的重要阶段。然而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局限,不少学校和教师仅仅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进步,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仍然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将更多的教学资源放到强化知识教学和考试训练上,却弱化了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素质性教学。当前的语文课堂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语文的知识点和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罗列和反复讲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强化记忆,不断进行做题训练,压缩学习时间,追求成绩的快速提高。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了考试成绩的附属品,单向灌输式教学让核心素养无从谈起。学生只知道为考试成绩进步而不断努力,一些学校仍然沿用应试教育的老套路,重成绩轻能力,素质教育无法开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这就造成教学断裂,破坏素质教育的完整性,很难培养出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二、培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弊端,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不利,教师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兴趣和个性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乐趣,构建一个积极有趣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改变对教师的依赖状况,提高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加强对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例如对古诗词的教学,不再采用传统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而是注重诗歌的意境构建、创作背景故事讲解、诗人生平和创作情感介绍等方面,让学生对诗歌的内在人文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一字一句地讲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优化学习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江南逢李龟年》这首古诗时,要对唐朝安史之乱的背景进行大概介绍,让学生了解那样一个乱世,杜甫遇到曾经的故人是一件多么欣慰的事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篇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二)加强国学经典的学习,丰富文学素养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古典文学是我国人民长期以来文化和艺术的结晶,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形式。以文言文表达为主,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韵律美和意境美,有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优秀品德。让学生广泛学习古典文学和国学经典,有助于培养他们高雅的人格,丰富他们的语言和文学素养。进行古文教学,要对倒装句、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容易混淆的内容进行重点教学,帮助学生理清现代与古代汉语应用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学习古文丰富的文化内容。例如《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由晋代陶渊明所作,描绘了一幅无忧无虑世外桃源的奇景。然而这样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却寄托了陶渊明对他所处的东晋王朝偏安一隅、腐败无能的讽刺,对退隐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学习,来帮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和抵触心理,更好地学习古人的思想品格,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
综上所述,广大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思路和方法,突破传统语文教学和应试教育的束缚,以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基础,构建更加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重视文章更深层次内容的挖掘,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广泛的国学经典阅读,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为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莹莹.语文核心素养与初中语文教学改进[D].青海师范大学,2017.
[2]金国辉.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8(14):32-33.
[3]张祥.浅谈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58-59.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