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职前教师专业生活方式信息化探索
2020-08-07赵娟
赵娟
摘 要:本文基于新时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以国家政策文件为理论指导,结合信息化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未来职业发展为目标,构建职前教师专业生活方式信息化模型,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专业协同育人模式。
关键词:师范生;专业生活方式;信息化;职前教育
一、前言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从重点关注量变的1.0向重点关注质变的2.0迈进。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八大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十大战略任务。3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的意见,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學融合创新发展。
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知识的生产区,思想观念的辐射源。高校师范生是未来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来源,为社会输送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源头抓起,在高校学习期间掌握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信息素养,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师范类专业人才的阶段水平。
二、信息化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
(一)信息化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15年在乌镇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论坛的贺信中说道:“我们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在信息化时代,在新技术不断发展和相互渗透的新环境下,我们不仅仅只是将信息化当作工具,而是要去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伴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提出,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时代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将进一步构建。
(二)信息化教育理念
1.技术思维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不断增强,VR与AI的融合,实现了虚拟课堂、虚拟实验、虚拟培训等教育场景,促进了高阶的探究式、自适应学习。教师要时刻更新技术思维,走在未来教育的前端。
2.理念革新
基于新的互动式教具、学具,利用顶层设计工具,师生共同推动新的教育体系。互联网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阻隔,教师要从观念或概念上新认识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以及信息的传输或投送(Transmission)功能。
3.需求导向
互联网教育打破了课堂教学结构,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为“以学生为主”的学堂。以学生的学习来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迎接变化,聚焦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问题,从有限的教学时段转向无边界的知识构建。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职前教师专业生活方式信息化模型
今天的学生是与网络共生的数字网络原住民、拇指族,即使是还未学会走路的小孩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对移动设备也是兴趣高昂。师范生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主要来源,职前掌握信息化的教育理念以适应职场中互联网教育的创新运用及构建群体合作和学习共同体,实现智慧教学。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师范生职前教师专业生活方式信息化模型,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资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一)树立学生发展至上的理念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是国之根本,学生是国之栋梁,培养人,是教师的本原,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代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数字时代,他们运用信息的技术手段以及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无需系统学习就会。
师范生兼具双重身份,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育人意识,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包括制作数字资源、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等,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目标。树立学生发展至上的理念,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问、思、辩、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发展学生数字素养,提高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掌握学科知识,达到学科知识水平
根据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中师范生必备的毕业要求之一。学科知识体系是师范生职前对学科知识、原理和技能通过不断积累学习和时间巩固的知识文化的总和。在教育实践中,基于学科课程标准,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基本教学技能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为未来职业实现学科、课程与技术的深度创新融合打下基础。
(三)具备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教育打通了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课内和课外的数据交互,教师深入探究学生群体数据和个人数据,分析学情,再造教学流程,分级驱动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从教育的马斯洛需求的最底层到最高层。
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师范生应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了解教学对象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根据教学对象的行为特点及相关数据分析,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及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会设计及实施有益于培养自身创新实践能力且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
(四)养成不断学习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习惯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教育来说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大考,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疫情影响下,教育计划被打乱,线上教育借机迎来快速扩张时期。在线教育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保障了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增强了教育群体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提升了在线教育在偏远地区的渗透率。
未来教育模式一定是线上、线下教育互动共存的状态。这次疫情影响对于在校师范生来说,是对在线教育的一次深刻体验;对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战机会。面对新的教育方式,教师群体的学习潜力和奉献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60岁高校教师依旧能勇于接受挑战、顺应新变化变“主播”。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职前在校接受教育,应深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积累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结合校内外实习实践养成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以适应未来教育市场同时能可持续促进自身发展的职业知识、能力和理念,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协同育人机制因信息技术的融入,为高校、政府和中小学校三方协同合作培养师范生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方面,在互聯网教育背景下,新技术不断发展,教育产品、教育形态多样,师范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可以扩展到立足教育领域资源共享的制造企业。师范生职前对企业技术的深入了解和交流,有助于促进师范生对教育信息化工具的定位认识以及情感交流,在教育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刺激师范生职前对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技术思维认识,毕竟少儿编程都已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师范生丰富的知识积累、宽畅的信息渠道、个性化的教育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影响、相互配合。师范生通过团队合作去鉴别、开发和利用,将师范生自身丰富的可能性课程资源转化成现实性资源,在未来职场中与他人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使教育产生的巨大合力影响到学生。
四、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深刻意识到培养与提高师范生的职前专业生活方式信息化的重要性,对当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调整培养方案、构建完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网络优质课程开发以及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等有效途径,来创造一个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职前专业生活方式信息化的大环境,顺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式的需求,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师范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博览会组委会.“互联网+教育”——2016年上海教育博览会高峰论坛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赵帅.破局:互联网+教育[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3]马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职前核心素养模型探究[J].智库时代,2020(2):196-197.
[4]杨兴波.“互联网+”时代师范生信息技术水平提升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