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学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7陈月
陈月
摘 要: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视频教学法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随之增多。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视频教学法具有生动、直观、多彩等特点和优势,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等意义重大。但同时在应用此方法时也存在着视频的时间过长、资料失实等问题,所以教师要注意视频资料的选择与利用,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
关键词:视频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必须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为“思修”)课程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思修”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基础知识培养的实效性。目前,一些高校对于“思修”这门具有“突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1],
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结合PPT对本科生进行常规的教学。据调查,在课堂中对多媒体的有效运用高达98%①,其中教师对于视频教学法的应用也相当高,但从我们的调查来看,如图1,图2所示,对于此课程的兴趣度一般性态度约占32%,不同意约占27%,同意约占24%,非常同意约占14%,非常不同意约占3%。由此可见,对于视频教学在“思修”课中的应用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问题。
一、新时期视频教学法的含义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曾经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落到了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
视频教学法是指结合课程知识点和专业培养目标,采用录像、专题片、电影、课例片段等视频材料,通过图像、声音、图片、文字等形式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形成多方位的“感受”,增强学生专注力和趣味性并引发学生分析、思考的一种复合型教学方法。视频教学能够对人的视觉和听觉带来强烈的冲击力,学生在直观的视频教学中可以调动多种感官,提高理解与思辨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思修”课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治观念,只有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而视频教学则是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脱颖而出的一种有效的常规性实践教学手段。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应用视频教学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及课程自身特点的需要
“思修”课是我国大学生的必修课。作为系统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的课程,“思修”课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思想性和政治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融于一体,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课程。它是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设立的课程,所以利用视频教学能直观地反应社会实践中的问题,给予学生现实经验与教训。另外,本门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時代责任为切入点,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以思想引导、道德涵化、法治教育为主体内容,最后落脚到行为的养成,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所以传统的“一言堂”式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透彻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需求。
(二)教师教学的需要及视频教学的优势
对于高校而言,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中坚力量。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对于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工作环境、任务、内容、对象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依然只是沿用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为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完善自我、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而视频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教师可将单调的理论知识与法律法规结合生动直观的视频案例进行讲解与梳理。例如,在讲授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理论时,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电视栏目,如《感动中国人物》《道德观察》《焦点访谈》中经典的案例,通过精心剪辑以后用多媒体播放给同学们看。在讲授法治观念、法律知治观念、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选取《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栏目中的恰当案例给同学们播放。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避免单纯理论说教,使学生寓情于景,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时期的大学生越来越呈现出价值观多样化和思维方式转变的趋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接受同步性知识的需求,反而会使其对这门学科产生排斥和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另外,高校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全校性的公共课的重视度不高、相关知识积累不够,若一味采取说教的方式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应有的效果。所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度,真正内化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视频教学就为适应大学生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当然,由于受教学课时的限制,影视的使用要数量适当,片段不宜过长。教师应反复研究影视作品的核心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影视的主题与理论的核心有机结合。
高校课堂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以现代技术手段为支撑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意。在多种多媒体教学工具当中,多媒体视频因其直观、形象的优点在多媒体教学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并且随着视频资料的不断丰富,其使用频率也随之提高。“科学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由此可见,在课堂上播放生动活泼的教学视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视频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一)视频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视频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如今高校的课堂中运用较多,笔者去某所高校听“思修”课时,那位教师刚好运用了视频教学法。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简单说今天看一个关于下节课所学内容——实现人生价值的电影《钱学森》。笔者发现只有大约五分之二的学生两节课一直在观看电影,剩下的学生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做着自己的作业。由此可见,虽然视频教学给教师与学生带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视频资料播放时间过多、过长。对于视频教学的视频播放时间,存在着少数教师因为偷懒或者视频内容难以删减而使其在课堂上一直播放,容易导致学生仅仅只注意观看视频,却没有与所学内容相结合,不会带着知识、问题去思考视频内容,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再者,由于普遍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与认识能力存在着偏差,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如果教师在课上播放视频的时间过多、过长,即使出于教学的需要,也会在客观上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结果,让大部分學生的思维直接跳脱课堂,陷入自己的世界。
二是视频资料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性差。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资料以记录片或影视剧作品的形式演绎出来,其数量在上升的同时,质量并不能得到保证,尤其是一些影视作品。加上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成熟阶段,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但可能教师由于对视频资料的选择不当,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跟授课内容相关性差甚至无关的视频,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会在此过程中误导学生。
三是视频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实施不当。当前许多高校教师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了视频教学,但对其的运用只是一味地给学生播放视频,学生的参与度很低,也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在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等方面他们并不能得到提高。所以,对于视频教学法的应用,高校教师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应用好视频教学法,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视频教学法的实施看似简单,但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与设计。笔者根据现实高校运用视频教学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视频教学材料的选择
首先,教师要对课堂上所要播放的视频进行选取,要选择适宜的视频资料,注意资料的典型性与观赏性。比如教师在讲解“实现人生价值”这一知识点时,选择《钱学森》这部电影。一方面,它紧贴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可以适当的有些延伸。如果所选视频内容与所教内容联系不够紧密,就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在内容联系紧密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所拓展,使学生不仅结合实际了解到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其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还要注意所选视频的趣味性,教师除了可以选择严密的记录片以外,也可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或者小品等在课堂上插播,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视频教学的时间安排
《钱学森》这部电影虽然与“实现人生价值”这一知识点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但若整节课都让学生单纯地观看视频,其效果只会大打折扣。播放视频是放置在课堂上的常规教学,但教师的一节课不能仅仅采取某一种教学方法,所以要控制好视频播放的时长,这样才能做到在一节课内既能讲解理论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像这种视频的时间比较久,可让学生在课下自行观看,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教学实践证明,视频过长势必会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也会分散学生上课的集中力,当然视频播放得太短可能也达不到效果。所以,视频播放的时间要长短适宜。
3.视频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实施
视频教学不但要注意视频资料得选取、播放,也要注意其在整节课中得设计与安排。首先,播放视频之前,教师要对“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进行适度的引导学习,使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能与所学知识点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其次,教师也可以先提出问题,什么是人生价值?怎样实现人生价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启发学生思考。视频播放完再给予他们时间进行讨论、组织语言,最后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进行总结。
4.视频教学内容的内化与巩固
视频教学形象、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没有后续的内化与巩固,学习效果的持续性与延展性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视频教学之后,也要采取一些措施对所学内容进行内化与巩固。比如,教师可以在观看完视频及讲解完知识点之后,提出一些深化的问题给学生思考探究,也可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写观后感等。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理解、梳理能力,使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对延伸性问题的回答或者完成作业的情况,很清晰地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能力,便于及时做出教学调整与设计,从而使整体的教学效果达到更好。
四、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思修”课中应用视频教学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听课调查体验,提出了一些建议。虽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但在很多类学科中也同样适用。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视频教学法会得到广泛的运用,望高校教师不断探索、完善这一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18级马原硕士生在S省七所高校一百多次听课所做调查,下文数据没做说明的概出于此。
②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01).
参考文献:
[1]王易.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积极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120-121.
[2]李杰.视频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6(12):146-148.
[3]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