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宿舍为载体的党建、团建创新模式研究

2020-08-07杨磊

青年时代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团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杨磊

摘 要:高校学生宿舍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党建、团建工作的新阵地。高校开展以宿舍为载体的“党建”“团建”创新实践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从而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提高基层党团组织的战斗力。

关键词:高校;党建;团建;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宿舍作为日常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进程加快,学生宿舍的划分也不再拘泥于班级或专业,而是打破了原先的班级、专业,甚至学院的界限,教学管理和宿舍管理产生了分离,学生宿舍的育人作用日益凸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团建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在这种的背景下,以宿舍为载体开展“党建”“团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具有必要性。在新形势下如何将学生党建团建工作向宿舍延伸,充分发挥宿舍在党建团建工作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一、高校“党建”“团建”进宿舍的价值与意义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既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保证。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根基,只有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拓展延伸、在基层落地生根。强化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加强党组织对全体学生的感染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调动学生党员群体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党员群体在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这对党建团建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及必要性。

一是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生会相关部门在宿舍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建团建活动,拓展学生党建团建活动的空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宿舍文化、精神文明、素质提升能真正深入到学生身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同时在开展的党员“亮牌”行动,在学生宿舍彰显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辐射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求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全面提升自己,推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特别是在当今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形势下,我国青年学生面临着“四大风险”“四大考验”以及网络低俗信息的腐蚀等,青年学生的社会认同、政治情感、政治信念受到了意识形态多元的严重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共青团的政治性。由于学生年龄小,思想政治觉悟不高,很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还存在个别学生的政治信仰淡化和道德缺失,甚至有个别学生对集体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感淡化,服务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欠缺等问题。因此,开展高校“党建”“团建”进宿舍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的辐射,形成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二、高校“党建”“团建”进宿舍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基层党团组织进入了科学发展的阶段,高校党团组织充分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积极引领着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然而在开展党团工作中大多集中在日常的课堂教育和党团活动,忽视了利用学生宿舍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引领。特别是当今自媒体时代,社会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网络文化负面影响传播迅速。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5后”,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思想意识活跃,更容易在生活中通过快手、抖音、微博、微信平台等媒体手段接受新事物、新信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网络低俗信息的腐蚀,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不健康的社会思想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健康的生活环境、良好精神面貌的形成。宿舍是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场所,在宿舍中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在这里度过,人员密集,信息流动快,更容易产生心理认同和学生间的相互感染。因此在学生宿舍开展党团建设和思想引领的模式就是一个发展方向。

三、高校“党建”“团建”进宿舍的具体实践

我院开展了党团活动入宿舍基层党建项目,是新形势下推进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已初步形成以各宿舍为单位,学生党员、党培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起主要模范带头作用的政治学习潮流,发挥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实践中广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同时提升党建团建进学生宿舍工作水平。

一是健全党建团建进宿舍的组织机构。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带领学生党支部老师不定期深入到宿舍中,和学生党员、党培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在宿舍中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由团总支书记和辅导员每周3~5次深入宿舍,参与党团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及时掌握党建团建进宿舍遇到的问题,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二是建立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发挥导航作用。首先,开展高年级学生党员与大一大二宿舍结对制度。实施学生党员联系学院的学生,党员分层次对接两个宿舍,每位党员都定期深入结对宿舍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学生党员定期进行走访调研,及时关注同学们的思想、生活以及“党建”“团建”进宿舍的状况,了解同学们的心声,搜集同学们的意见建议,这样不仅可以关注低年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能提高高年级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其次,学生宿舍建立“教师党员楼长—学生党员楼层长—积极分子宿舍长”制度,这样可以保障党员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由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党员在宿舍明确标识,明确要求学生党员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模范作用,同时在宿舍开展红色之声,开展党培对象的学习教育,从而实现思想引导、党组织建设的立体化、全程化,使学生在宿舍单元中时刻都能感受到党建团建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体验生活、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三是打造工作特色,形成党建、团建品牌化。开展一院一风采、一楼一特色、一层一品牌活动。我院在学生公寓中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一站到底党史知识竞赛”“红色之声 讲国策”、学习强国知识竞赛等系列主题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团建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宿舍文化节、“周末嘉年华”“同在屋檐下、宿舍成长训练营”等,多种形式的党建团建活动,可以拉近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以“健康、温馨、和谐、向上”为核心内容的宿舍文化氛围,这就扩大了学生党建团建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四是利用新媒体,提高党建团建进宿舍的影响。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打造学生网络学习的新平台,提高学生对党建团建入宿舍的关注度,通过网络聊天、网上论坛、微博、微信等形式线上线下拓展学生党建团建工作的空间,及时更新党团建设知识,加快信息推进,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载体第一时间“晒”出党建团建进宿舍的活动和塑造党团的形象,吸引每位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党团建设中,提高党建团建进宿舍的影响力。同時依托新媒体使网络学习常态化,定期更新主题学习活动,开展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随时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四、结语

以宿舍为载体开展党团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扩大了党团组织覆盖面,形成了多层覆盖、多重管理、多元形态、动态调节、自我完善的党团组织网络,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在学生的身边,真正把思想政治建设走进宿舍。这种由上至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新举措,让学生在宿舍就能真切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促进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辐射,形成了学生党建团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

参考文献:

[1]杨亚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的模式及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7):75-76.

[2]霍明楠.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的思考与探索[J].2016(32):204.

[3]邓荫金.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的实践与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3):135-139.

猜你喜欢

团建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平台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团建科学化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