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蹈编导中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

2020-08-07沈沁婕

青年时代 2020年15期
关键词:舞蹈编导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沈沁婕

摘 要:舞蹈编导工作对于编导人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舞蹈编导,需要在掌握基本理论、舞蹈编导分析方法、舞蹈编导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善于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入到舞蹈之中,才能够更好地彰显舞蹈艺术的“精髓”,要想体现出舞蹈艺术的美感与质感,编舞在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究舞蹈编导中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在介绍舞蹈编导的基础上,围绕虚拟、象征与假设、情感需求等,探究编导工作中对这些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仅以本次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舞蹈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舞蹈编导;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舞蹈作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价值的实现往往需要众多因素的助力,合理的编排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舞蹈编导可以说是舞蹈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核心,决定着作品最后的呈现,对于演出效果和观赏感受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实质上来看,编导工作是将舞蹈当中的各项素材进行有机整合,包括舞蹈剧本、演员以及音乐等。而这些素材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一些文学内容,因此,舞蹈编导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利用多种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对舞蹈进行综合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现舞蹈的艺术魅力,下文中笔者将对此展开进行论述。

一、舞蹈编导综述

(一)舞蹈编导的具体含义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舞蹈编导指的就是舞蹈的编创和导演工作。结合舞蹈剧本的相关内容对舞蹈结构和舞蹈形式进行创造和编排,并在编排的过程中帮助演员了解作品内容,使演员更准确的找到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表达。编导是一项综合性非常高的工作,编导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更对其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从作品的雏形到最终呈现,编导是这一过程的灵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艺术对舞蹈编导工作的具体影响

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载体,也可以视为另一种叙述形式,具有非常鲜明的情感表达,给观众一种唯美的感官体验,这种唯美的感官体验与文学艺术当中的优雅和诗意是分不开的。与舞蹈相比,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样非常丰富,舞蹈在艺术展现过程中使用肢体语言来体现故事和情感,而文学艺术的展现主要是通过叙事、抒情以及寓意等文字修辞方式来展现。这些文学艺术中的特性与舞蹈艺术本身具有明显的契合性,将舞蹈艺术与文学艺术充分结合在一起,可以营造出更为优美的意境,因此舞蹈编导人员在实际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文学艺术对于舞蹈的影响,将舞蹈与文学艺术进行全面整合,进而为观众营造出一种绝佳的舞蹈欣赏氛围,实现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融合。

从现阶段舞蹈作品的特性来看,有一大部分的舞蹈作品题材选自和借鉴了文学作品,甚至来源于文学作品的改编。舞蹈编导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大量的参考素材作为工作积累,这些素材大多数也来源于文学作品。此外,文学艺术思维也是舞蹈整体质量的一个特殊衡量标准,舞蹈编导的文学艺术含金量越高,舞蹈的艺术性也会随之提升,同时也使作品内容有所依托,不是无中生有,也为作品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提供依据。

二、文学艺术在舞蹈编导中的表现形式

(一)抒情和叙事在舞蹈编导中的应用

舞蹈编导工作的职责是非常明确的,即通过舞蹈当中的每一个细节生动展现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感,同时舞蹈编导在工作中运用“托情于物”的手法,从事物的外部形象入手,逐渐延伸到事物的内部含义当中,充分赋予其想象空间。此外,舞蹈编导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这也是舞蹈编导创作思路向现实层面转化的基础途径,使蕴含在舞蹈动作当中深層次的思想活动通过直观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观众的感官体验更为深刻。

从本质上来看,舞蹈是一种用于抒情的肢体艺术,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舞蹈的抒情性就有着深刻的认知,《毛诗序》当中有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充分展现出了古人对于舞蹈抒情性的充分肯定。由于舞蹈当中没有过多的语言展示,因此,在实际表演过程中会使用象征、比拟等表现手法,用优美的肢体动作来抒发情感,让观众从中细细品味。例如,著名舞蹈艺术家陈爱莲所创作的经典舞蹈《荷花舞》,将舞蹈艺术的抒情性最大限度表现出来,通过细腻的舞蹈肢体动作和优美的舞蹈意境,为观众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画面,进而呈现出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美感。

一般情况下,舞蹈是用肢体来传达情感,通过音乐和舞美对气氛进行烘托,这样一来就使得舞蹈情感的展示空间更加广阔,在《天鹅湖》第二幕当中,王子与天鹅初次相遇就是通过一长段的双人舞来展示的,这些细腻的舞蹈动作详细地展现了奥杰塔的情感变化,从一开始的恐惧、防备,到后来的放下防备,并在这种情绪下自然而然地萌生爱情,整段舞蹈具有十足的张力和感染力,全面超越了语言表达的既定限制,可以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情感需求在舞蹈编排中的表现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包装的作用主要是能够给人们一个更加完整且具有吸引力的外部呈现效果,而从包装的方法上来看,主要通过图案、文字、色彩等设计来让人们感受到产品的价值,从而对人们造成视觉刺激,让人们产生对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产品营销工作的开展。同样,在进行舞蹈编导时,有很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编排舞蹈动作时,结合人本思想、编导个人的情感经历,作品的感悟来包装作品,通过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精神感受,将这种思想和舞蹈审美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舞蹈的长远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进行舞蹈编创的同时考虑观赏者的审美需求,让舞蹈的动作语汇更加丰富,运用情感需求的满足推动舞蹈的发展[3]。

(三)语言艺术在舞蹈编排中的表现

在舞蹈艺术中,身体语言与文学台词的结合是其中一种特殊的体现形式,也是语言艺术的综合呈现,语言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众的感官体验。而所谓肢体语言,主要依靠舞蹈演员的动作、神态进行呈现,多与文学台词的情感基调、表达风格相结合,以此来体现舞蹈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完成艺术的传达。

舞蹈编导传递的语言的途径主要可划分为台词语言和肢体语言两种,前者是通过台词进行表达,后者运用动作语汇。长期以来,艺术表现方式主要包括诗歌、音乐、绘画以及舞蹈等,其中,舞蹈的话语表现形式可与诗歌进行有效结合,过去时常依托文人创作的诗歌开展舞蹈,通过在舞蹈中渗透诗歌的意境及语言风格,再引入音乐,进而表现出独具风格的舞蹈魅力。肢体语言表现形式主要是依托对肢体动作的编排,使编排动作彰显舞蹈的内涵,即借助“意、象”结合的方式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内涵。

(四)哲理艺术与寓意在舞蹈编导中的表现

对于舞蹈编导工作而言,除了通过舞蹈中人物的造型、动作和人物特点之外,如何使观众更好地融入思想感情、领悟作品的立意,也是需要考虑的一大关键因素。因此,在舞蹈编创中适当应用寓意与哲理艺术,是舞蹈艺术表达中的点睛之笔。例如,《雀之灵》这一舞蹈作品当中,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通过自己对舞蹈的深厚理解,将孔雀这一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在表演过程中,重点使用手腕、手指以及腰、肩等各个关节,展现出了一只展翅翱翔的孔雀形象。整个舞蹈在表演者细腻的动作下,表现出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一种敬畏之情,同时舞蹈营造出的优美意境,为观众带来极佳的美学享受。

此外,編导在对服装、动作、造型把控的基础上,通过阐述舞蹈的背景故事、人生哲理来引发与观众的共鸣,同时对音乐的选取也必须要契合所表达作品的,让音乐服务于舞蹈作品,从而加强艺术的渲染效果,进而实现内涵、意境的完整传达。

最后,寓意与哲理艺术的根基在于情感的传达,这便要求编导在进行舞蹈编排时不可一味地注重技术技巧的设计,而应对故事背后的情感与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从而促使观众在共情基础上对舞蹈产生共鸣。总之,在应用寓意与哲理艺术的表现手法时,应当充分以观众的观感为主,只有将观众充分代入舞蹈氛围中,才不至于形成演员“自说自话”的僵局[4]。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学艺术与舞蹈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艺术是在舞蹈作品中展现的桥梁。要求舞蹈编导将其所学所悟发挥到极致,并具备敢于突破的创新能力,才能创作出更多吸引观众的作品。在艺术中所蕴含的意境通常需要创作者独到的发掘眼光,在生活常见的事物当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创作素材,并将其不断升华,从而打造出光辉的艺术形象。舞蹈的意境是要通过文学艺术不断进行深化,激发观众的想象能力,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体会编导对作品的中心表达以及抒发的情感,从而让艺术作品长存于心。

参考文献:

[1]杜茜.论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明日风尚,2018(19):390.

[2]张羽燕.试论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及其培养[J].明日风尚,2018(22):195-204.

[3]黄艳琳.浅谈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大众文艺,2016(2):164.

[4]侯丽娟.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J].艺术评论,2015(2):15-18.

[5]陈悦.舞剧《天鹅湖》最后一幕的音乐选曲与舞编版本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2):115-120.

猜你喜欢

舞蹈编导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关于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
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创作技巧与思维能力
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
谈文学艺术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