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施工钢便桥荷载及其效应分析
2020-08-06叶强
叶强
摘要:此文在学习研究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设计理论的基础上, 从使用功能、荷载、分项系数等方面说明便桥可以满足此工程的施工通行需要, 使的此桥更加安全可靠。
关键词:便桥;设计荷载;摩阻力;稳定性
1 便桥设计技术标准
1.1 设计荷载:按照施工车辆80吨满载通行计算,5km/h。
1.2 桥梁采用下承式钢便桥,桥面宽度4.0m;
1.3 桥墩、台采用钢管桩基础,采用Ф380*6mm的钢管桩,每组4根桩,共4组16根。
要点
1.1 主梁:采用6片321型贝雷片组装成两组,每组三片,间距分别为45cm和25cm(分别通过支撑架和联板连接),两组之间距离为420cm,净距为402cm,两组贝雷间采用抗风拉杆锁紧,两边跨采用三组单层非加强型贝雷,中跨采用三组单层加强型贝雷;
1.2 横梁:采用标准的28#工字钢,通过斜撑、横梁夹具与贝雷架连接。每片贝雷布置4根横梁,横梁间距最大为128cm;
1.3 纵梁:采用25工字钢,间距349mm进行布置,与横梁上的卡子对应,保证纵梁在横梁上的稳定性,纵梁之间按间距1.5米用16的钢筋进行横梁连接;
1.4 桥面板:采用12mm以上的防滑钢板,采用“U”箍筋在纵梁与横梁交叉处进行固定。
1.5 拦杆:在贝雷片内侧各设置一道护轮坎,并再在贝雷片空档处设置钢板网,作为便桥护栏,形成护栏。
2 相關计算
2.1 荷载计算:
2.1.1 桥梁自重(按每节3米计算)
6片贝雷桁架:2700*6=16200N,2根加强弦杆:12*800=9600N
24个销子:30*24=720N,4个弦杆螺栓:30*24=720N
2片45支撑架:210*2=420N,根联接板:50*8=400N
8根斜撑:120*8=960N,4套横梁夹具:50*24=1200N
4根横梁:2400*4=9600N,2个支撑框的螺栓:4*32=128N
2根风绳:2*400=800N,梁、面板:
12*2.99*420+0.339*3*11*205+4*3*0.012*78500=28667N
护轮坎及钢板网附属:600N
则3米长自重合计为:70015N;
折换成每米重量为:
q=70015/3=2334N/m=23.34kn/m,
2.1.2 车辆荷载为:80吨
2.2 桥墩承载力计算
2.2.1 当有一车辆在中跨时,桥墩最大承重:23.34*6/2+(23.34*15+800)/2=652.06KN
由于本桥搭设较低,桥墩的钢管桩基本上都埋在土里面,所以只考虑钢管桩承载力,不考虑横向稳定性,若钢管桩露出地面1米时应将钢管桩间进行横、斜撑加固。
单根钢管桩承载力计算 桩的极度侧阻力标准值参附近桥桩取18-26Kpa.
由公式 QUK =Qsk +Qpk =λs UΣqsik Ii +λqpk Ap
因 此 , 由 上 述 计 算 公 式 得 出
F=(18+26)/2×(20-2-1.2)×3.14 ×0.38 +(240+280)/2× 3.14× 0.192=441.01KN+29.47KN
KN=470.48KN
考虑摩擦桩的安全系数K=2 及钢管桩的安全系数K=0.7,则单桩极
承载力为:F=0.7×470.48KN=329.34KN
因此16 根钢管桩的极限摩阻力为5269.44KN
每个桥墩打4根钢管桩,每根桩承载力为329.34KN,则4根桩承载力为329.34*4=1317.36KN,k=1317.36/652.06=2.02>2,满足临时桩2倍的承载力系数的要求。
边跨跨径仅6米,桩基础相同,受力更可靠。
3 上部结构验算
3.1 主梁桁架验算:验算中跨
为简化计算,将中跨同样作为一跨简支梁计算(比连续梁计算更偏于安全)
汽车荷载的横向分配系数(考虑汽车离最边上0.5米)
e=(4-2.7)/2=0.65(桥宽B=4米,车辆2.7米)
K1=1/2+e/B=0.5+0.65/4=0.6625
冲击系数K2=1+μ=1+15/(37.5+L)=1+15/(37.5+15)=1.286
Mmax=ql2/8+K1*K2Gl/4=25.7*152/8+0.6625*1.286*800*15/4
=3279kn·m
查表得加强的三排单层桁架抗弯能力为:
4809.4 kn·m>3279 kn·m,满足要求
Qmax=Q静+Q活K1 K2
=25.7*15/2+800*0.6625*1.286=874.33KN<245.2*6=1471.2=[Q] 满足要求
销孔挠度:
f1=0.3556(n2-1)/8=1.07CM,其中n是贝雷架片数取,n=15÷3=5。
fmax=Pl3/(48EI)=800*103*15003/(48*2.1*107*500994.4*2)=0.8cm
总挠度:f=f1+f2=1.07+0.8=1.87cm<[1500/400=3.75cm]。
3.2 25#工字钢纵梁计算
考虑800KN的汽车,至少为四轴,后轮双轴四轮,按后轴单轴最大重量F=200KN,则单侧双轮F1=F/2=100KN,根据设计桥梁纵梁间距为35cm,所以单侧双轮至少可以落到2根25的工字钢上。则作用在每根工字钢的力F2=F1/2=100/2=50KN,冲击系数冲击系数K2=1+μ=1+15/(37.5+L)=1+15/(37.5+1.286)=1.387(大于>1.3,则K2取1.3),则产生的最大弯矩Mmax= F2L K2/4=50*1.286*1.3/4=20.9KN·m
则纵梁的压应力
σ=Mmax/W=20900/(401.4*10-6)=52.1MPa<140=[σ]
作用在工字钢端部最大力P= F2* K2=50*1.3=65KN
工字钢的剪应力
τ=P/(Hδ)=65000/(22.4*0.8*10-4)=23.2MPa<85=[τ]
3.3 28工字钢横梁计算
实际上,如果是80吨的大车子,可按挂车80计算,前后共为4轴,每轴也只有20吨,并且至少都作用在4根工字钢上,故每根工字钢按承载10吨计算,并且是多根纵梁工字钢作用在28#工字钢,为简化计算,拟采用集中力考虑计算,冲击系数K2=1+μ=1+15/(37.5+4.2)=1+15/(37.5+1.286)=1.36>1.3,按K2=1.3計算,则横梁的最大弯矩Mmax=pl K2/4=100*4.2*1.3/4=136.5kn·m
则纵梁的压应力
σ=Mmax/W=136500/(534.4*10-6)=255.4MPa<273=[σ](16Mn钢)
作用在工字钢端部最大力P= F* K2=100*1.3=130KN
工字钢的剪应力τ=P/(Hδ)=130/(28*0.8*10-4)=5.81*104KN/M2 =58.1MPa<208=[τ]
3.4 桥面钢板
由于桥面纵梁采用25#工字钢,间距349mm,工字翼板宽116mm,实际上,工字钢翼板间净距为233mm,小于车轮轮胎的250mm的宽度,也就是说,不管怎样,车轮都是直接作用在纵梁工字钢上,桥面钢板直起到分配荷载作用,不再复核验算。
3.5 便桥的稳定性:
便桥桥墩、台受力均为钢管桩,两桥台在钢管桩的基础均埋在土层中,增加两钢筋混凝土背墙式搭板,未产生前后移动现象。(部分内容简述)
4 经验收使用的钢便桥,结构安全,为工程施工现场交通运输发挥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的《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手册》、
[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GJD63-20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