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2020-08-06唐延永
唐延永
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我读了《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代康乾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来清代儒生贾存仁将其修订和改编,并将书名改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中的“学而篇”第六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一共三百六十句。其核心思想是孔子的“孝”“悌”“仁”“爱”,具体列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和外出时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我学习《弟子规》,主要有以下感想和体会。
我们要孝敬父母
我们要听从父母的嘱咐,为父母分忧,不让他们担心。“百善孝为先。”《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孝敬长辈。孝的第一步是傾听和了解父母的需要,第二步是按照父母的需求努力实践。我常常十分愧疚,因为我最大的毛病就是拖拉、懒散。父母叫我做事时,我常常拖一两个小时,有些事甚至一两天不去做。孝为百善之首,我连这么小一点事都不能做好,怎么对得起父母?
我们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
《弟子规》提倡对长辈要“孝”,对平辈和朋友则要“悌”。所谓“悌道”,即一种守望相助的同胞之情。我们与人相处懂得谦让,出门在外要注意礼节。喝东西、吃东西、落座、走路时,都应该长者在先,幼者在后。会餐时,在座的如有领导、师长,不要看到远处一道自己喜爱的菜,就不管不顾将其端过来放到自己跟前,或者只盯着一两道菜,别的菜连一筷子都不伸。这些礼仪是对长者的尊重,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我们要管理好自己
我们要生活有规律、仪容整洁、行为规范,把自己变成一个有涵养的人。遇事要稳重,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在做事时不会出现大的错误与瑕疵。给人良好的印象很重要,一个衣冠不整的人不会有人愿意接近;一个过度饮酒、出入不良场所的人也不会有所成就;行为不端正的人不会让人放心与信任。
我们要讲诚信
凡出言,信为先。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相信大家都明白,造谣生事,败坏他人名誉是极其可恶的。不要轻易承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们要懂得仁爱
众人平等,不管是谁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你不喜欢但是你不能伤害他,对好人赞叹与传播,对恶人制止,适当包容、教导、感化。
《弟子规》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的语言清晰明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它是一本优秀读物,对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道德,有着重要作用。在我看来,《弟子规》不仅是一本好书,而且是一面镜子,一面帮助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个人素质、培养良好习惯的镜子。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开物中学学生)
(责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