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非体育功用探析
2020-08-06马广林陈威
马广林 陈威
摘 要:阐释中国武术的非体育功用发展特征,探析中国武术的非体育价值.研究表明,非体育角度下的中国武术发展呈由外而内技术理论化;由散而整体系系统化;由分而融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在非制度的习俗性规范、国家层面的政治性媒介、丰富的艺术性元素、唯物辩证的哲学性理念等方面彰显其独特的非体育价值.提出应在武术挖掘、保护、研究工作中激活文化内生力,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重视技击价值,促进武术均衡发展;加强遗产艺术化,延续民族优秀传统,在传播武术的同时辩证地看待武术,推动武术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武术文化;非体育;价值;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Explai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under the non-sports function Angle,analysis the non-sports value of Chinese wushu.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on-sports is theorized from outside to inside.Systematized by scattered whole system;In addition,it displays its unique non-sports value in the aspects of non-institutional and customary norms,political media at the national level,rich artistic elements in culture and philosophical ideas of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ultural endogenous force should be activated in the exploration,protection and research of martial arts to enhan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value of skill and strike and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wushu;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artistic heritage,continue the fine traditions of the nation,treat wushu dialectically while spreading it,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culture to a higher level.
Key words:martial arts culture;non-sports;value;martial arts
在中華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诞生出众多优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历经历史沧桑,一种是不被社会历史接纳,逐渐没落直至走向凋亡,不复重见;另一种是与时俱进,并史而行,去糟取精,逐步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与历史同肩并步,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络续迁变,始终璀璨夺目.上古人民在生存狩猎中与天斗、与兽斗、与人斗中埋下了中华武术的萌芽,又在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受生活与战争浸润得以升华,由原始的生存技能过渡到战场的杀伐技,最终升华到有现代生活健身价值的体育活动.中华武术的概念、形态、内容、特征千姿百态,其价值也随着社会的历史进程不断改变.体育功用指体育对个体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能.[1]非体育功用即针对项目价值,寻求刨除体育功用之外的价值.近代以来,受西方竞技化思想侵蚀,杀头便冠般容身体育行列以求奥运化、国际化,致使武术发展过程中“体育化”“商业化”日趋严重,武术中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非体育”价值被漠视.反思武术“刖趾适屦”的发展之路,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日益尖锐,探析中国武术非体育价值的理论命题极其重要.
1 武术的内容蕴意
广义的武术是一种民族文化赋予于运动中的文化活动,它所表现出的技击技术及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哲学、民族文化是整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武术虽类属体育项目,但其自身所蕴含的非体育价值博厚精深.“武术”一词最先出现于南朝,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2]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停止进行战争,大力弘扬文教.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武术”一词蕴含的意义指整个战争.战争涵盖广泛,从个体层面上看,战争涵盖所运用的攻防格斗技术、攻防阵型;从军队层面看,战争蕴含兵种分工、排兵布阵、谋略智慧.可见,武术第一次提出并非代表单个技术或项目,而是整个战争内容及体系,即“形”“神”“意”“计”“谋”的集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武术”概念正式启用,拭去原有笼统意义,将其精确描述为体育项目.
武术伴千年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成熟,极具本民族风格特征,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融合性.武术所存在的非体育价值构成了武术的“血液”,通过攻防技击特点所表现出的体育功用是武术的“肉体”.“武术套路的演练是一种物质载体上的情感表达,它系统地体现了‘身体动作与‘神情意识之间升华了的艺术形式”[3],无论是技击术还是体育运动,这只是武术文化运行的形式载体,武术本身更是文化哲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
2 非体育角度下武术的发展特征
武术萌芽于先民捕猎生存,起源于军事战争,在人民生活中开花结果逐渐成熟,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为守护家园、卫戍边疆,逐渐形成一种军队行为.武术伴随历代街市发展、经济繁荣及政治因素影响,在民间传播、发展、传承,最终成熟为民族文化象征.
2.1 由外而内技术理论化
古代的武术尚无拳理释其拳技与拳法运行,唯一目的即是杀敌,招数直接、简短,片刻之间以决生命.中华民族在4500年的发展长河中,历经3791余次“以天之名,图地之实”的战争,仅就春秋时期的240余年,战争就达480余次.频繁用兵靠的是排兵布阵并非单兵战斗,此时武术是在军事计谋指挥下进行群体战斗,而类似砍、刺、击、伐的个人招法则与谋略不相融合,“攻守”“进退”系列的哲学理念也仅存于武技本身之外的军事谋略.直至明清时期火器出现,武术逐步退出战争的历史舞台,在民间开花结果,才开始在技术和理论上逐渐发展、成熟,出现了大量武术家及理论专著,将战争所用之计谋、谋略寓于拳术之中,以理引拳,以拳释理.武术自身体系的内容结构发生变革性发展,其所服务的主要价值功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武术由御敌而外的杀伐工具逐渐转化为注重个人内在、修身锻炼之术.
2.2 由散而整体系系统化
武术发展脉络呈现由散而整的趋势.一是拳种的形成从生存术到杀人技零星散布→各拳种集大成→自我一套拳理寓于拳术之中.拳种从简单的击、砍、刺,成为系统完整、脉络清晰、技理成熟的拳术种类.如以姓氏命名的宋太祖三十二长拳、陈式太极拳,以动物命名的猴拳、蛇拳、虎拳,以门派命名的少林拳、峨眉拳,等等.二是习武组织从无到有,由个人发展成为门派组织.武术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家天下”“宗法制度”“家国同构”[4]的熏陶下,具有宗派性质,学武之人潜移默化形成一种认同感和“拟血缘”[5]化,出现大量群众自治组织.如为推翻统治而私密集结的天地会、白莲教,以宗族为中心形成的陈式太极拳,以武林门派而聚集的峨眉派、武当派,等等.门派的建立为武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使得散落在民间的拳术理论资料和人员得以整合,大力推动了武术发展.
2.3 由分而融内容多元化
武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与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相同步,具有“和谐包容”“融合”的特点,彰显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在千年流变过程中,武术在中国军事、哲学、政治、经济、民风习俗、宗教、地域环境、师承、医学等条件的影响下,由简单击伐之术,与风俗文化、中医药学、儒释道哲学思想、古代军事学、艺术学等文化因素相互杂糅,与各家优秀文化融合一体,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包容并进的优秀特征,成为特点独特、风格鲜明的文化项目,吸收多种优秀文化因素,带给武术体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3 武术的非体育价值
3.1 非制度的习俗性规范
在中华民族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架构清晰、系统完备的道德价值标准体系,建构出从人到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宇宙的伦理道德体系.一方面,武术深受“家国同构”思想的熏陶,“德本位”成为武门人坚持奉守的最高道义,演化出“无德无武”“习武先习德”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武术中的宗派思想拟血缘化的组织方式,敦促习武之人奉行“忠孝侠义”,严守教门信义,唯恐被冠以欺师灭祖、不忠不义.这些德目的信条,成为约定俗成的习俗性规范.从内在所存有的意念情感到外在所表现的动作行为,武人无时无刻不受这种非制度化规则的约束,达到了与阶级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制度及德目相同的效果,进一步维护了社会和谐團结,促进了国家稳定.
3.2 国家层面的政治性媒介
政治功用自古就是武术价值的一大体现.从原始部落抢占地域、维持生存,到封建王朝耀武扬威向外界宣示国力,武力成为一大政治手段,也是维护疆域巩固、国家安定的最重要途径.《易经》记载:“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6]在人们产生贪念试图侵占邻邦土地时,使用武力成为侵略的强硬手段.在种族或国家受到外敌干扰侵略时,演武成为间接炫耀国力强盛的有力方式,从大禹时代“舜舞千羽于两阶”到现代社会军事演习都在沿袭这一政治价值.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文化交流,到明清时期中日武术文化交流,两国互派使者进行武术技击及理论学习,再到建国初期武术训练团访问美国,现代举办各种国际武术文化交流节,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在国家外交方面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3.3 丰富的艺术性元素
“中国武术这种多方位的表现和再现技击,不仅将武术的技击之意表达的更具特色、更有内涵,而且还将中国武术文化基因中蕴藏的艺术思维、倾向和追求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3]在为诗词、歌赋、戏曲、影视等一系列文化形式提供元素的同时,武术也在吸纳百家,完善自身的文化艺术性,完美呈现出其独特的东方艺术之美,属于武术文化范围的多种艺术形式上升为“道”的文化艺术价值,是武术最为重要的核心内涵之一.
3.4 唯物辩证的哲学性理念
纵观历史长河,武术作为整个中华史学宝库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之树,扎根于中华民族肥沃土壤,汲取中华文明养液,“儒”“道”“墨”“释”等哲学思想渗透全身,绽放出异彩.横看武术之体,其精神价值、内容体系无不彰显辩证之法,技法、技理平肩而发,以理论引领实践,用实践践行理论,互促前行.武术技法的“阴阳”“攻防”“进退”“动静”“急徐”“刚柔”“虚实”将这一辩证哲学思维彰显的淋漓尽致,尽显先民智慧.武术从防身御体之技到守家卫国之术,为人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引领人们从修心、修意到修神.
4 非体育价值带来的思考
在历史发展中,武术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其所运载的多元素内容诠释不同价值,穿插其整体内容寓于武术内外的民族文化、技击等非体育价值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器”“道”之用可谓车之轮、鸟之翼,武术发展重“器”之用,更应注“道”之功.
一要通过激活文化内生力,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尚武尚德精神,增强现代社会民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民众正确认知,多维度、广角度、深层次挖掘武术文化,为把握武术文化范畴、加强武术文化交流、促进武术文化繁荣发展打坚实基础.
二要重视技击价值,促进武术均衡发展.应全面保护武术的技击价值,与竞技化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化技击为基础,引竞技促发展,以均衡态势将武术完整内容价值呈现,使武术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项目蓬勃繁荣.
三要加强遗产艺术化,延续民族优秀传统.武术研究工作者应该在遵守武术发展自然规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延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处理好“文化自信”与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关系,抓住民族伟大复兴契机,重视武术艺术价值,淡化武术商业性,积极提倡加强武术的艺术性,注意发展不忘传承,留住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谓之传承.
通过梳理武术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与价值,认识到武术的技击、文化、艺术隐含价值,将这隐含的文化、艺术等非体育价值释放呈现,在传承发展中增强民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借“民族文化自信”之风提“武术文化自信”之高,以“武术文化自信”促“民族文化自信”之体.
参考文献
[1]体育概论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43-53.
[2](南北朝)萧统. 新校订六家注文选:第2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3.12.
[3]张道鑫,王岗.论中国武术的“意”[J].体育学刊,2018,25(1):28-33.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5.
[5]陈威.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角下的淮海地域武术文化传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4):134-138.
[6]丰滔.易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45-46.
[7]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93-123.
[8]徐锋,徐俊.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当代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7(11):14-18.
[9]邱丕相.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5-69.
[10]王晋伟.我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困窘与出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69-71.
[11]舒颜开.文化空间视角下传统武术源流与文化特征的审视[J].体育科技,2019,40(02):82-83+86.
[12]周昇媚,温搏.论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新”起点[J].体育文化导刊,2019(05):34-40.
[13]范铜钢,郭玉成.论武术文化传承的层次空间、时代困境与未来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1):55-60.
[14]徐泽,曾天雪.高校武术教育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4(09):143-146.
[15]张堃,赵明元.武术回歸传统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3):26-32.
[16]朱毅然.社会营销与中国武术传播[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4-66.
编辑: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