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家养生智慧与道德创伤

2020-08-06王璐颖范占平常运立李恩昌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4期

王璐颖 范占平 常运立 李恩昌

摘要:文化与道德唇齿相依,紧密联系。道德创伤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多元文化中,道家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养生理论与实践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基于此,道德创伤的治疗与修复可以从道家养生智慧中汲取营养,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层面探求可行之道。

关键词:道德创伤;道家养生智慧;道德创伤康复

中图分类号:B223;R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1-0277-03

一、引言

道德创伤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衍生的创伤新概念,是社会的道德现象尤其是反道德行为对个体道德良知造成的创伤。道德创伤的产生涉及心理、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美国临床精神病学家JonathanShay首次从文化学视角探讨了士兵的道德创伤,提出道德创伤是作战中“高危情境下法定权威人士对社会公正的背叛”;JonathanShay认为,军事文化将“杀戮”和“暴力”正常化,使得作战士兵回归平民生活后,其行为不被社会所接受与认同,从而发生道德创伤;而从文化上对罹患道德创伤的士兵接纳、重视和尊重,是减轻甚至根治道德创伤的首要因素。因此,将文化分析引入道德创伤研究中,进行哲学思辨,是有效认识和修复创伤的可行之道。

二、道德创伤与传统文化

道德存在于一定的文化情境中,体现着文化的价值理想、精神追求和善恶依傍。基于此,道德创伤与文化紧密相连,唇齿相依,道德创伤无疑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道德创伤及其表现特点

道德创伤是反道德事件、行为对个体或群体内心道德价值体系造成的颠覆。其创伤源多是具有道德意蕴的现象或行为,比如不公正的待遇、战争中的暴行、受命杀戮或目睹杀戮、无力保护弱者和遇难者等等。此类事件违反了人们心中深信不疑的道德律令,进而引发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受创。

1.道德认知的崩塌

道德认知就是个体面对外在道德信息的刺激,在原有道德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知的过程。道德创伤境遇中,道德认知的崩塌表现为道德自我的丧失、行为定向的失控。

道德自我的沦丧。道德自我即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创伤境遇中,个体或群体目睹、直接或间接参与暴力事件,或是在高压环境中下意识做出一些事后认定为不正当的行为。事后反省之时,发现之前的行为严重冲击了长期持守的价值标准,价值崩塌。即刻,他认定自己本质为不道德的人,从而否定自己。创伤患者在临床中通常会有这样的回答,“都是因为我,是我的错。”“我本质上是一个坏人。”这种从道德上对自己的否定是一种极端被曲解的认知。

行为定向的失控。任何一种道德行为的发生都是受道德观念的支配。道德认知越成熟,行为就合乎道德规范。当个体遇到价值冲突时,能够凭借内心价值体系做出选择,确定善行。道德创伤的患者,随着道德场景的切换,过去的记忆逐渐唤醒,面对自己道德的过失和缺陷,突然领悟到过去的自己多么的不堪,内心随即产生“罪恶感”,接着,他们会怀疑行动的正义,质疑制度、领导的道德律令等,在此情境下,行为发生失衡失控。

2.道德情感的崩溃

道德情感作为道德创伤形成的关键屏障,:旦道德韧性不能承受道德事件的冲击而导致情感这一防线被突破,这最终将会导致创伤的发生。道德情感崩溃主要集中体现于羞耻感,包括内疚、羞愧、愤怒、厌恶等情绪。

比如,内疚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道德品质谴责时的内心体验。比如,一个人因为手术的过失引发患者的死亡,他的内疚感就会表现得异常突出,他就会不断地被其头脑中的反事实思维所纠缠。反事实思维就是个体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否定而重构的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要是……就好了”就是反事实思维支配下的典型话语。在这样的状态下,自己的过失会在头脑中不断地上演,使他自责不已。

羞愧感。羞愧感是较内疚感更为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内疚感仅仅只是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坏的,而羞愧感认为除了自己的行为不道德之外,自己本质上也是不道德的人,并且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处于羞愧感困扰中的个体不但会产生沮丧、无助的情绪,而且对自身的评价和道德韧性也会降低。

(二)道德创伤的文化关切

从道德产生伊始,就与文化密切相关。道德是以建立善的生活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浓厚的、不可压抑的文化品性。道德创伤实质是对社会文化的背离。

道德源于日复一日、潜移默化的文化生活,价值观念则是特定文化对于人的道德要求的更高形式。道德不仅要告诉人们是什么,还要让人们知道应该是什么。因此,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而文化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系统,需要我们去了解,真正领悟文化世界中的不同类型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文化是习得的。在人类学中,文化习得的过程称之为文化适应。社会学家倾向于用社会化来描述这一过程。可以说,正是通过社会化使人成为文化的人。人们做什么、如何做,是由群体文化决定的。由此,正是文化满足了人类的价值需要,因而被人的心理机制内化为意识,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为一定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进而左右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向。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深受文化价值的影响和制约。而道德创伤发生的核心本质在于外在价值对个体或群体内心根深蒂固的道德价值准则的冲击和倾覆。

三、道家的养生智慧

道家哲学典籍中有许多篇幅是论及养生之道的,它强调身体、心神和精神的整体养生。其养生哲学对人身心健康的维护,尤其对人道德健康的调适具有重要价值。

(一)节俭寡欲的情绪情感论

道家认为,一切灾祸、困苦皆是由各种欲望所致。养生要做到清静,而要在尘世中保持平静、超脱,就要以俭为主,清心寡欲。因此,在动静结合的思想逻辑的引导之下,道家主张以俭朴为主,节制私欲。

以俭为主。《道德经》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四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做减法,注意节俭。饮食上“食少胜于食多”。人要保持平静平和,降低身体的损耗,什么行为都不要“过”,另一方面,节制私欲。过分追求各种私欲会耗损身心,导致血脉不周流。骨干不坚利。要减少过多欲望,保持知足的心态,不受外界所干扰。庄子则说:“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陰。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庄子认为情欲会使人阴阳失调,对人的身心损害很大,因此要去情欲养生。为此,庄子列出了四项24种惑乱人心道德健康的因素。庄子认为祛除24种因素的困扰,人的内心就会平静、清澈。

(二)抱朴守真的人性自然论

人类具有共同的本性,即“道”,《老子第三十二章》有,“道常无名朴”,“朴”是道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是指质朴、纯朴。老子还说“质真若渝”,人性不仅质朴还纯真。“真”与“朴”是未经雕琢的状态,是本来有的自然规定性。老子倡导“抱朴守真”,就是希望人们保持和发展自己独特的自然本性,不受外界干扰,坚持本真的状态,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而如何抱朴守真,老庄形成了独特的内省修养之论。《老子》一书中就说:“重积德则无不克。"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烟有着良好修养的人,脸色就会像婴儿一样红润,身体像婴儿一样柔嫩。而如何完成内心的升华,明辨自我本性,观照内在。

(三)身重于物的名利价值观

如何看待名利问题,是人生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老子鄙视世人将名利放在人的生命之上的价值观,从“重生”的基本立场出发,要求世人要贵爱生命,不要为名利奋不顾身。“人之迷,其日固久。”世人纷纷扰扰,奔竞倾轧,征名逐利,根本不在乎内心的修养,却还企求生命的长久,真是南辕北辙。“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醉心于名利的人,无法明辨生命与虚名的价值。“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热衷名声,必然导致生命能量的极度耗费;聚财敛货,必然会遭受严重的损失。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屈辱,适合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唯此,生命才会长久。境界的提升以不断减损人对于名利的追求为前提,名利心越强,就越不能超然地看待切。

四、基于道家养生智慧的道德创伤康复疗法

要系统地修复道德创伤,由上文可知,要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两方面着手。如何重构认知、修复情感,道家养生智慧给道德创伤治疗提供了一些文化资源。

(一)以“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修复道德情绪

私心和欲望皆人类与生俱来的,是自然人性的表现。人的欲望和需求一方面可以催人奋进,创造条件满足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极多的私欲又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压力和负担。有的人声色犬马,殊不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市场经济解放了人的欲望,欲的地位被极大地提高了。被唤醒的欲望有着被满足的迫切需要,满足欲望的追求也具备了合理性。人作为有意识的价值追求主体知道自己应当按理行事,另外欲的强大力量又会使人常常冲破束缚。理欲观念的冲突在人的头脑中不断上演,让人感到道德失调,引发强烈的道德困顿,进而产生道德创伤。原本处于道德神坛的一些人甚至为了一己之私欲,贪污腐败,造假欺诈,給社会大众的内心蒙上一层道德的阴影。极多私欲为社会所不容,遭群体所抵制。此时,道家的少私寡欲的情绪情感论,主张节制物欲和感官之欲或是其他卑劣之欲的思想,在“山重水尽疑无路”时能够省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要有一种进取的精神,但切不可急功近利,不能私欲太强引起贪心,兴贪欲、使诡计、耍阴谋,这样将违背道德良知,遭受痛苦。所以《老子·俭欲第四十六》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疚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也。”人类的纷争,皆是不知足和贪得无厌,不知足是“恶”的起源,拯救的办法就是“知足”,一朝知足,就自然满足,人人皆知足,人就自然知足了。故《道德经五十九章》中有:“治人,事天,莫若啬。”一个人做事要适可而止,这样不会产生危殆,身体可以健康,生命得以长久。知足知止,无往而不泰,不过于奢求身外之物,从而得身内“自性”生命的常足,人因知足才可以常乐,内心富足安宁。

(二)以“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端正道德取向

道德创伤发生的内在机理是反道德事件或行为对内在道德价值指针造成的冲击,道德归因消极,道德创伤引发的感受和记忆经久不衰,由此产生创伤的一系列症状和反应。道德创伤发生的核心就在于内在价值体系的崩塌,个体道德取向、道德判定和外在事件中的道德价值取向之间的失调而引发道德失衡,个体或群体发生道德创伤。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盲目的追名逐利,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给群体造成创伤:有的人过分地求全责备,苛刻自己,对自己的道德期待过高,一旦目标落空,容易触发道德创伤。基于此,道家“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养生智慧对于道德创伤的修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

“利而不害”指劝导人们只做利己、利人、利社会的事,不做害己、害人、害社会的事。人与人相处时,不要损人利己,要尽量利已利人,建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利合作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一方面不要幸灾乐祸,嫉妒他人;另一方面,不要跟自己、家人和陌生,人过不去,为人宽容大度,处世豁达。在实际工作中,要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客观评价周围和自身的情况,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过分苛求自己、责备自己,强求自己能力或客观条件达不到的事情。不要与周围,人攀比,尤其在名利权贵面前,不争强好胜。道家的养生智慧告诉我们,生活如果能像止水一样平静不争,把职位和利益看低一点,人与人就会很和谐。现代医学表明,不良的心身反应、长期的担惊受怕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血小板的粘滞度和毛细血管的敏感性。相反,良好的情绪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反应,有益身心健康。

“为而不争”是指想问题、办事情要尽力而为,不与人争。这个“争”一方面指的是要学会退让,不要什么时候都去硬拼;另一方面是指在任何事情上尽最大努力即可,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至于事情的结果,不要过于强求。要懂得不是所有的事情“为”了就一定是水到渠成。人们在“为”的过程中,在“为”的限度上遵守“不争”的原则,“不争”是自然的体现。该“为”的时候就要为,在“为”的过程中不要有过多的争夺之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三)以“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正确道德认知

道德创伤境遇下,个体的认知结构被打破,新的认知还未构建起来,个体往往会将不良的后果归因于自身,也会因对外界道德期待的落空而感到迷茫。要重塑认知,可以吸取道家返璞归真、顺其自然的理念。

返璞归真就是回归本来的面目,去伪存真。处世不做作,不在乎别人的注意和议论,功过自由公平论断。做老实人,办实事,坚持实事求是,诚信为本。对于道德创伤治疗而言,要劝导患者不要过于看重得与失。让一种已发生的事情成为过去,不再耿耿于怀,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可以运用道家提倡的“心斋”和“坐忘”养生法。初级的静心就是放松肌肉和神经,高级的静心则;是随着人的注意和意识的缩小,进入解离状态,达到杂念全消、心境透明的境界。通过道家“心斋”“坐忘”的养生方法,可以消除道德压力,放松精神。

顺其自然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顺应规律,按保健原则养生,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灾难、严重伤病和死亡威胁面前,做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的结局。当不可抗拒的事情降临在自己身上,做到不惊慌失措,不怨天尤人,对将来不心存侥幸,对过去不悔恨无穷,不作徒劳挣扎,也不作无谓牺牲,做到心平气和。运用到道德创伤治疗中,要劝导患者不必过于注重得失,接受目前的现状,承认现实,可以借助认知疗法中的森田疗法、适应性披露矫正认知,发挥道德韧性的积极作用,促进恢复。如果不能尊重和保持自己本性,凡事追求尽善尽美,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得内疚感、羞愧感等不良情绪进一步恶化,甚至还会导致神经症或精神错乱。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项目“道德创伤:军事创伤的实践转向”,项目编号:2019-SKIJ一C-02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医学生群体道德创伤防治与道德韧性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9EKSO05;上海市教育科学一般项目“虚拟现实在医学生道德创伤教育防治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20038”。

注释:

①ShayJ.MoralInjury[J].PsychoanalyticPsychology,2014,31(2):182-191.

②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③庄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④老子·道德经[M].陈默(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