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手册》

2020-08-06毕日生

中国图书评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图式美学哲学

毕日生

我与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1],(Alain Badiou,1937-) 的“不期而遇”是在2008年。当时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一年级,在陈奇佳老师的课上,他要求每位同学讲一位思想家的文艺思想,我当时选择了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名字——阿兰,巴迪欧,从此就有了我与他的文艺思想代表作《非美学手册》[2]之间一段奇妙的“相遇相知”之旅。

一、相遇

2008年,阿兰·巴迪欧的著作在国内尚无一本中译本[3],我是从国家图书馆找到《非美学手册》的英译本的。全书仅有160多页,我窃喜,以为自己会很快把它翻译出来,然后就可以在陈老师的课上侃侃而谈了。然而,接下来阅读和翻译的难度是我始料未及的。该书的“译者前言”中,英译者曾表达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许多术语是巴迪欧的独创,尤其是第九章、第十章,巴迪欧引用贝克特、马拉美的作品时,做了完全“巴迪欧式”的强行翻译,极大增加了翻译难度。而当我开始尝试翻译该书第一章《艺术与哲学》时,同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翻译难度。艺术与哲学关系问题,自柏拉图至今,持续千年而争论不休。巴迪欧从真理角度,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概括为三种图式:教谕式、古典式、浪漫式,并提出了“全新”的第四种关系图式——“非美学图式”。论述过程中涉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马克思、布莱希特、弗洛伊德、拉康等哲学家、思想家,同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德国解释学、20世纪的达达主义先锋派,并对艺术、真理、主体等术语做了巴迪欧式的理解和阐释……总共不到15页篇幅的第一章,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巴迪欧宏阔的学术视野,极富原创性的思想和他语言的极端精练和晦涩难懂。

我开始为它欢喜为它愁——喜的是,他的思想研究国内尚未开始,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愁的是他的原著大多是法语,虽然陆续有英译本出版,但要想准确理解他的思想,需要能读懂法语原著。在课题价值力量的驱使下,我利用暑假报了法语学习班,从零开始学法语。虽然学习成果乏善可陈,但至少让自己的翻译多了一个可靠的参照。在英译本翻译不通的地方,就对照着法语原文,借助法语词典,一个术语、一句话地反复对照翻译。历时数月,在家人的支持帮助下,总算翻译完了全书。也正是在对此书艰难的翻译过程中,我开始越来越痴迷于巴迪欧的思想,或者说,正是这本书开启了我的巴迪欧文艺思想学术探索之旅。2009年我申请的教育部青年项目及其后的博士毕业论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基金项目均是围绕巴迪欧文艺思想展开的。

二、初识“非美学”

“非美学”(法文“inesthetique”,英文“inaesthetics”)是巴迪欧在《非美学手册》一书中自创的概念。该书的扉页上,他这样解释“非美学”:

“我把‘非美学理解为哲学与艺术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既坚持艺术本身作为一种真理的生产者,又避免将艺术变为哲学的对象。与美学思辨相反,非美学描述了由一些艺术作品的独立存在所产生的严格的内在哲学效果。”[2]

从这段题词可以看出,巴迪欧所说的“非美学”一词用来指哲学与艺术间的一种新的关系图式——艺术不再是哲学的研究对象或客体,而是用来“描述由一些独立存在的艺术作品所产生的严格的内在哲学效果(intraphilosophical effects)”。随着对《非美学手册》全书翻译、阅读的逐渐深入,我渐渐意识到,“非美学”绝不单单是一个基本的概念,而是包含着更为丰富的美学、哲学内涵。

首先,“非美学”是艺术与哲学的“第四种关系”,并同时实现了艺术与真理关系的“内在性” (imma-nence)和“独特性”(singularity)。

在《非美学手册》一书中,巴迪欧从真理与艺术、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和哲学的关系概括为三种图式。教谕图式认为,艺术与真理无关,只有哲学才能把握真理,因此,艺术被哲学所排斥;浪漫图式正好相反,把艺术的地位提高到哲学之上,认为艺术本身就产生真理,哲学的真理需要借助艺术才能呈现;古典图式认为,艺术有自身的治愈功能,艺术无法把握真理,也从来不必表现真理或成为真理。进入20世纪之后,这三种传统的图式已经达到了饱和。20世纪最主要的三大思潮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和德国解释哲学,分别属于教谕图式、古典图式和浪漫图式。虽然出现了达达主义、情境主义等先锋派艺术,但这些先锋艺术不过是传统图式的简单“合成”,是一种教谕一浪漫图式。“非美学”则成为艺术与哲学的“第四种关系”,即一种“生成性图式”。因为,只有这种图式同时实现了艺术与真理的“内在性”和“独特性”。

这里所谓的“内在性”是指艺术的真理绝对内在于艺术,即艺术本身生产真理;所谓的“独特性”是指艺术产生的真理只属于特定的艺术,而不属于艺术之外的其他领域。巴迪欧认为,传统的三种图式,都没有实现艺术与真理的“共时性”(stimulaneity)存在。在教谕图式中,真理具有“独特性”,但不具有“内在性”;浪漫图式中,艺术本身就产生真理,从而真理内在于艺术,但不具有“独特性”;古典图式中,艺术与真理无关,因此,既无“内在性”也无“独特性”。而第四种“非美学”关系图式,则同时实现了艺术与真理关系的“内在性”和“独特性”——艺术本身产生内在的艺术真理,艺术的真理只属于特定的艺术。

其次,“非美学”包含了对艺术、真理、艺术真理、艺术主体、艺术事件等一系列概念的独特理解。巴迪欧的“真理”是“事件”之后“主体”的“忠诚”,而非直接与知识相关。他反对传统的“知识是对真理的认识”的观点,反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代表的传统“符合论”真理观,更反对后现代的语言诡辩论真理观。巴迪欧所说的真理是在纯粹偶然性、断裂性的事件发生之后,在知识和世界的象征秩序被撕开的孔洞中,主體通过介入事件,并宣布对事件的忠诚时,才得以产生。这里,忠诚性是真理产生的前提之一。真理产生的第二个关键之点是“共同性”,即宣布对事件忠诚的“个体”,并非单个的个体,而是集体性的。“忠诚性”和“共同性”是真理产生的两个必要前提。巴迪欧的真理是一种实践,一种信念,一个过程,是主体的行动,是被主体创造出来的。巴迪欧所讲的艺术不是泛指一切艺术,更不是黑格尔讲的“美的艺术”“自由艺术”,而是特指能够产生“内在哲学效果”的艺术,即体现“事件哲学思想”的被称作“艺术事件”的艺术,包括贝克特的小说、戏剧,马拉美、策兰、兰波等人的诗歌,瓦格纳的音乐,还包括电影、舞蹈,等等。这些艺术事件并非单个的艺术作品,而是由一系列艺术程序编织成的网。艺术真理不是具体的艺术作品,而是某个事件引发的、由若干作品构成的艺术程序。艺术真理的唯一存在形式是一系列作品产生的无限的类性的多。艺术真理就是艺术事件引发的“艺术形构”(an artistic con-figuration)。艺术主体是构成艺术程序的不同节点,某个作品就是艺术程序的主体,换言之,某一艺术作品是某个艺术真理的主体节点。

巴迪欧在其事件哲学视域中,展开对艺术与哲学“非美学”关系的重新思考:艺术不再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而是哲学得以可能的四个真理条件之一,这四个真理条件就是科学、政治、艺术和爱;真理是艺术自身的产物,艺术的真理既是内在的,又是独特的;当代艺术要通过有限的物质减法的手段创造无限的主体级数群(subjective series);艺术是面向所有人的非个人的真理的产物;当代艺术的功能应该是创造一种新的普遍性——艺术真理。

在我刚刚了解了巴迪欧的“非美学”的概念之后,我渐渐意识到,它绝不单单是一个概念,更包含了巴迪欧丰富的哲学思想、文艺思想。因此,如果不理解他“事件哲学”的基本思想,是根本无法彻底读懂他的《非美学手册》的。因此,这本书又是我走近巴迪欧哲学思想的一把钥匙。

三、走近“事件哲学”

《非美学手册》一书,尤其是作为全书总纲的第一章“艺术与哲学”,包含了诸多需要我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巴迪欧为什么把柏拉图以来的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概括为三种图式?巴迪欧提出的第四种关系图式——“非美学”图式与传统的三种图式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在分析这些图式中,真理和主体教化问题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一根红线?他又是如何界定和理解哲学的?他的哲学缘何被称为“事件哲学”?他的“事件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他的哲学思想与“非美学”文艺思想究竟存在哪些内在关系?……面对这些困扰我的问题,他的哲学代表作《存在与事件》[4]、《世界的逻辑》[5],以及最近出版的《真理的内在性》[6],陆续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此外,他的《哲学宣言》《第二哲学宣言》《当下的哲学》(与齐泽克合著)、《条件》等著作也需要进一步了解。

巴迪欧的哲学主张可以概括为:建立在数学集体论本体论基础上的关于“事件”的哲学,思考“新”如何在世界上发生的问题。他认为哲学存在于四个真理程序中,哲学本身并不产生真理,真理产生于科学、艺术、政治和爱四个程序中,因此真理是复数的,哲学为复数的真理提供概念和思考的空间,处理不同真理的共存性。

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一书的英译本序言中,译者这样评价巴迪欧的数学本体论命题:“数学即本体论这一命题,是一种任命,一种哲学理念;同时,它也是一个决断(decision),一个原则(principle),一个假说(hypothesis)。”[7]所谓“决断”是指巴迪欧为思想开启了新的领域,从新的数学本体论角度展开对“存在”问题的思考;所谓“原则”是指建构了一系列新的范畴、命题,如“事件/事件点”“类属真理程序”“情势”“情势状态”“减法”“介入”等,同时处理了一系列诸如一与多、同一与差异、显现与再现等经典本体论哲学命题;所谓“假说”是指他的哲学思想完全是独创性的。通过阅读《存在与事件》,使我了解到,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独创性就在于:他在数学集合论本体论基础上,展开了对存在与事件问题的逻辑思考。他思想的独创性还表现在他与当下主流哲学的“格格不入”,他对当代三大主流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解释学、分析哲学)持批判态度,他在《哲学宣言》中提出要“终结‘哲学的终结”,试图让哲学再向前一步,向柏拉图主义、新的理性、向真理迈进一步,并打起“回归柏拉图姿态”的旗号,用类属的方法让哲学展开对不同真理的处置,最终获得大写的永恒的真理。因此,他在《当下的哲学》中,认为哲学就是介入当下的思想运动,哲学家是一个政治斗士,是一个科学家,是一个诗人,是一个爱者。哲学应该介入当下事件的思考和评论,哲学不仅要思考世界,更要改变世界。“哲学是一场战斗。”[8]他在《条件》第一章中,从真理的角度来界定哲学:

在真理(truth)范畴之下,哲学是空(void)的召唤,这种空所处的位置与连续性的倒转和限制的边界相一致。为此,哲学构建了哲学的知识虚构和艺术虚构的叠合。它构造了把握真理(truths)的装置,这就是:宣称真理(truths)的存在,并让真理本身被这个“存在”(“there are”)所把握,以此来证实思想的统一。这种把握被一种没有对象的爱的强力所驱使,并拟定了一个有说服力的强有力的战略。整个过程由其条件所规定,这些条件就是处于事件状态的艺术、科学、爱和政治。[9]14

他的《世界的逻辑:存在与事件2》是《存在与事件》的续篇,《第二哲学宣言》是《哲学宣言》的续篇。通过阅读《世界的逻辑》和《第二哲学宣言》,让我看到了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现象学”转向——《存在与事件》是在抽象的数学本体论基础上展开对存在与真理问题的思考,可以看成是类性之多的真理理论;而他的《世界的逻辑》则聚焦于存在的表象,即真理在现世中尤其是身体中的呈现问题,这可以看作是真理的身体理论。巴迪欧最新出版了《真理的内在性:存在与事件3》进一步思考了真理视角下的存在与表象问题,是对真理的“主体化”问题的思考。《存在与事件》《世界的逻辑》与《真理的内在性》构成了巴迪欧的“哲学三部曲”,分别回答了“与存在相关的真理是什么?”“与表象相关的真理是什么?”以及“真理角度看存在和表象会如何?”三个问题。

巴迪欧的事件哲学是从数学集合论的本体论出发,将事件理解为存在本身,即我们存在的世界是各种事件构成的,存在不是各种既定的事实或现存事物,而是时时生成的事件。事件不仅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所有事件都是一种自我生成,因此,事件具有独特性、不可歸类、不可判定等特性。巴迪欧的事件哲学使哲学本身“事件化”,哲学成为思想生成的空间。“哲学被各种类型的真理/类性程序的前提所决定。这些类型包括科学(更准确地说是数元)、艺术(更准确地说是诗)、政治(更准确地说是内在性的政治或解放政治)和爱(更准确地说是两性立场的对立创造真理的程序)。”[9]23哲学为四个条件中产生的诸多异质性真理提供一个思考的概念空间,哲学是对这些真理“共存性”的描述,而这一描述的操作是一种策略,也是一套装置,其结果就产生了一个大写的真理。大写真理就设定了存在的“多”(存在诸多异质性真理)与思想的“一”(大写真理与思想的统一性)。各种真理就爆发在四个真理程序之中的各种事件之中;主体是在事件爆发之后,以宣布对事件的忠诚而形成了主体;而所谓真理是与主体对事件的忠诚有关,真理是思想与存在的结点,是行动本身,是存在的一种,是显现与生成。这样在事件发生之后,就形成了巴迪欧思想“存在一主体一真理”的三位一体结构。四个真理程序的思想共同实现了事件、真理、主体的自由循环,事件哲学由此展开。

从巴迪欧的哲学观念反观他的《非美学手册》一书,就可以认识到,他提出“非美学”的概念,目的将艺术从哲学中“解缝合”,实现艺术与哲学的“非美学”式关系构想,他对特定艺术门类、艺术作品做的“非美学”式的解读分析,实际上是在重申和强化自己的事件哲学思想。

通过巴迪欧的《非美学手册》及其相关著作的阅读,我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发表了《诗与哲学之争的“非美学”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和《阿兰·巴丢“内美学”思想初探》(《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并于2014年出版了专著《阿兰·巴丢“非美学”文艺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这些成果是自己对巴迪欧文艺思想的初步认识和探索,更深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展开。201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我开始在比较视野中,展开对巴迪欧文艺思想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四、比较视野中的“非美学”思想

随着对《非美学手册》研读的深入,对巴迪欧相关著作了解也逐渐增多,同时,为了完成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的国家课题,我运用比较的视域,展开了对其“非美学”思想的进一步研究。具体包括他的“事件哲学”与德勒兹、福柯等人的异同;“非美学”与其“事件哲学”的深刻内在关联;“非美学”与反美学、反哲学的关系;“非美学”视野中的艺术批评与传统艺术批评的比较;“非美学”思想的当代发展及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比较视域”下巴迪欧“非美学”思想专题研究中的“比较视域”有双重所指:一是指通过与巴迪欧思想密切相关的哲学家思想的比较,对某些具体问题展开研究。比如,巴迪欧的“事件”思想与德勒兹、福柯、德里达、利科、马里翁等人的事件概念有何异同?柏拉图、黑格尔、海德格尔、德勒兹等人与巴迪欧哲学有怎样的联系?被巴迪欧称为导师的萨特、阿尔都塞和拉康的哪些思想对巴迪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巴迪欧与德勒兹既是伙伴,又是冤家,巴迪欧写过《德勒兹:存在的喧嚣》的专著,德勒兹把二人的关系概括为“断裂性综合”,那么,二人究竟有怎样的“非关系的关系”?二是指巴迪欧思想的前后期比较。他的“非美学”以及“事件哲学”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语境中提出来的,到了2006年之后,这些思想有了很大发展与变化。其哲学“三部曲”《存在与事件》《世界的逻辑:存在与事件2》 《真理的内在性:存在与事件3》正反映了其思想发展深化的历程。因此,如果离开对巴迪欧前后期思想的比较,就无法表现其“非美学”思想的发展变化,也不会对他的“非美学”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比较视域”既是深入研究“非美学”思想研究的出发点,又是研究的方法论。在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视野中,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对比研究,以突出巴迪欧思想的丰富性、独异性和原创性,并进而认识到巴迪欧思想的某些局限性和不足。

通过对巴迪欧与柏拉图、德勒兹、海德格尔、黑格尔、拉康、朗西埃、维特根斯坦、尼采等思想家在某个专题方面的思想比较,深入挖掘巴迪欧“非美学”思想与其“事件哲学”思想的内在关联,对比“非美学”思想与“反美学”“反哲学”的关系,对比巴迪欧从“非美学”视角解读贝克特、马拉美、电影、戏剧、舞蹈与德勒兹、海德格尔等人的不同解读方式,突显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的特异性和局限性,最后探讨不断“前进”中的巴迪欧思想,他的哲学“介入”当下,并在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和发展,在弥补早期理论局限的基础上,寻找理论的突破与更大的创新。因此,通过比较视域中的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试图推进巴迪欧“非美学”思想、文艺思想及其“事件哲学”思想的研究,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目前,已经完成本课题的结项书稿《比较视野中的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全书25万字。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展开对巴迪欧思想的进一步探索,这是我正在进行的阅读和研究工作。

回顾12年来自己的研究之路,可以肯定地说,正是《非美学手册》带我走上了巴迪欧思想研究之学术道路,在此衷心感谢巴迪欧及其《非美学手册》,也感谢曾经帮助我的各位恩师、朋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阿兰·巴丢‘非美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BZW017)、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阿兰·巴丢‘非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项目编号:HB14WX015)和博士基金项目(S2011BO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l] 目前关于Alain Badiou的汉译名最主要的有三种:巴丢、巴迪欧和巴迪乌,还有少数人译为巴迪尤、巴蒂乌、巴狄乌、巴迪厄等。笔者之前曾使用“巴丢”这一译名。

[2] Alain Badiou. Petit Manuel d'Inesthetique. Paris: Seuil,1998. (英译本Handbook of Inaesthetics. trans. by Alb ertoToscan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vPress. 2005.)

[3]国内对巴迪欧最早的介绍、翻译文章参见2006年《生产》辑刊第三辑(汪民安主编,生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1日出版).

[4]Alain Badiou. L' etre et levenement. Paris:Seuil, 1988.(英译本:Being and Event. trans. by Oliver Feltham,New York: Continuum. 2005.)

[5]Alain Badiou. Logiques desmondes: L' etre et levenement 2. Paris:Seuil, 2006.(英譯本:Logics of Worlds:Being and Event, volume 2. trans. bv Alber-to Toscano, New York: Continuum, 2009.)

[6]Alain Badiou. L' Immanence desverites: L' etre et levenement 3. Ouver-tures: Fayard, 2018.

[7] Alain Badiou. Being and Event.trans. bv Oliver Feltham,New York: Con-tinuum, 2005,p.xxii.

[8]阿兰·巴迪欧、齐泽克,当下的哲学[M].蓝江,吴冠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20.

[9] Alain Badiou. Conditions. trans.Steven Corcoran, New York: Continuum,2008.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郎静)

猜你喜欢

图式美学哲学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印花派对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