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身份认同与城市群众文化发展
2020-08-06袁芳梅
袁芳梅
摘要:中国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2.44亿。“半城镇化”这个说法进入人们的视线。“半城镇化”指的是劳动力就业、收入、生活都在城市,但是权益、家属、户籍、积累在农村的情况。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当务之急。本文从社会学身份认同的角度,通过研究深圳群众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人的共情心理对城市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为发展以人为本的大众文化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身份认同;城市;群众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2;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184-02
一、引言
目前文献大多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看群众文化的发展,缺少从社会学身份认同角度来探讨人的共情心理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从身份认同角度出发,也是为了更好践行“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采用身份认同的观念进行城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面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特色化服务,营造更和谐的群众文化氛围,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概念综述
(一)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包括个人的社会属性和对自己的认知,他们感觉自己是什么样的,这些感觉又是怎么依赖他们的行为建立的。张淑华等提出身份认同具有五个特征:身份认同由主观认同和客观认同组成;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人们对自己所归属群体的共同性及与其他群体差别的认知;身份认同具有社会属性;交融性,同一个体在同一时期可以存在不同的身份认同。
近年来,中国“流动人口”“边缘人群”的生活状况及其权益状况倍受社会关注。有观点提出“半城镇化人口”不能真正享受城镇居民待遇,他们在城镇的生活质量亟待提高。一方面,他们是城市中的螺丝钉,千着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另一方面,他们背井离乡,要承受不能与亲人团聚的痛苦;更糟的是,他们往往居住条件不理想,收入水平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这些“半城镇化人口”难以完全融入城镇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归属感不强,易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城镇文化建设应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使居民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身份认同与群众文化发展
在一个社会中,社会记忆被不断地集体创造、修正和遗忘,当这些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重复时,个人或群体认同也相应地被强化。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创造社会记忆的绝佳选择,因为其显著的仪式感与形象化记忆,所以正面导向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维护。基于身份认同的社会属性,一方面,个体在社会中不断建构、完善自己与所归属群体共同性的认知,另一方面,个体身份的意义就是由社会赋予的,文化工作者可以让正向的身份认同通过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断重复强化,从而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观点认为,青年可以通过自觉自愿的公共文化志愿活动形成群体性的身份认同,公共文化服务志愿活动的机制化成为可能。在参与公共文化的过程中,首先,人们形成了“自我身份认同”,他们认可公共文化活动传达的价值观,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在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的主人翁地位,形成了“文化自信”。其次,他们形成了“集体身份认同”。这是他们对于开展这个公共文化活动的集体归属感的来源。他们认可这个团队正在做的事情,并通过这种认知将自己的团队与其他团队区分开来,形成了“文化自觉”。群众文化活动与身份认同互相促进的关系使得着力于身份认同内涵的群众文化建设,引导群众树立文化自信,发挥其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实践分析
在梳理了身份认同概念的内涵及其与群众文化建设的内联性后,本文以深圳个案分析的方式对身份认同与城镇文化发展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没有多少厚重的文化积淀,创新是这里的关键词。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深圳的外来人口占比达到80%,是全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如何让外来人口融入到深圳的群众文化建设中,是深圳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其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功经验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1986年5月,当时的深圳已经被戴上“文化沙漠”帽子,特区上下对文化建设表示出强烈的关注。到今天,深圳群众文化建设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市群众艺术馆是全国文化馆系统中工作得最为出色的单位之一。作为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深圳群众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给外来建设者一个家”,让外来人员认同这座年轻的城市。
以“大家乐”为例,深圳的大家乐是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怀揣梦想前往深圳的年轻人的精神家园,至今仍流传“大家乐”情怀。深圳的大家乐给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們能够展示出自己生活和创业的热情。“大家乐”在20年中成为深圳独创的广场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大家乐模式”之雏形,秉持的理念是观众就是演员。在这种“互动、参与、平等、交流”的氛围中,没有演员与观众的区别,“演员”之间也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台上台下融为一体,人们将白天工作的疲倦以及种种不顺心的事全部拋诸脑后,留下来的是“你乐、我乐、大家乐”。同时,赶赴“大家乐”的晚会和流动人口在家乡时赶集、看露天电影等传统集会具有相似之处,从这一点上更拉近了公共文化与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广场文化的门槛低、没有距离感让深圳的群众更容易参与到公共文化的建设中来,只要你上台唱歌,你就已经是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一员,群众很容易形成文化建设的自觉,让“大家乐”晚会的持续开展成为可能。
由于“大家乐”舞台一直保留着“自愿、自荐、自费、自演、自娱、同乐”的特色,这种广场文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喜爱,也为政府和深圳建设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每当“大家乐”举办大型活动,市领导都会亲临现场。尤其是新年到来的时候,市五套领导班子都会亲临“大家乐”,与市民包饺子,共度新春佳节。这项包饺子、迎新年的活动,就是“深圳是我家”活动的前身。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审美水平提高,原本“大家乐”存在的表演群体艺术素质不高,表演形式单一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深圳是我家”以原有“大家乐”舞台为基础,以文艺表演为主,并结合主题,推出了一些贴心的节目,如“一封家书”征文比赛,让“半城镇化人口”的思乡情绪找到抒发的出口,让他们感受到城市对他们的包容,也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在群众公共文化活动中的分量,认可城市为让他们过得更好、更有尊严所作出的努力,逐渐找到在城市中的归属感。今天的深圳也给外来的追梦人提供了许多创意空间、青年公寓,让年轻人能够在一个公共的、放松的空间里分享自己在深圳打拼的生活的点滴,能在疲惫的深夜里有一盏等待的明灯和热茶,用明亮轻快的色彩再次点燃生活的热情。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深圳的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国文化对外的窗口,深圳群众文化的定义在海纳百川的先进文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2003年,深圳提出“文化立市”战略,打造“两城一都一基地”,建设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动漫基地,“来了就是深圳人”,对各种先进文化、进步理念和生活方式充分尊重和接纳,以更高的格局迎八方来客,让每个深圳人自觉加入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来。
四、结语
深圳群众文化建设的经验根植于其关注每个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市民自觉身份认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更好发挥文化的活力。城镇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积极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借鉴身份认同的理念,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居民真正融入到建设城镇文化的过程中来。我们可以从民族根基性情感出发建设群众文化。比如大家最熟悉的龙舟文化,起源是爱国的故事,能够激发人们的根基性情感,随后是每年通过明确的仪式重复,不断巩固这种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使其成为人们内化的社会认同。群众文化的建设最好的出发点是人们的根基性情感。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历史的不断变迁又为““中国精神”增添了改革创新的时代元素,这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
身份认同是一个边界性的概念,表面上看起来于文化开拓共享的特性存在差异。但是身份认同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可以根据时代、地点的变迁添入新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身份认同的理念进行群众文化建设不仅不是有失妥当的,反而是促进文化多樣性发展,促使文化繁荣的重要手段。在促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今天,以身份认同理念引导我们的社会群众文化建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城市群众文化发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Akerlof G A,Kranton R E.Identity and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5(01).
[2]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03).
[3]冯洪根,单协和,田地,“大家乐”现象的深层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1991(02).
[4]单协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深圳公共文化建设[J].特区经济,2006(05).
[5]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吴家俊.青年文化群体与公共文化服务——兼论志愿者角色的身份认同问题[J].大众科技,2014(005).
[7]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001).
[8]朱孔来,李俊杰.“半城镇化”现象及解决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