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与启示:优秀县委书记成长规律探究
2020-08-06姚巧华
姚巧华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优秀县委书记都是鲜活的正能量、有形的价值观,往往会发挥激励、示范和引领作用。优秀县委书记在来源分布、学历履历、遴选标准、后期擢升等方面表现出共有的特质,其健康成长是个人努力、组织培养、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县委书记,应注重从激发卓越的理想信念、持续历练执政本领、实施科学的人才规划等方面入手。同时,组织部门还应持续加强培养,以防止优秀县委书记中道落马,由“优”变“锈”。
关键词:优秀县委书记;成长规律;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0)06-0012-06
多年来,中央基于“郡县治,天下安”的重大考虑,非常重视县一级党政机构设置,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县委书记,他们都是鲜活的正能量、有形的价值观,往往会发挥激励、示范和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县委书记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出色业绩,得到了群众认可,是我们领导干部中的标杆。他强调,表彰优秀县委书记,“既是对大家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為了形成学赶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让更多党员领导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更好为人民服务,更好干事创业”①。本文从探究优秀县委书记的成长轨迹入手,分析优秀县委书记角色成功之道,总结归纳优秀县委书记成长规律给予我们的启示,以期为更多县委书记的成长、成功开启智慧之门,也为组织部门打造高素质的县委书记队伍提供理论参考。
一、优秀县委书记的成长轨迹
考虑到同时代性、当下性、可效仿性以及研究的数量难度,本文在通览优秀县委书记全貌的基础上,重点以2015年“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以下简称“百优县委书记”,共102名)为样本,通过详实的数据来探究优秀县委书记的成长轨迹。
1.来源分布折射规律
从“百优县委书记”的性别上看,在102名入选的县委书记当中,男性有95人,占93.14%;女性为7人,占6.86%。性别是人最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它反映了人们对男女两性持有不同的角色期待。性别不仅折射出了女性领导干部在我国干部序列中占比整体偏低的状况和女性官员晋升中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效应,同时也提醒女性县委书记要以更加敬业的态度履职尽责,唯有如此,方可在激烈的干部竞争中取得主动。
从“百优县委书记”民族分布看,汉族为86人,占84.31%;少数民族为16人,占15.69%。与同时期汉族人口占91.51%、少数民族人口占8.49%相比,少数民族优秀县委书记占比是相当高的。个中原因在于我国共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占省级行政单位的比例为14.7%,民族省份推荐的优秀县委书记有固定比例为少数民族干部的要求, 再加上非民族省份推荐的少数民族干部,使得少数民族县委书记的占比达到15.69%。
从年龄上看,在102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中,年龄最大者1956年出生,时年59岁;年龄最小者1975年出生,时年40岁。1961年至1966年出生,年龄介于49岁至55岁的县委书记有72人,占比高达70.6%,他们是优秀县委书记的主体。在我国干部的晋升中,年龄是一个重要的权变因素,直接影响着官员的职业生涯。一般而言,排除中道落马的情况,年龄越小,升迁的机会越大。
2.学历履历展现实力
学历是影响干部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一定的学历是干部入职或者晋升的“敲门砖”。分析“百优县委书记”的初始学历和最终学历发现,在初始学历中,中专学历的县委书记占36.4%,本科学历最多,占56.8%,研究生学历仅占6.8%。而在最终学历中,本科学历达到17.9%,研究生占74.6%,博士研究生达到7.5%。从履历上看,“百优县委书记”大都经历了多岗位锻炼并呈现稳步上升的成长轨迹。
一是经历较长时期的基层锻造。根据“百优县委书记”的公开资料,他们从参加工作到走上县委书记岗位,大多都经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其中,用时11—15年的有1位,比例为1%;用时16—20年的有12位,比例达11.8%;用时21—25年的有31位,比例为30.4%;用时26—30年的人数最多,有40位,比例为39.2%;用时31年以上的有18位,比例为17.6%;用时最长的达39年,平均用时为26年。由此可见,干部走上县委书记岗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干部通过摸爬滚打,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县委书记。
二是经过不同层级的反复打磨。在“百优县委书记”中,53人有乡镇工作经历,比例为51.9%;101人有县级单位工作经历,比例几乎达到百分之百;74人有市级及以上层级单位工作经历,比例为72.5%。其中,通过上下迂回而获任县委书记的有73名,比例为71.6%;蜿蜒上升而获任县委书记的有22名,比例为21.6%;长期单一而获任县委书记的有6名,比例为5.9%;空降下派即从省、市机关获任县委书记的有1名,比例为1.0%。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干部是经过不同层级锻炼,积累了丰富的认知、阅历后才最终走上县委书记岗位的。
三是有着不同行业的任职阅历。根据“百优县委书记”的公开资料,14人有国有企业工作经历,占比13.7%;25人有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占比24.5%。事实表明,只有经过多岗历练过的干部,才有可能胜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一把手”职位,才能入围县委书记的人选。
四是经受重要部门的历练。“百优县委书记”几乎都有在办公室、组织处、团委等重要部门的工作经历。在“百优县委书记”中,62人有办公室的工作经历,比例为60.8%;32人有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经历,比例为31.4%;35人有共青团的工作经历,比例为34.3%。
五是经过吃劲岗位的磨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还要让他们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所谓吃劲岗位,是指具有“一把手”性质的岗位,既包括上级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的“一把手”位置,也包括地方基层的“一把手”位置,如鄉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县长等。在102名“百优县委书记”中,39人当过乡党委书记或乡镇长,比例为38.2%;79人经由县长成为县委书记,比例为77.5%。
3.百里挑一精准遴选
优秀县委书记都是在精挑细选、严格把关的基础上遴选出来的。为了把“像”画准、把人选好,各省区市党委注重多渠道、多层次听取意见。有的把基层“两代表一委员”列入谈话范围,有的走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普通党员群众,有的和家属进行交谈。对于某一位推荐人选,考察组往往要当面听取五六十人的意见。与此同时,两轮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公示成为必经程序。在省区市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的基础上,中央组织部对初步人选又进行了复核,对与评选标准和条件有出入的候选对象,多次与有关省区市党委组织部沟通协调核实。事实证明,这些经过严格把关而选出来的干部的确是素质过硬的好干部。
一是“五好”标准得以贯彻。最后胜出的县委书记在实际工作中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是“四有”导向得以体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委书记提出的期待和要求。在过去的履职中,他们有的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争当推动科学发展的“领头雁”;有的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敢闯敢干,争做破解难题的“排头兵”;有的面对复杂形势,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勇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指挥员”;有的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临危不惧,冲锋在前,自觉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三是“忠诚、干净、担当”的时代风采得以展现。那些备选的干部平时把忠诚干净融入灵魂,把责任担当扛在肩头,把群众冷暖放在心窝,把修身律己镌刻脑海。
4.后期擢升相当乐观
数据表明,“百优县委书记”的晋升情况是相当乐观的。以2015年7月1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公示的时间作为基准,当年就有42位获得晋升,达到总数的41.2%。北京、天津、吉林、福建、广东等省市的优秀县委书记当年均得到提拔,湖南、黑龙江、安徽等14个省份的优秀县委书记部分得到提拔,山西、内蒙古等10个省市区的优秀县委书记当年没有获得提拔。四年之后,这批“百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获得晋升的比例更大。截至2019年6月,96%以上的干部获得提拔。其中,主政地市及以上党政“一把手”的有10人,有8人升至部级干部。总的来看,“百优县委书记”中,除了个别因为自身违法乱纪而受到处分,绝大多数都得到快速提升。“权威表彰需要以非常态的官员晋升态势,树立相应的标杆激励。快速重用优秀县委书记,不仅是组织部门对其过往履历及政治立场的认可,对其以往工作成绩及工作能力的嘉奖,同时也是地方对中央权威表彰释放信号的即时反馈。”②“百优县委书记”的快速提拔,以给受表彰者带来实质获益的真实表达,营造了竞争氛围,促使基层官员正确认识自身情况,激发更高的政治追求,进而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职尽职,实现党和国家赋予的角色期待。
二、优秀县委书记的成长规律
根据干部成长理论,领导干部要获得全面健康的成长,自我锤炼、自我提高是前提,组织教育培养是关键,科学合理的干部选任机制是保障。以素质立身、以品德做人、以实干创业、以政绩进步,领导干部方能真正迈上成长的阳光大道。102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能在2800多名县委书记中脱颖而出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个人努力、组织培养、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充分持久的个人努力是内在驱动力
个人努力、内力觉醒是县委书记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是优秀领导干部成长的主导性因素。角色主体是角色的直接扮演者,个人努力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条件。领导干部唯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从普通走向优秀。一是都非常注重长期地“学”。在成长为优秀县委书记的过程中,他们特别注重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在百忙的工作之余,他们抽出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或参与进修,用理论武装自己。事实表明,唯有不断“充电”,才能更好地“放电”,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意识、行为选择、思路决策、方法手段等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潮流。二是都非常注重持久地“干”。干部成就事业,事业造就干部,好干部都是在干事创业中成长,在成长中干事创业。百优县委书记在履职过程中,都经历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余年的基层锻炼和不同岗位的历练,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如果没有骄人的业绩,想在激烈的干部升任竞争中脱颖而出,几乎是不可能的。三是都非常注重恒久地“修”。注重自身修养,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实践表明,当干部外动力(组织培养等)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干部成长与个人努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个人努力越充分持久,成长为县委书记的速度越快。
2.强力有意的组织培养是外在驱动力
组织有意识地培养是干部走上主要领导岗位最重要、最关键的外在驱动力。个体素质是领导干部成长的基础,但必须通过党组织的教育培养才能发挥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③干部成长的节奏、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组织的培养和使用程度,有了党组织的培养,个人进步就比较快;反之,离开了组织的培养,个人只能停留在“自然成长”阶段,甚至踏步不前。优秀县委书记的发展进步也说明这一点,他们比较早地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注。从“百优县委书记”的入党年龄看,25岁之前入党的为81位,占比为79.4%;26—30岁入党的有18位,占比为17.6%;31岁入党的有3人,占比为2.9%。入党时年龄最小的是18岁,平均入党年龄为24岁。从获任县委书记的年龄看,36—40岁的有11位,占比为10.8%;41—45岁的有26位,占比为25.5%;46—50岁的有58位,占比为56.9%。年龄最小的为36岁,平均年龄为46岁。可见,组织部门的悉心培养对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组织部门选苗子、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给位子,干部的“周转率”就会加快,“成才率”就会大大提高。
3.实施科学的人才规划
设立什么样的标准,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能把好的“苗子”挖掘出来、培养起来、运用起来,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细心的学者曾经对“百优县委书记”的地区来源进行过统计,结果发现,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的优秀县委书记占比最高,达到56.8%。这说明,发达地区经济活力强,资源要素流动性好,干事创业的舞台更加广阔,干部更容易做出骄人的成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资源相对贫乏、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就没有机会。恰恰相反,逆境更能磨炼人才。有过县委书记履历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当过知青,是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河南兰考县原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当地群众有效治理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后人留下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福建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在一片飞沙荒滩上,带领全县军民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丰碑。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同获殊荣的县委书记杨善洲、王伯祥等,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闯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可见,逆境更能磨炼人才。事实表明,中央一直倡导的要注重从一线、从基层、从艰苦的地区锻炼和选拔干部的主张是值得肯定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当然在县委书记培养的过程中,组织部门应当加大交流力度,让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落后地区的县委书记交叉任职,促使县委书记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4.组织培养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曾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是需要终生努力。1995年和2015年评选的百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后来就有“落马”的案例。这说明,优秀县委书记不是“金刚不坏之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他们不注重加强修养,如果组织不继续强化培养,那么今天的“优”就可能蜕化为明天的“锈”。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呼吁:“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平台的同时,要提出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⑧如同树木生长需要不断地修枝剪叶、驱虫防病一样,优秀干部要继续成长并成为栋梁之材,组织部门的后续监督同样须臾不可或缺,组织的培养永远在路上。
注释
①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66页。②文宏:《权威表彰、标杆激励与地方官员晋升——基于2015年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评选的实证数据》,《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第4期。③盛若蔚、鞠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④吴德刚:《正确认识和遵循年轻干部的成长》,《学习时报》2014年7月14日。⑤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5日。⑥黄晓路、刘中兰:《传记和伦理视角分析的百名优秀县委书记成长规律探究》,《领导科学论坛》2018年第7期。⑦夏泉、王菁:《优秀县委书记教育背景比较研究》,《中国领导科学》2019年第3期。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页。
责任编辑:浩 淼 文 武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outstanding county party secretaries who have emerged in the process of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are all fresh positive energy and tangible values, and often play an incentive, exemplary and leading role. The excellent county party secretaries hav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source distributi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election criteria, later promotion and so on. Their healthy growth is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personal efforts, organizational training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bring up high-quality county party secretaries, we should focus on stimulating outstanding ideals and beliefs, continuously practicing governing skills, and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talent plan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organizational department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xcellent county party secretaries from "excellent" to "rust ".
Key words: excellent county party secretary; growth law; enlighte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