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代民族声乐中传统民歌的重要意义
2020-08-06刘超
刘超
摘要:目前,民族声乐广受大众喜爱和关注,它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体现,而传统民歌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组成部分,它通俗易懂、题材丰富,和大众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聯性。本文以此为基,展开对传统民歌的研究,从内涵着手,主要探讨其在民族声乐中的价值性,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传统民歌;意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097-01
一、传统民歌和当代民族声乐的内涵
传统民歌通常是劳动人民共同创作而成的,它是劳动大众对自身情感、意志和祈愿的表达,也最大化最直观反应出大众的生活情感状况,更是一种艺术文化载体。传统民歌的特征是曲调较为短小,结构精炼,容易上口,歌词通俗易懂又极具诗意化,且富含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当代民族声乐的突出代表是我国各大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它有别于民歌、说唱、戏曲等演唱形式,承继和发扬了诸多传统演唱艺术特色,且吸取融合了多种歌唱理论和优势,是融合了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科学性等的一项歌唱艺术。本文所要探讨的传统民歌简单讲是唱法上借鉴西洋声乐理论,演唱方式上也逐渐多元化发展的传统民歌类型。
二、当代民族声乐中传统民歌的意义分析
第一,当代民族声乐是以传统民歌为基础而获得不断发展的。传统民歌是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源动力,当代民族声乐起源发展中随处可见传统民歌的影子。传统民歌是经典艺术文化的代表,不单是当代民族声乐的音乐基础,且为其发展提供了动力。比如许多当代声乐演唱曲目都是根据传统民歌曲调进行编纂的。改编民歌、创作民歌其实都是对各个地域传统民歌的改编创作,艺术歌曲则是对传统民歌的变体创作,无论曲调还是歌词中都会彰显出传统文化。民族歌剧中很多经典唱段都是取自于传统民歌。古典本身当中包含有传统民歌。所以说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是以传统民歌为基础的。
第二,传统民歌为当代民族声乐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传统民歌中民族性、经典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等都对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起着较强的指导作用。我国传统民歌历史悠久,寓意丰富,如我国记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是孔子的《诗经》,又如屈原的《九歌》也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尽管已经历经千年,但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仍能感受到时代气息,通过对这些诗歌的演奏,我们依旧会产生一种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感觉。
第三,当代民族声乐为传统民歌内容发展提供丰富素材,使之变得更为科学化、更富时代性。当代民族声乐发展既承继了传统民歌民族特色,又为传统民歌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和科学形式。当代民族声乐教学中,传统民歌演唱语言都是用普通话进行演唱,语言具有一致性。表演方式上,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传统民歌可以通过独唱、对唱、合唱等方式进行,加上伴舞或者舞美,表演多样化特征更为明显,更加突出了时代特色。
第四,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传统民歌,是其民族性的具体表现。传统民歌中民族特性非常显著,倘若当代民族声乐不以承继传统民歌为基础,则其民族性特征会大大削弱。当代民族声乐民族性的表现,主要是承继了传统民歌中民族语言、文化内涵、曲调等。各个民族差异化的语言习惯形成了特色化的音乐语言,各民族文化内涵对传统民歌民族曲调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性。当代民族声乐恰是承继传统民歌的民族性,所以深受大众喜爱与欢迎。
三、当代民族声乐中传统民歌的运用举措
1.创建民歌数据库。相关部门要组织建立民歌数据库,来为当代民族声乐教学提供广泛、直观、科学的教学材料,促进民族声乐教学发展。传统民歌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仅仅靠教师采风是无法做到完全化了解的,因此必须通过数据库方式来对民歌进行搜罗和分类。
2.对传统民歌要展开合理化学习。传统民歌学习要配搭特定适宜的音乐教学模式。不能仅仅靠民族声乐理论来完成教学。当代民族声乐老师要与传统民歌教授老师进行协作教学,根据年级差异、不同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展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3.要注意理论结合实践。当代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更好的承继和发扬效果,必须理论结合实践。自老师角度看,可以对传统民歌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教授,进而对传统民歌文化音乐特征进行讲解,然后邀请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家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活动,增强活动中交流频率和密度,在总结中提升自我水平。
当代民族声乐要实现长远化发展,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民歌精髓,不然民族声乐会丧失最根本的动力源,难以为继。民族声乐如果不吸取接纳传统民歌的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那就相当于丢掉自身最大的价值优势,而反过来,传统民歌的时代化发展也需要民族声乐的助力,因此两者是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在现实教学中要注意密切结合,发挥合力,使两者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浅谈中国民歌一民族声乐教学的基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05).
[2]张曼.当代民族声乐对于传统音乐因素的传承[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8(04).
[3]李俊胜.新媒体时代民族声乐艺术特征探讨[J].中国报业,2018(33).
[4]萧喻.传统民歌在现代民族声乐中的应用价值[J].音乐时空,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