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礼堂:凝心聚力的同心圆
2020-08-06余玮
余玮
北纬39度55分31秒,东经116度22分13秒。
在中国版图上,这个地理坐标点是沧海一粟,但在共和国的人民政协史上却是一个彪炳史册的红色地标。这里是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白塔寺大街南侧的太平桥大街23号,全国政协礼堂坐落于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全国政协礼堂隶属于全国政协办公厅,是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场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会的办公场所,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各民主党派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建筑风格外形庄严、典雅、大方,内部厅堂华丽,是新中国较早的重要建筑之一。礼堂正门额高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金光闪烁,十分引人瞩目。
历史,在这里沉淀,在这里沉思。全国政协礼堂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了人民参政议政的象征。这里的许多活动或座谈的所议国是,居庙堂之高,切民生之肤,牵扯全局,关联千万。这里成为协商民主的通道,成了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窗口,成了探索一条“中国式商量”之路的见证。她宛如一位历史的见证人,记录着人民政协砥砺前行中的风风雨雨。
从顺承郡王府到新中国参政议政的窗口
“时间开始了!”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历史性伟大胜利之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全国政协办公厅原行政处处长苏林云曾这么回忆:“1949年底,全国政协机关成立,我们从中南海搬到王府井大街南口路东的三层小楼国际饭店办公,这是政协机关成立后的第一个办公地点。在国际饭店办公不到两个月,由于人员增多,搬到南河沿南口路西的怡园饭店。不到3个月,又搬到中南海东花厅办公。1950年9月中旬,全国政协机关与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互换办公地点,又由中南海搬到现在的办公地点,当时叫赵登禹路32号,后改为太平桥大街23号。”
太平桥大街23号原是清代顺承郡王府,建于清顺治初年。民国时期,直奉战爭爆发,“东北王”张作霖开进北京。顺承郡王的后代将府第卖给入据北京的张作霖,成为大帅府,张学良曾在此居住数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使用这所宅院办公。政协机关搬来不久,就与张学良的好友于学忠洽谈购买这所宅院的事,于学忠代表张家办理了卖房手续。
1954年春,政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找到全国政协常务副秘书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徐冰,对他说:总理指示要为全国政协盖一个大礼堂,能容纳1200人开会(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造价300万元)。经政协秘书长办公会决定,政协成立了建设政协礼堂小组,由政协秘书处副处长连以农任组长,苏林云任小组秘书,做具体的联系和安排工作。
苏林云回忆说:“由于建设政协礼堂是中央直接抓的项目,参加建设的各个单位都非常重视,派出最著名的工程师设计,最优秀的施工队伍施工,政协礼堂的工程质量堪称一流。”全国政协办公厅原文书处处长王运深记得,开工后,全国政协机关100多人不论男女,轮流参加义务劳动,有的搬砖,有的抬土,年轻力壮的用小车推水泥。整个工地热气腾腾,一片繁忙景象。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阚珂讲,按照当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关于每届全国政协任期3年的规定,第一届全国政协将于1952年任期届满,这时一个问题摆到了面前,需要作出决策:是再搞一届全国政协,还是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初考虑是再搞一届全国政协,之后再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终,中央决定在1953年从乡到全国逐级全部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根据这一决定,制定了选举法、完成了普选、起草了宪法。1954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下至上系统地建立起来。”
一时间,国内对“全国人大有了之后全国政协还要不要继续存在”的议论比较热烈。这时,毛泽东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周恩来指出:“人大既开,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政权机关作用已经失去,但政协本身的统一战线的作用仍然存在。”周恩来还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代行权力机关只是第一届全体会议,几天会散了,权力已授给中央人民政府,所以代行政权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经常起作用的是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这是统一战线组织。今后这个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不起作用”。这样,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后,在当年的12月,全国政协召开了二届一次会议,全国政协继续存在下去。
今天,少有人知道太平桥大街23号曾是顺承郡王府旧址。解放后,换了人间,变了天,这里终于变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办公所在地。
设计者采用传统革新手法,建筑物造型以南北为轴,左右对称布局,平屋顶,没有使用琉璃瓦;内部装修运用了斗拱、雀替、廊柱等多种传统装修手法,天花为藻井与现代彩画贴金。整个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风格。1995年,全国政协礼堂被评选为由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发起、通过群众投票产生的首都50座群众喜爱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之一。
党代会进京的第一站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全国政协礼堂设立中共八大会址标识。6月21日,全国政协机关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共八大会址标识揭牌仪式。
1956年9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胜利召开,历时13天,9月27日胜利闭幕。由于当时人民大会堂尚未建造,作为新中国较早的重要建筑之一,于1956年竣工的全国政协礼堂成为中共八大的会场。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35岁,共和国7岁,正值青壮年的党和少年中国,来到道路抉择的十字路口,中国最早的一批布尔什维克者聚集于此深思布局:在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起点上,以什么样的主义和思想去建设党、建设国家、发展生产力?此时,距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已经过去11年了,我党正处于探索由打仗型政党向建设型政党的转型期。
“1956年春,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到政协礼堂第一会议室,把连以农和我找来。小平同志对我们说:‘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要在政协礼堂召开,约有1500人参加,上主席台的有270人,这次大会米高扬要来,得给他准备个休息的地方,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我们听了以后十分兴奋,当即回答:‘没有困难,保证完成任务。”苏林云回忆说,这时他才得知中共八大要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据当年报道,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026人,代表着全国1073万名党员。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应邀列席大会的,有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还有59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等代表团。
全国政协办公厅退休干部董辅仁曾参加过八大的服务工作,他说这是他一生印象最深、最难忘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中,我被分配在主席台和第一会议室(现在的金厅)做服务工作。同时还要负责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会议期间生活方面的一些事宜。我们十几个工作人员全程为大会和中央首长服务。”
八大期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不在礼堂就餐,由警卫人员送饭或回家吃饭。有一次,毛泽东对刘少奇说:“少奇同志,你别回家吃饭了,就吃我带的东西吧!今天带的饭多,够咱们两人吃。”全国政协礼堂服务人员看到警卫员给中央领导送来的饭是面条和咸菜,深受感动。董辅仁记得会议期间,毛主席有两次中午没有回家,就在礼堂第一会议室的里屋小憩一会儿,下午又接着开会。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出自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毛泽东在开幕词中以充满激情的话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雄心壮志,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这篇开幕词不足2500字,竟博得了34次热烈掌声。
“八大开了十几天,在会议期间,毛主席接见了两次外国元首。接见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接见前,我们都给主席上些水果,放好之后,立刻退出,这是纪律。在我的记忆中,每次接见完,主席都是亲自把外宾送到第一会议室门外。”董辅仁说,八大期间能为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服务,朝夕相处13天,十分激动、开心、光荣和自豪。
八大创造了诸多历史性突破:修改颁布了全国执政后第一部党章;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首次提出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首次确定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当观看毛泽东在八大开幕式讲话视频时,一代伟人自信自省的警世恒言,穿越漫长历史时空,至今振聋发聩:“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中国改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化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经验是很不够的……”
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正式竣工,并交付使用。中共九大起,就一直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党代会的会址从上海、广州、武汉,到莫斯科、延安,最后到北京,这种时空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从小到大、从秘密到公开、从幼稚到成熟、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历程。
于1954年经周恩来指示开始筹建、于1956年竣工的全国政协礼堂,尽显庄严宏伟、朴素典雅的民族风格和现代化建筑的非凡气派。这么多年来,这里举行过许许多多党和国家的重要活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常到政协礼堂主持或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许多亲历者记得,仅八大召开的次年:1957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开幕,毛泽东亲临现场;同年12月,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政协礼堂开幕,毛泽东接见与会代表……
1980年1月1日,全國政协在政协礼堂举行元旦茶话会,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此后,在政协礼堂举办新年茶话会成为惯例,延续至今。
1956年落成以来,太平桥大街23号成了无数政要或社会名流的打卡地。
双周会重启见证协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作为政协民主协商的重要形式之一已成为全国政协的品牌。座谈会每两周举行一次,党内外“内行人”就一主题讨论交锋,并将记录递交决策者。
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议题一般年初就已确定,列入全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它的与会人员充分体现广泛性,全国政协领导同志、相关部委负责人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坐而谈;它的气氛充分体现协商精神,热烈而有序,与会者人人畅所欲言,时有争论与交锋;椭圆形的桌子不设主席台,各个与会者都能感受到平等。每次都由全国政协主席主持。
实际上,双周协商座谈会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最早可以溯源到第一届全国政协的双周座谈会。1950年4月,双周座谈会发起时,为时事政治座谈会,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起,参会人士包括:参加政协全国委员会的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所推派的代表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按照规定,座谈会每两周举行一次。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双周座谈会受到了影响。这时,双周座谈会改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人民团体不再派代表参加。1959年底至1960年,民主党派开始采用一种民主的、和风细雨的方式,引导大家自由交谈、讨论,使与会者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同时,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即所谓“神仙会”。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双周座谈会中断。至此,双周座谈会共举行了114次。
200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具体形式,加快了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步伐。2013年9月18日,十二届全国政协第六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为重启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做好铺垫。
2013年10月22日下午,经过反复酝酿和精心筹备,全国政协第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金厅举行,主要议题是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就如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议政建言,由时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俞正声说,双周座谈会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要总结好、利用好其中的宝贵经验。“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发挥好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十二届全国政协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建立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通过定期邀请各界别委员主要是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使双周协商座谈会成为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协商平台。”
这次座谈会的举行意味着,始于1950年、终于“文革”的原双周座谈会重新启幕。很快,人们发现这场全新亮相的座谈会与政协以往的会不太一样:首先是高规格,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亲自主持,与会的委员和学者都是议题领域内的权威;会议的开法却很接地气,与会者都能获得发言机会,畅所欲言;有关部委负责人也积极与委员互动,现场回应关切。高规格、真问题、说实话、重实效……从一开始,双周协商座谈会就具备了民主务实的基因。在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平台上,真正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全国政协礼堂金厅见证了双周协商座谈会的生动实践,见证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见证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所展现的强大生命力,双周协商座谈会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更多正能量。
人民政協源自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成立于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成立以来,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好地激发制度优势,让人民政协这一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道路为什么走得对?若要去求证,答案就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都市村庄,自毗邻长安街、金融街的全国政协礼堂也可以找到答案。从全国政协礼堂进进出出的人群里,分明可以品味到自信从容的“中国脚步”迸发出的铿锵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