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是我的哨位
——李海阔和他的“防疫突击队”

2020-08-06王书阳

南风 2020年8期
关键词:突击队员疫区突击队

文/王书阳

繁星点点,夜幕如墨。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塘尾社区一家简陋的小旅馆内人声鼎沸,灯火辉煌。这里是“塘尾防疫突击队”的临时营地。临时办公室墙上,“时艰在前,必须担当”的横幅灯光下熠熠生辉。挂钟时针指向零时。

“一队协助指导广告公司安装易拉宝和宣传海报;二队到8区、10 区、11 区、13 区、14 区、24 区、25 区悬挂宣传横幅;巡查中发现售卖电动车,店铺开门做生意的,明天继续跟进,督促经营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停止营业;返深人员登记工作一定要做扎实,做细密、细致、细微,不能有半点马虎……”塘尾社区第一副书记、“塘尾防疫突击队”队长李海阔听完突击队员们的工作汇报,部署明天的防疫任务。他发如染霜,目光坚定,声音铿锵有力。

从春节前至今,多少昼夜过去了,李海阔和队员们没休息过一天,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李海阔说,“身为党员,又是退伍军人,工作中自觉增强党员意识,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时刻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李海阔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伏枥深耕 敢将霜华染青春

1991年参军入伍,1995年到福永街道工作。2016 年10 月,街道选派驻塘尾社区党委书记和副书记,李海阔第一个报名自荐塘尾社区党委副书记。当时塘尾社区情况十分复杂,领导班子空缺、股份公司停摆,股东派别对立,群众多次到市、区上访,塘尾就是一个“火药桶”。同事和朋友劝他三思而行,李海阔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为党奉献,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决问题,我清楚这些问题的复杂性,知道困难重重,但党和政府的工作总需要有人去做,现在就是我发挥作用的时候”。

面对重重困难,他知难而进,沉着应对毫不退缩,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他和党委班子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果断有效措施,逐一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三个多月的超强运转,李海阔发如染霜,他却笑着说:“用我一头白发,换来塘尾安定和谐,值!”

勇挑重担 急难险重显身手

面对疫情,1 月28 日,经塘尾党委研究,决定发动社区党员干部,组建“塘尾社区防疫突击队”,主要担负应急处置工作,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突发应急事件,化解防控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隐患。消息一出,社区领导纷纷带头报名。“我是党员,又是老兵,这里就是我的哨位。”李海阔主动请缨担任队长,党委员邓仲辉、邓嘉升主动报名担任副队长。

塘尾是福海的人口大社区,也是全市十个疫情重点地区人员较多的社区之一,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从社区网格长、区纪委副书记郭伟手中接过防疫突击队旗帜那刻起,李海阔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他告诉自己:既然接下了这副担子,就一定要竭尽全力把它“挑”好。

自防疫突击队成立之日起,李海阔和队员们就带好换洗衣服,住进了小旅馆的临时营地,随时待命方便工作,无特殊情况不回家。李海阔以身作则24 小时待命。队员们都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海阔队长是天天过家门而不入。”

塘尾社区的大街小巷,从此多了一支穿红马甲、戴红袖章和口罩的特殊队伍,他们奔走在社区防控一线,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突击队员的身影,他们凭着口罩、护目镜简单的防护装备,顶着被感染等风险,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全力协助防疫部门转移密切接触者到集中观察点、协助疫点深度消毒、协助核酸检测采样,上门核查重点人员,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身先士卒 防控疫情守哨位

一本厚厚的防控队员日记,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防疫队工作中每天发生的故事,或惊心动魄、或平凡动人……

2020年1月30日

接到群众电话,已是凌晨1时。李海阔正和队员们商议白天的工作。电话中称:一名疫区男子及其妻子到夏威夷酒店要求住宿,酒店方以来自疫区为由拒绝入住。男子自称近期没到过疫区,故报警求助。

“马上出发!”李海阔大手一挥,阔步冲出房间,带领突击队员火速赶往现场。经了解得知,该夫妇近期没去过疫区,且体温正常。李海阔与酒店负责人沟通后,同意该夫妇入住。

上午9 时,李海阔带突击队到广场、公园巡查,劝导居民做好防护措施,并悬挂宣传横幅。11 时,突击队到市场、居民小区巡查,劝导居民外出戴口罩,减少聚集。

2020年1月31日

“李队长,我们宿舍区有一名××公司员工咳嗽发热,原因不明。”李海阔放下刚刚端起的泡面,马上联系医务人员,带着突击队马不停蹄赶赴现场。

李海阔疾步冲上楼,一个箭步跨到房间。那名员工正坐在床边,不时地咳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李海阔近前仔细查看他的行程记录,该员工近期行踪没到过疫区。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了解其身体状况,初步判定为普通感冒。临走时,李海阔对该员工说,“你安心在宿舍养病,做好医学观察,已通知厂方为你提供生活保障,有问题立即知会突击队。”听着亲切的话语,该员工的眼睛湿润了。

李海阔一直放心不下入住夏威夷酒店的那对夫妇,11 时,他和队员再一次到酒店回访,男子正准备退房离开,检测体温正常,身体无异常状况,在这对夫妇的感激声中,李海阔和队员这才放心离去。

2020年2月1日

“报告李队长,已发现摩托车下落,在塘尾社区13 区!”接到电话,是凌晨2 时30 分。李海阔心里咯噔一下,从床上一跃而起,三下两下套上衣服,带领突击队员火速出发。李海阔深知,如果这个人是新冠肺炎患者,不及时找出来,就是埋在社区的一颗“雷”,后果将不堪设想。

天上繁星点点,街道鸦雀无声。一路上,李海阔一句话也不说,他在快速地思考问题:塘尾13 区是社区最大的居民小区,有289 栋楼近2 万人,单凭电动车这一线索,怎样才能在茫茫大海中捞到这根“针”?李海阔在思索。军人的机智与果断,多年的工作历练,他稍加思索,行动方案已在他脑子里形成。

“突击队员兵分两路:一组队员到现场周边走访,寻找更多的线索;一组队员找资料员,逐栋逐户地核查电动车停放处,重点放到周边居民楼,筛选符合条件的疑似人员。”李海阔当机立断,快速分工下去。一场没有硝烟的侦察战斗开始了。

事情的发生,还得从1 月31 日下午说起。

沙井京基百纳商场,保安员对出入商场人员测量体温。“38.7℃!”在为一男子测量体温的保安吓了一跳,商场安全员立即准备将发热男子送医院检查,趁其不备,该男子拽起同行女子撒腿就跑,待保安追出去,两人已骑电单车不知去向。

一个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李海阔和突击队员们饭来不及吃,水顾不上喝,他们不记得跑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个人,查询了多少次资料,排查了多少家住户,经过12 个小时的连续工作,终于找到沙井街道通报的两个人。经核查,两人均为广西籍,近期没外出,现场测量体温正常。险情排除了,压在李海阔和突击队员们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2020年2月3日

2 月2 日,深航幸福花园疑似病例确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变得更加严峻。突击队进入战斗状态,两支战斗小组全部上岗。

“报告李队长,幸福花园门口的南北药行,有一名女员工发烧,体温38.1 度。”接到电话是凌晨1 时30 分,李海阔带领突击队火速前往处置,协助联系医院,将该名女员工送院检查,一直忙到凌晨2 时多。后进一步检查是伤风感冒,医生已开了感冒药,并交代回家吃药,休息几天。

居民向突出队员反映,幸福花园4 栋有一名老人一周前从疫区回来。李海阔立刻通知物业公司核查情况,确认老人已居家隔离,并送去体温计,要求其自行量体温并每天向物业公司报告结果。

“有三名重疫区人员凌晨回到塘尾十二区南十巷8 号,请突击队跟进检查。”李海阔带领突击队立即赶赴现场核查。三名人员来自疫区,经现场测量体温无发热状况。突击队向3 人提供口罩和体温计,要求他们做好居家医学观察,每天将体温检测情况告诉房东。

14 时,李海阔带突击队员到深航幸福花园,协助防疫部门,将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人员转移到街道指定地点,集中医学观察,做好疫点终末深度消毒。

18 时,按照指挥部的部署,李海阔带突击队员在各居民小区出入口设立卡点,对进入小区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

2020年2月5日

上午9 时30 分,社区在工作站大院召开疫情防控再部署再动员大会,要求全体人员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应对返深高峰和复工复产复课带来的新风险,坚决打赢这次新冠病毒阻击战。

上午11:50,接派出所通报:幸福花园某一居民王某回深同航班人员已确诊,要求社区跟进核查,做好该居民家庭成员体温测量。李海阔和突击队员们联系管理处通知该居民及家庭成员自行居家隔离,并送去体温计,要求每天自行测量体温向管理处报告结果。如有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李海阔带领特勤中队熟悉社区小区分布,现场部署工作,在广场等空旷地方,召开楼栋长会议,进一步强调疫情防控措施落实。队员巡查居家隔离人员家庭,了解居家隔离人员身体状况,查看观察条是否完好。突击队队员协助物业管理人员封闭十三区沿路商铺的侧门,确保小区100%围合。

2020年2月9日

李海阔到地铁口碧家国际指导社区防疫出入口围挡工作。召开24 区、25 区、幸福花园、华强城、9 区、10 区等各区楼栋长工作会议,要求楼栋长做好隔离人员的管理工作。

2020年2月12日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第一小组对塘尾9 个岗亭出入口加装隔离护栏(铁马)。

“13 区4 巷××号××房租户怀疑自己发热,需要体温计但不能外出,请送体温计过去。”“9 区8 巷××号××房居民要外出看病,没有口罩,请送口罩过去。”“10 区一家奶茶店门口播放自已录制的防控录音不规范,请突击队转发正规的防控宣传音频。”“24 区有居民聚集,请劝导。”“9 区篮球场有人不戴口罩打篮球,请劝离。”……每天类似的信息不停提示,突击队队员得到消息立即执行。李海阔时刻关注突击队工作微信群。队员解决不了的,他亲自去解决。

晚上9 点时,李海阔带领突击队对塘尾各小区封闭管理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对检查发现存在漏洞的问题现场进行指导强调安全意识。

截至12 日,突击队根据部门通报、群众反映、物业公司反映等信息来源,出动20 次以上核查登记疫情重点地区返深人员,解决居民求助47 件,送上体温计27 支、口罩17 个以及食品等物资,救助2 名流浪人员,处理纠纷3 起,开展宣传劝导行动32 次,巡查居家隔离人员7 户,按照队长安排支援卡口等其他行动7 次。

2020年2月19日

上午9 时,突出队巡查辖区三小场所,要求做好出入人员体温监测门口登记。对无按承诺书实施的要求整改。

接入区岗亭电话称,现场有小孩发烧,突击队员迅速赶到现场,经核查,小孩父亲移动轨迹在深圳且体温正常,无症状,后出示沙井人民医院检查,发现无问题让其进入。

突击队员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有破损或脱落的横幅及时进行修复,对被刮掉角的宣传资料进行复贴。在塘尾社区5 个卡点悬挂宣传横幅。

17 时,按居民电话称,本人来自重疫区,在惠州过年,惠州当地街道办给其开解除隔离证明,回深圳被拦,特电话求助。突击队到岗亭检查体温和证明和移动轨迹,发现无问题,上门协助解开住所封条。

截至2 月19 日,社区居家隔离人员达1036 人,队员按照社区安排,每天巡查,防止隔离人员外出。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快递人员不准进入,队员在巡查中“兼职”跑腿大哥,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快递、送外卖。突击队员中有:刘仲光、许洪洲、李杰豪……

一心为社区,一心为民,塘尾防疫队成立以来,李海阔和突击队员们的足迹遍及社区的每个角落,他们用实际行动,为社区人民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谱写下一曲曲动人的防疫赞歌!

猜你喜欢

突击队员疫区突击队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发挥党员突击队作用:推动中老铁路电气化建设高质量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英国 阵亡将士纪念日
美国海豹突击队员必须携带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