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海归创业者生存指南
2020-08-06周钰凡
特约撰稿|周钰凡
图|视觉中国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按下暂停键,有的甚至倒下了,有的已经渡过难关,还有的仍在咬牙坚持。疫情之下,众多创业者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而同样面临考验的,还有那些投身创业大潮的海归创业者。
留学人员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也是创新创业大潮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为帮助海外留学人员更好地回国创新创业,自2006年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简称“春晖杯”大赛)举办以来,每届大赛在报名阶段都会组织在线访谈活动,为有意创业的留学人员答疑释惑、分享经验。6月13日,在第十五届“春晖杯”大赛在线访谈活动上,参加视频连线的多位海外留学人员表示,虽然疫情带来了种种困难,但他们回国创新创业的意愿依然强烈。国内在抗击疫情中体现出的众志成城、取得的巨大成绩都鼓舞和激励着他们,让他们更清楚地看到祖国的强大实力与广阔天地。他们希望自己的创业项目能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用学到的知识技术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出力。
疫情是一场考验,也是优秀创业者的摇篮。对于海归创业者而言,既要学会在危难中寻找生机,也要学会顶住压力匍匐前行,更要在疫情危机的挑战中反思。
“危”中有“机”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国内住宿、餐饮、航空、旅游等行业的收入均遭遇断崖式下跌,春运期间我国交运行业情况也较为暗淡。2月12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餐饮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疫情期间93%的餐饮企业关闭门店,78%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达到100%以上。春节假期期间,餐饮行业零售额损失了5000亿元左右。
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创业计划,也为创业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初次创业的留学人员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局?创业者又该如何化“危”为“机”?北京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总经理陈畅认为,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创业者应乐观看待,无需过于悲观。北大留创园与北大科技园、海淀区中关村统计的一季度企业发展面临情况数据显示,在调研的417家企业中,61%的企业预期今年营收上涨,只有23%的企业认为营收将出现下滑趋势,这一结果出乎人们意料。疫情带来的交付延迟和市场政企客户需求被抑制,是导致企业收入下滑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其实际与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关联,随着疫情减缓,社会生产逐步恢复正常,以及更多的应对手段出现,这两种情况也将得到逐步改善。
疫情之下,人们的工作、生活及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线上购物、线上办公、线上医疗等线上模式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习惯,这也使“在线行业”迎来发展良机。疫情期间,教育OMO(Online-Merge-Offline)概念成为今年教育行业的热点共识,教育行业已开始从人才驱动转向人才和技术双驱动模式。在众多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关停、延期授课之际,各类线上课程产品纷纷上线,无形中催生了教育OMO模式进一步发展。大部分线上教育都采用人工智能手段进行驱动,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已完全让教育行业开始重新洗牌,产业智能化将是未来趋势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执行总经理王晓薇认为,除了产业智能化,2020年的商业趋势还将集中在科技产业化、消费两极化、个体IP化、直播商业化等4个方面。
一场疫情使全国上下对公共卫生、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使相关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在国内疫情暴发初期,口罩等物资十分紧缺。因为制造口罩熔喷布的核心模具熔喷板起初寿命只有一天,需每天一换,不仅成本较高也影响连续生产。某企业便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作涂层,经过此工艺处理后的熔喷板寿命可以延长7到30天,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另一家专注芯片制造的企业,用自产芯片设计了一款额温计并申请了二级医疗资质,成为了国家抗疫物资的供应商,2月的订单就已超过2019年全年的销量。所以“危”与“机”是相对的,很多时候需要早期的积累。正如天使百人会创始合伙人周洛宏所说,只有在创业路上扎扎实实地去做了,才有可能让“危”变成“机”,在变局中逆势成长。
寒冬与春天
创业路上本就荆棘遍地,创业者随时可能面临突发危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对国内的创业环境和投融资情况了解不足,缺乏创业经验,资金缺乏、定位偏差、团队矛盾等都有可能造成创业失败。中国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发展部总监白玉认为,要降低创业风险提高成功率,一是要专注,要找得准、扎得深、做得透;二是要摆正心态,海归上岸后,要尽快与环境磨合,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乐观面对失败和挫折;三是要有团队意识,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要学会合作,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四是学会放手,要克服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偏执心态,打开公司大门,引入创始人、合伙人、创业团队,但同时也要避免引狼入室。
疫情暴发后,很多企业为了在风暴中存活,开始大规模裁员,以壮士断腕的方式来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在特殊时期,这不失为一种短平快的做法,但也很容易破坏企业的人才结构。周洛宏提醒创业者,稀缺人才弥足珍贵,是创业公司未来腾飞的资本,在裁员之前一定要谨慎思考,理性抉择。
作为投资人,周洛宏还建议,初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很低,创业者在融资时应尽量多融一些资金,避免严丝合缝式的融资,至少要准备出半年不开工的融资资本,为“过冬”做好储备。黑天鹅事件在人们的生活中层出不穷,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创业者应做好随时应对公共性突发事件的准备。危机无处不在,创业者一方面要在疫情中努力自救,另一方面要吸取经验教训,调整好心态。
为帮助创业者度过疫情寒冬,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困难也有颇多关注,报告强调,将多措并举,着力为其纾困。疫情期间,北京出台“十九条措施”,通过延迟缴纳社会保险费,对中小微租户适度减免租金,对因受疫情影响经营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采取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等措施为其解压;苏州推出“惠企十条”,对当前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多项优惠政策;宁波也出台18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创业者也可借助各地的相关扶持政策缓解压力。
熬过漫漫长冬,春天总会到来。
作好准备再出发
不要执着于追逐热门行业——这是创业前辈给年轻创业者的忠告。从不少成功的创业案例中可以看出,创业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创业者通过常年积累的技术与人脉资源,当遇到好的外部机遇时,才能瞬间爆发,成就自己,成就整个项目。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特别是在特殊时期,创业者更要切记,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盲目创业,一定要结合自身优势、现有需求挖掘商业本质,只有符合用户需要,才能继续推进。
北京金达雷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厚民自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因跨学科兼修材料、高分子、计算机和电子工程,让他对3D打印技术产生了兴趣。在美国,3D打印行业正处在“S”曲线模型的第二阶段,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而那时,国内的3D打印行业还属于新兴行业,无论是技术沉淀还是市场感知力都处在起步阶段。能不能运用顶尖的3D打印技术来帮助祖国的制造业进行升级,甚至输出产品和技术占领国际市场?这一想法开始在他脑海中萌发。获得博士学位后,李厚民报名参加了第七届“春晖杯”大赛并获得电子信息组优胜奖,借助奖项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他回国创办了北京金达雷科技有限公司,立志于向全球提供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公司获得了包括欧美专利局授权的发明专利30余项,客户已经覆盖了以欧美国家为主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数百万美元,达到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并在桌面高端光固化3D打印机细分市场达到全球第二的市占率。
作为一名小有成绩的创业者,李厚民发现,“用户思维”和“核心团队”是支撑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创业,大部分都要做产品,产品就要给用户来使用,如何让用户快速了解我们的产品,并觉得产品好用,这非常关键。”据李厚民了解,参加“春晖杯”大赛的团队大都是技术出身,有很高的学历和深厚的技术背景,但开发的产品也有可能出现曲高和寡的窘境。“我们觉得自己的技术很牛,但是用户看不懂、不明白、不会用,产品就很难商业化和推广。我们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概念是‘没有不好的用户,只有不好的产品’。”创业之初,很多用户对3D打印技术十分陌生,李厚民和团队在设计3D打印机产品时,也曾在市场上四处碰壁。但他们很快做出调整,在推广产品时,增加了教育初级用户的内容,在产品上加入了很多“傻瓜式”的自动化设计,让用户仅用简单操作就能实现打印。李厚民提醒创业者,在给产品增加每一个新技术、新功能时,都要问一下自己:这个技术或功能对用户来说是否必要,是否方便,会不会用错,有没有进行充分提示。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位于科学城核心区,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米,由创新中心、政务中心、众创街区、创新广场、创客公寓、科学公园六大功能区组成图|视觉中国
第十五届“春晖杯”大赛在线访谈活动现场摄影|本刊记者 赵冰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是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基石。根据以往的创业经历,李厚民认为,优秀的创业团队一定要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能凝聚人心的愿景是团队合作的基础,而目标则为团队指明了方向,是团队运行的核心动力。
除了以“用户思维”锤炼产品,组建富有战斗力的核心团队以外,创业公司的发展还需要好的机遇。北京理工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执行主任郑云认为,“春晖杯”大赛对于创业者而言就是这样一个机遇。大赛实际上也是创业教育的继续,参加大赛就等于在经历创业的过程。尤其对于有意回国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来说,即使目前还未做好完善的准备,也完全可以来参加、来尝试。通过“春晖杯”大赛,可以加深对创业的体会,从赛前培训指导,到赛中同台竞技,再到赛后持续帮助,让留学人员在尝试中重新定位自己、完善创业项目、坚定自己创业的决心。
科技创新在解决全球性挑战、推动人类不断进步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希望也在于科技创新。留学人员身在海外,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天然优势,有利于创新的实现和发展。教育部国际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留学人员在创业时要结合全球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拓宽创新创业领域,找准专业优势、祖国需要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在新兴领域推动国家发展,使自己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成为中国创新创业大潮中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