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阳清风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

2020-08-05陆学海

吉林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种属植物区系区系

陆学海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辽宁朝阳清风岭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南部的清风岭镇境内。保护区总面积9 449 hm2,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华北植物区系北缘森林生态系统。2002年12月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护区地处辽西低山丘陵区,属阴山山系松岭山脉,北邻科尔沁沙地南缘,是我国Ⅰ级生态脆弱敏感带,是荒漠化向京津冀地区扩展的前沿和屏障,是我国半湿润气候向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和我国东部森林区向西部草原区的过渡带,生态区位非常重要。保护区内水热充沛,小气候多样,生境类型丰富,植被原生状态较高,土层较厚。众多特点造就了保护区生物区系交汇,特别是植物区系,融长白、华北、蒙古草原植物区系于一体,既具有强烈的过渡性,又具有相互渗透性[1]。

2014年3月—2019年10月,作者对保护区维管束植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为保护区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1保护区植物种类

经统计,保护区维管植物共计98科409属913种。其中,蕨类植物门10科13属29种,裸子植物门4科8属10种,被子植物门84科388属874种(见表1)。

各类植物门的科、属、种数占总科数、属数、种数百分比为:蕨类植物10.2 %、3.18 %、3.18 %,裸子植物4.08 %、1.95 %、1.09 %,被子植物85.72 %、94.87 %、95.73 %。

表1 植物类群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保护区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次是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的科、属、种数量最少。这是因为被子植物是一高度进化的类群,演化迅速、适应性广,同时也与保护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2植物区系的科、属组成

2.1科的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表现各科的分布情况,按照各科所含物种数的多少分为6个等级,即:特大科、大科、较大科、中科、少种科、单种科,见表2。

表2 保护区植物科等级划分

按照等级统计,保护区特大科4个,140属,319种;大科7个,73属,190种;较大科9个,55属,118种;中科19个,56属,152种;少种科40个,66属,115种;单种科19个,19属,19种。

表3 保护区植物各等级科的科、属、种数及所占百分比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等级科的科数及所占百分比,少种科最多,特大科最少,由大到小排序为:①少种科>②中科=③单种科>④较大科>⑤大科>⑥特大科;属数及百分比,特大科最多,单种科最少,排序为:①特大科>②大科>③少种科>④中科>⑤较大科>⑥单种科。这充分说明,保护区特大科植物和大科植物,虽然科数较少,但属数和种数占绝对优势。

2.2种的分析

如果将大于20种(有些文献定为大于10种)的科定为优势科(特大科、大科)[2],保护区共有11个,均属于被子植物门。这11个优势科拥有213属509种,分别占保护区被子植物属数和种数的63.02 %和58.24 %。这些优势科是保护区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上的作用非常明显,对区系构成起着主导作用。其中,最大可是菊科(110种),其次是禾本科、蔷薇科和豆科,这4科拥有140属319种,分别占保护区被子植物属数和种数的41.42 %和36.50 %,说明4个特大科植物在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统计分析发现,保护区有45个单属科、19个单种科,分别占总科数的11.00 %、2.08 %,总占13.08 %。可以认为,保护区山地环境比较有利于古老残遗植物类群的保存与新建类群的分化迁移定居,因为单属科和单种科所占区系科中的百分比越大,则该作用和趋向表现就越强。保护区单属单种科占全区系的13.08 %,虽然所占百分比不是很大,但已充分表征出该区系中保存有较多的残遗科和新建科,植物分类群特征出现了一定的变异性。

2.3属的分析

参照有关文献,按照各属所含物种数的多少划分为5个等级,即:大属、较大属、中属、少种属、单种属,见表4。

表4 保护区植物属等级划分

按照属等级统计,在保护区409个属中,大属2属40种,较大属4属61种,中属32属200种,少种属153属394种,单种属218属218种。各等级属所含属数、种数及所占百分比见表5。

表5 各等级属的属数、种数及所占百分比

保护区优势属(≥10种)共6个属,含101种。保护区优势属(大属、特大属)属数占保护区属总数的1.47 %,百分比较小;种数占保护区总种数的11.06 %。体现出保护区大属和特大属在区系组成中虽然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成分[3]。

保护区少种属和单种属合计371属612种。在各等级属中,单种属所占百分比最大,为53.3 %;少种属排在第二位,为37.41 %。两者合计占总属数的90.71 %,说明在保护区植物区系中单种属和少种属占主导地位,是物种多样性较高的主要因素。各等级属所含种数,少种属和单种属种数占保护区总种数的67.03 %,占1/2还多,这说明含种数1~4种的属是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成分,同时也体现出保护区植物分类特征具有一定的复杂变异性。

3 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保护区已知维管植物98科409属913种,其中,蕨类植物门10科13属29种,裸子植物门4科8属10种,被子植物门84科388属874种。保护区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次是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的科、属、种数量最少。

保护区优势科植物,虽然科数较少,但属数和种数占绝对优势,是保护区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在植物区系组成上的作用明显,对区系构成起主导作用。优势属的属数百分比较小,种数只占保护区总种数的11.06 %,说明优势属在区系组成中虽然起很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成分。

保护区单属科45个、单种科19个,占全区系的13.08 %,虽然所占百分比不是很大,但充分表征出该区系中保存有较多的残遗科和新建科。单种属和少种属占总属数的90.71 %,占总种数的67.03 %,说明在保护区植物区系中单种属和少种属占主导地位,是物种多样性较高的主要因素,也体现出保护区植物分类具有一定的复杂变异性的特征。

猜你喜欢

种属植物区系区系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硅藻定量检验和种属鉴定的实验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揭示云南被子植物区系形成原因
石斛碱在体外肝微粒体代谢的种属差异研究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平衡透析法考察豆腐果苷血浆蛋白结合率:种属差异研究
厚朴提取物HK-1在5个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
高黎贡山南段与邻近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
连作烟草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T-RFLP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