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我国《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演进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0-08-05王亚男杨向鹏
王亚男 杨向鹏
(1.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2.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共产党宣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我国学者的高度关注,也涌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对一段时间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已有一些国内学者对我国《共产党宣言》的研究情况做了文献梳理和综述。张世飞等人对21世纪以来国内《共产党宣言》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1];王浩浪等人综述了学界对七篇序言的研究情况[2];吴诗尧对2008—2017年间具有代表性的《共产党宣言》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3];季正聚和刘思妗对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宣言》的文本研究情况做了介绍[4];李锐从创作史角度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综述[5]。上述研究主要采用定性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但鲜有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近30年《共产党宣言》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
本文借助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CiteSpace,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的《共产党宣言》相关学术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出研究的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从发文量、期刊分布情况、研究机构分布、研究作者特征、研究热点、研究前沿演进6个维度进行解读分析,以期多角度、直观化地呈现我国学者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情况。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为CNKI数据检索平台,选择高级检索,设置主题或关键词或篇名为“共产党宣言”,时间段为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文献类型选择期刊,共检索出3 171条结果。对检出的文献数据进行筛选和清洗:去掉会议征稿启事、期刊目录、会议通知及其他与《共产党宣言》研究不相关文献,最终得到2 729篇有效文献作为分析样本。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CiteSpace是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6]。借助CiteSpace,分别选择关键词、机构、作者、期刊作为网络节点进行文献词频统计和知识图谱绘制。
二、研究基本情况分析
(一)论文刊发数量及年代分布分析
一定时间内的论文刊发数量可以反应映某研究主题的热度及其变化情况,本文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对1990—2019年间以《共产党宣言》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刊发数量做了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年度发文量变化折线图(图1)。统计图的纵坐标表示论文刊发量,横坐标表示年份。从整体上看,以《共产党宣言》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刊发量是呈总体增长态势的。30年来,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出现了三个非常显著的峰值年份,即1998年、2008年和2018年。这三个年份恰逢《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160周年和170周年,所以当年该主题的研究刊文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是必然的。此外,2001年、2011年和2016年的发文量也出现了小峰值。这三个年份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90周年和95周年。同时可以看到,除纪念年份之外的年度发文量较少。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并没有形成长效稳定的成果产出样态。
图1 1990—2019年发文量变化折线图
(二)期刊分布简析
统计显示,30年间该主题研究刊文量在20篇以上的期刊共有14种(见表1)。从期刊类别看,CSSCI来源期刊9种(不含CSSCI扩展版),占比64.3%;从学科类别看,CSSCI的9种期刊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类,说明国内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表1 刊文20篇及以上期刊统计表
从刊文量看,由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理论》刊文量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除此之外,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云南省人民调解员协会主办的《法制与社会》、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的《科学社会主义》等期刊的刊文量也排名靠前。
(三)研究机构分布
通过统计分析,样本文献共囊括发文机构500余个,从区域分布来看,几乎涵盖中国大陆所有省市。从发文量分布看,排名前15位的机构共发文687篇,约占总数的25.2%,是研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力量(见表2)。这15家核心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党校和编译机构。其中,高校占比最大,约为86.7%。中国人民大学发文量为140篇,位居第一,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紧随其后。
表2 1990—2019年发文量前15位的机构分布表
(四)研究作者特征
文献计量学的普赖斯定律显示,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约等于全部作者的平方根。根据这一定律,发文量排名前48(约为总作者数2 302的平方根)的作者应产出约1 365篇(约为总文章数2 729篇的一半)文章。但实际统计结果为,发文量排名前48位的作者共发文239篇,仅占发文总量2 729篇的8.8%,与普赖斯定律论证的50%的发文量存在明显差距。这说明,研究《共产党宣言》的“核心高产作者群”还未真正形成,但这种离散同时也说明我国有数量众多的学者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过研究。通过CiteSpace统计,研究《共产党宣言》学者间的合作密度(Density)仅为0.000 3,表明该领域的学者以独立研究为主,研究合作紧密度较低,合作交流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
核心作者所著学术论文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学科的发展势头。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发文数m≈0.749(nmax)0.5(nmax表示发文最多作者的发文数)。据统计,发文量最高的作者高放发文数为21篇,那么m=0.749(21)0.5≈3.4(篇)。择取整数,在近30年间的发文量大于或等于4篇的作者可认定为《共产党宣言》研究的核心作者。
为进一步增强代表性,本文将发文量在7篇及以上的10名作者认定为核心作者并做进一步分析(见表3)。
表3 高产作者发文情况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放,在1995—2019年共发文21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共产党宣言》的思想辨析与理论发展方面;发文数量排名第二的是中央党校的王兆铮,共发表11篇,主要就《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建设的联系进行研究;排名第三的作者为杨金海,发文量9篇,其研究主要包括《共产党宣言》的思想、翻译和传播问题;靳书君排名第四,发文量为8篇,其研究成果集中在2018年和2019年,研究内容主要是以《共产党宣言》为线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术语的译法和传播衍变进行考证。此外,依次还有李其庆、陈学明、刘明华、李锐、程伟、周新城等学者也为国内《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
三、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研究主题和内容的高度总结,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文献研究的基本内容,对关键词出现频次的计量能够把握某一个时间段内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7]。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对《共产党宣言》研究成果的关键词共现情况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绘制出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图中节点代表检索文献的关键词,关键词所属圆圈的大小代表其出现的频次,频次越高,圆圈越大。节点间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限于篇幅,本文仅截取前50位高频关键词,如表4所示。
图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经过软件计算,近30年来在《共产党宣言》研究领域出现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频次之和为6 137次,占关键词总频次(10 057次)的61%,而另外的1 005个关键词词频总和仅占比39%。说明这50个关键词在《共产党宣言》研究中代表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热点。通过对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发现,近30年来国内学者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共产党宣言》版本、译本及文本研究
这个研究聚类中的代表性关键词有“翻译”“全译本”“陈望道”“德文版”等,体现了以中央编译局、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对《共产党宣言》及其序言的版本、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文本考证研究。
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对《共产党宣言》不同汉译本的考证、甄别等,如高放、杨金海、陈红娟等学者对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共产党宣言》汉译本进行了梳理和评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杨金海(2008)在《<共产党宣言>的12个中译本》一文中就《共产党宣言》的12个汉译本的译者、作者、出版情况等做了比较全面的概述[8];高放(2009)在此基础上补充了11种中译本,并对杨金海研究中“某些不确切和过于简略之处稍加订正和补充”(共产党宣言有23种中译本)[9];此外,陈家新(2012)、陈红娟(2015)、王保贤(2016)等学者也对《共产党宣言》的不同译本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得出了 “7个版本”“8个版本”和“10个版本”的考证结果。
另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是《共产党宣言》的文本研究,即学者对《共产党宣言》原文中出现的语句或表述进行译介和考辨,集中于对《共产党宣言》中核心概念的译法和含义的研究。如对汉译本中的“幽灵”“阶级”“消灭私有制”“最彻底决裂”等概念的译法进行研究,代表性成果有徐洋(2015)、李田心(2015)等对“幽灵”一词译法进行了辨析;陈红娟(2017)从概念史视角考察了“阶级”在1920年前《共产党宣言》译文中的原初指涉与多元化表达[10];宋书声等(2001)提出了对“两个决裂”论断的新翻译和理解[11];以及李桐(2000)、高放(2002)、顾锦屏(2003)、卫兴华(2005)对“消灭私有制”一词的译法争鸣等。
(二)《共产党宣言》基本理论和主要思想的阐释解读
这一聚类中的关键词包括“两个必然”“私有制”“共产主义”“资产者”“科学社会主义”等。这些关键词体现了我国学者对《共产党宣言》中重要思想和基本概念的研究,主要有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两个必然”思想、“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全球化”思想等。代表性研究有高放(2008)、靳辉明(2008)、王兆铮(2008)等对《共产党宣言》中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多角度阐释和解读;刘建军(2008)提出:《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两个必然”思想在内涵上是一以贯之的,该论断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历史条件[12];郝贵生(2008)、周新城(2008)、沈步珍(2009)等对“两个决裂”思想进行了研究;高放(2008)认为《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消灭私有制与两个彻底决裂只是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步骤与手段之一,且是一个漫长渐进的历史过程”[13];刘明华(2012)对《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性思想进行了论证,认为其要旨为“工人阶级自身的全球性”“社会主义运动的全球性”“共产党人的目的和策略的全球性”[14];叶汝贤(2006)认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深刻地体现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15]。
(三)《共产党宣言》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
这一聚类中涉及的高频关键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时俱进”“当代价值”“启示”等,这类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研究热点集中于将《共产党宣言》中的理论和观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在理论指导、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社会治理和政党建设等方面,对《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入挖掘。该类研究体现了我国学者认为《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完全正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泉,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并将其与我国的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际相结合,同时要根据时代条件和发展需要对《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进行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研究热点及前沿演进分析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能反映关键词出现时间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从而揭示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演变过程。为更加直观地展示研究热点的变化情况,绘制了1990—2019年《共产党宣言》研究热点演进时区图(图3)。图中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关键词,横轴表示年份,该关键词所在位置代表其在数据集中首次出现的年份,从图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的研究热点呈现非常明显的与时俱进特征。
图3 研究热点演进时区图
关键词词频变动的情况可以反映出该领域在不同阶段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的发展变化趋势。CiteSpace的突变词探测功能可以探测出一段时间内频次突然发生变化的关键词,即突变词。突变值(Strength)反映的是该突变词在一段时间内的词频变动程度,突变值越高,说明该内容是这段时间内学者们关注越多的学术前沿。图4是1990—2019年《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突变词探测情况,显示了软件探测到的20个突变词及其突变值、突变持续时间等信息。
图4 突变词探测图
本文以十年为一个分析单位,将1990—2019年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内的研究前沿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1990—1999年):该阶段涉及“工人阶级”“思想体系”“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等13个突变词。首先,从突变词数量来看,该阶段出现的突变词最多,说明该研究领域在此时间段内涉及的研究角度和问题比较多元。从突变强度看,突变值较高的词为“思想体系”“邓小平理论”“生产方式”等,表明这些内容是该阶段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从突变时间看,持续时间较长的有“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资产者”“剥削阶级”,持续时间均为十年以上,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学者都对这几个问题抱有研究热情。其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等研究主题成为突变词,与这个时期的历史事实紧密相关。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党指导思想,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从而引发国内学界研究热潮,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关联特征。
第二阶段(2000—2009年):这一阶段出现了“三个代表”和“和谐社会”两个突变值较强的关键词。“三个代表”在这一时期成为研究前沿,与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密切相关,大量学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共产党宣言》的内在联系、思想关联性进行了阐释。突变词“和谐社会”是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理论界的体现。学界从《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美好前景、实现路径以及丰富思想资源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和当代启示。
第三阶段(2010—2019年):本阶段涉及的突变词有“共产党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当代价值”等。显然,“共产党宣言”在这个时期成为突变词与《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建党95周年、建国70周年等纪念年份直接相关。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等党的倡议和要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界从《共产党宣言》的新时代意蕴、当代价值、中国语境等角度回应了时代课题,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共产党宣言》一脉相承的关系,《共产党宣言》的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文借助科学计量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近30年来我国《共产党宣言》研究成果的基本信息、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共产党宣言》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总体增长的态势,但其发文峰值与《共产党宣言》发布纪念年份重叠的情况也说明相关研究还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成果产出样态;在研究机构分布方面,高校、党校和编译机构是研究的主要力量;对作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共产党宣言》研究作者众多,但尚未形成“核心高产作者群”;对关键词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热度主要集中于《共产党宣言》版本、译本及文本研究,基本理论和主要思想阐释解读,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三个方面;通过对突变词的探测和分析发现,《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前沿随着历史背景发生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