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0岁的紫禁城是怎样建起来的

2020-08-04祝勇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永乐朱棣紫禁城

近日,故宫直播“云游”火上热搜,也将很多人的关注视线牵引至今年迎来600岁生日的这座宫殿。

紫禁城的始建时间

关于北京紫禁城的始建时间,史料中有永乐五年(1407年)和永乐十五年(1417年)两种记载。实际上,永乐五年和永乐十五年,是北京紫禁城营建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密议”阶段,那时大明王朝建立还不到40年,就已经营建了凤阳、南京两座皇城,朱棣一上台就营建第三座,如此密集的浩大工程,必将受到朝臣们的反对,因此,他也只能曲线救国。诏书说“建北京宫殿”,并没有说是建紫禁城,也可以理解为对元故宫(也就是从前的燕王府)修修补补。

根据故宫博物院前辈单士元先生的考证,元朝的故宫,是在永乐十三到十四年(1415-1416年)之间被拆除的。这个时间点,刚好在第二个阶段——永乐十五年紫禁城建设全面开工以前。朱棣始终没有舍得拆掉自己住过的燕王府。为了保存燕王府,新宫殿只能整体横移。于是,新宫殿的中轴线因而向东推移了1000多米,在今天我们熟悉的那个位置上,尘埃落定。

从永乐十五年算起,紫禁城的建造,只用了3年多时间。即使从永乐五年算起,也只有13年左右。更何况北京紫禁城是明朝初建的半个多世纪里,继凤阳、南京之后建造的第三座皇宫了。如此众多的宫殿,有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吗?

先进的“模数制”

不同于民居的就地取材,紫禁城所需木材,大多生长在南方的深山里,砍伐下来后,一路运到北京朝阳门外大木厂和崇文门外神木厂存放并进行预制加工。

中国古人早就在建筑中使用了标准化结构,比如廊、柱、斗拱、台基,都可提前做好预制件,到现场组装。建筑就像家具,榫卯相合,天衣无缝。木作又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负责建筑结构,小木作负责装修和家具。北京五大厂,即崇文门外的神木厂、朝阳门外的大木厂、顺治门外东边的琉璃厂、顺治门外南边的黑窑厂、城内的台基厂,都是生产和存放预制建筑材料的加工厂。

比如斗拱,作用是分解大屋顶的压力,同时具有美观功能,为了方便制造和施工,式样已趋于统一,尺寸也走向规范化,甚至成了衡量其他建筑构件的基本单位,将拱的断面尺寸定为一“材”,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材分制度。“材”,成了衡量柱、梁、枋等構件的基准量词,进而可以推算出宫殿房屋的高度、出檐的深浅等数字。这种材分制度业已形成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先进的“模数制”。

紫禁城的营建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次壮举。其中主要有八个专业团队,分别是:瓦作、木作、石作、土作、油作、搭材作、彩画作、裱糊作,共称“八作”。

顺天应人之城

明紫禁城,几乎就是元故宫大内的翻版。那个消失的元故宫,依然活在明代紫禁城里。甚至明紫禁城的许多构件,都直接用拆下来的元故宫构件。

这座城,是对中国古人哲学观的视觉体现,体现着古老的辩证法思想。

在朱棣眼里,北京紫禁城是人世间的紫微星垣,是整个天下的中心。在朱棣的北京城,从钟鼓楼到永定门,一根长达八公里的中轴线穿城而过,成为城市和宫殿的轴心,更是全天下的中心。中轴对称的礼制格局,阴阳互补的神秘力量,还有五行思想的加持(紫禁城分西、东、北、南、中“五方”,内金水桥象征仁、义、礼、智、信“五德”,皆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让一座紫禁城,不仅涵盖了天地之间的秩序与信仰,而且代表着一种既稳定又鲜活的力量。紫禁城,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一座顺天应人之城。

(摘自《文汇报》 祝勇/文)

猜你喜欢

永乐朱棣紫禁城
朱棣“魂牵”建文帝
彩色笔动起来
紫禁城之旅
紫禁城在1918
紫禁城600年
2020年《故宫日历》发布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
《永乐大典》流失何方
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疑案:《永乐大典》流失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