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忙”的魔咒,真实面对自己
2020-08-04
当你“忙”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你可以尝试暂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第一,是什么占用我那么多的时间?第二,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有什么收益?第三,这些收益是否能解决我真实的需要?第四,我要如何面对我真实的需要……
疫情当前,很多人按下了暂停键,但可以想见,非常时期结束后,每个人又会迅速回归都市繁忙的日常。“本人已忙死,有事请烧纸。”“太忙”似乎已经成为职场人的宿命。前段时间台湾艺人高以翔猝死于节目录制现场的事件,再次将职场人的忙碌和压力推向公众面前。面对996(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过劳死,90后年轻人该怎么办?
勤奋的大学辅导员:“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熬夜的生活习惯”
考拉留学归来后进入高校成为辅导员,却没想到这个岗位既需要文化素养,又要情商智商,还要耐心谨慎、事无巨细……“我一听到辅导员的九大技能,立刻感觉辅导员就是个‘神!”
学校里所有工作落实都指向辅导员,学生所有问题处理都要找辅导员,考拉陷入手忙脚乱、忙碌焦虑之中。“我也想过要离开,可是爸妈和一些朋友一直告诉我外面的工作压力会更大,高校毕竟还有两个假期,又稳定。”
“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熬夜的生活习惯,每天晚上都止不住地玩手机,追剧,看各种七七八八的东西。有时候觉得自己很无聊,但就是控制不了。我几乎每天都会对自己发誓说不能再这样了,但是一到晚上就不能控制自己。周而复始,对自己很失望……”
考拉的無助,让心理咨询师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自我否定和压抑。通过一个心理测试小游戏,发现原来在考拉的世界里,无论是专业的职场女性还是乖巧的烂漫少女,每天都在软硬兼施地“教育”着她“要听话”。
“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了,我也知道怎么做了!”考拉说,“我的职业选择并没有错,重要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如何面对失落。”
疯狂加班白领:在自卑和自信边缘挣扎
邹琴的座右铭是“疯狂工作疯狂玩”。实践中她也是如此做的,在公司,她是有名的拼命三郎,为完成项目加班加点、彻夜不眠不在话下;业余时间,她也从未停息,导游证、品酒师证、规划师证、茶艺师证……考下的各类证书有无数本,虽然这些证书和她的工作完全不搭界,彼此之间也没什么联系,但是她还是乐此不疲,“对我来说就是玩,没有什么比学习更快乐了”。
终于有一天,邹琴因为服药导致了危险事件,紧急入院。事后,她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为了完成大量的工作,我最近吃了兴奋类药物,这药我以前也吃过,没有这么严重。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方法让自己更高效了。”
服药-兴奋-消耗-衰竭-抑郁,邹琴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且起伏程度越来越严重。邹琴断断续续讲了她的故事。这是一个丑小鸭的成长经历,从家庭里多余的“招弟”,到著名企业的绩优白领,一路充满坎坷和艰辛。
“其实我遗嘱都写好了,我也知道自己这么折腾下去,早晚会出问题的……”邹琴哭了,“这是个死循环,没有努力,优秀,就没有认可,会变回可怜的招弟;有努力,认可,就变成现在的邹琴,把自己累死……”
“不管是邹琴,还是‘招弟,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待邹琴平息下来,心理咨询师轻轻地问。
“我就想健康快乐地活着。”邹琴的语气充满委屈。
“你觉得怎样才可以做到呢?”心理咨询师追着问。
“首先得自信吧……”邹琴叹了口气,“我觉得我的路走错了,一个人的快乐需要从内部建立,而我却不断追求外部的认可……”
走出“忙”的魔咒
人们的脚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而越发紧凑,众多职场的高压故事已经屡见不鲜。但忙碌的身影之后,那些不同的心灵故事却是容易忽略的“操盘手”。
考拉的“忙”为的是内心的自由,不惜以损害身体的不健康方式来报复日常的压抑;邹琴的“忙”是为了给“招弟”加分,让她可以自信地成为精英。忙与忙不同,却各有酸楚,内心的空洞随时可能以各种方式席卷一个人的生活。
走出“忙”的魔咒,真实面对自己,也许会让你看到躲在“忙”背后的影子。所以,当你“忙”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你可以尝试暂停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第一,是什么占用我那么多的时间?
第二,这些事情对我来说有什么收益?
第三,这些收益是否能解决我真实的需要?
第四,我要如何面对我真实的需要?
第五,我的第一步从何开始?(《中国青年报》 林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