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百多年来,外国人如何读“红楼”

2020-08-04

新传奇 2020年17期
关键词:译本红楼译者

法文版《红楼梦》出版时,法媒说:“全文译出中国古典名著中最华美、最动人的这一巨著,无疑是1981年法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而他们把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从中也可以看出《红楼梦》和曹雪芹在当时法国读者和研究者心中的地位。

在走向世界的200余年历程中,《红楼梦》一共被翻译成了多少语言?哪些译者对这部中文名著最为钟情?4月11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李晶,讲述了《红楼梦》的海外译本故事。

《红楼梦》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目前为止,《红楼梦》的外文翻译语种一共有20多种,如果加上国内少数民族的语言,就是30多种。在这些译本当中,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一共8种,分别是满文、藏文、锡伯文、蒙文、维吾尔族文、哈萨克文、彝文和朝鲜文。其中朝鲜文最为特殊。朝文和韩文到底算一种语言还是两种?李晶认为,在计算国内少数民族译本时,把朝文算为一种。而在计算《红楼梦》在东方世界传播时,把朝韩算为同一种语言来进行统计。除朝韩文外,亚洲语言中的译文还有7种,以日文翻译为多,此外还有越南文、泰文、缅甸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

在欧洲语言中,俄文版的《红楼梦》是西方世界中第一个出现的全译本。现在能够统计到、能够见到书的分别是俄文、捷克文、斯洛伐克文、德文、西班牙文、法文和英文。其中,英文的全译本3种,成书出版的是两种,也就是比较有名的霍克思、闵福德合译的“霍译本”,以及我国翻译家杨宪益和英国夫人戴乃迭合译的“杨译本”。

哪个语种的译本最多呢?李晶表示,朝韩文和日文的全译本差不多是最多的。日文的全译本有松枝茂夫、伊藤漱平、饭冢郎和井波陵一翻译的4种。

最早的《红楼梦》外文全译本是朝鲜文

全世界最早的《红楼梦》外文全译本是汉朝对照文,朝鲜乐善斋藏的一百二十回译本。这个译本大致在1884年前后完成。译者是朝鲜的翻译官李钟泰等人。原书是120册,现存的大概117册线装本。也就是说,朝鲜文的全译本,比西方语言全译本的出现早70余年。1958年在莫斯科出版的俄文版《红楼梦》则是最早的西方语言全译本,译者是帕纳秀克。

日本伊藤漱平则是修订次数最多、投入最深的译者。李晶介绍,伊藤漱平前后修订和重译大致有5次。201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大中华文库”,其中《红楼梦》的中日对照本选择的就是伊藤漱平的译本。

李晶表示,如果不考虑全译本的话,最早的英文翻译版本开始的时间可以提前到1812年。当时的《红楼梦》在公开出版物中,最早出现于中文教材《中文对话与单句》之中,正是这本教材让当时需要来中国工作的一些外国人们陆续变成了最早一批的译者和翻译官。这本中文教材的编撰者是一名英国汉学家、翻译家,传教士马礼逊。

翻译《红楼梦》和翻译其他古典名著有什么不同呢?李晶认为,翻译《红楼梦》的译者一生基本只针对这一套书,可以说他们自从爱上翻译《红楼梦》之后不做别的事情,用现在网上的话可以说是“至死方休”。每一名译者都是到晚年翻译不动为止,一直在修订自己的译文。

被视为最好的中国小说

法文版《红楼梦》出版时,法国当时的《快报》周刊发表评论说:“全文译出中国古典名著中最华美、最动人的这一巨著,无疑是1981年法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现在出版这部著作的完整译本,从而填补了长达两个世纪的令人痛心的空白,就好像人们突然发现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李晶补充说,对于法文读者来说,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都是外国文学巨匠,他们把曹雪芹和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从中也可以看出《红楼梦》和曹雪芹在当时法国读者和研究者心中的地位。

1929年出版的、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裔学者王际真翻译的节译本(对一本著作的每一节进行翻译)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版本。这个版本是目前为止,能够看到的普及程度最多的《红楼梦》译名。李晶表示,《红楼梦》的翻译介绍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因为王际真的版本语言特别生动流畅,在英文世界流传相当广泛,到现在为止,依然有很多大学老师把它作为汉语教材使用。

李晶介绍,目前能够看到的大英百科全书《红楼梦》辞条,是把《红楼梦》作为最好的中国小说和世界文学里最优秀的小说来介绍的。在2010年出版的英译版序言中,谈到《红楼梦》的文学地位,闵福德说:“这部作品一直为人一读再读,许多在中国公众生活里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曾醉心其中,甚至沉迷不已……《红楼梦》自从问世以来,已经在中国文化生活中占据了一个中心,并且一直是争议重重的空间。阅读《红楼梦》几乎成了一种民族性癖好。”这些都可以看成是英文学术界对《红楼梦》的评价。

有外国评论认为“宝玉是女人”

当然,并非所有外国译者、翻译者、研究者对《红楼梦》评价都如此客观。比如德国传教士卡尔·古兹拉夫曾刊文说“宝玉是女人”。他将黛玉和宝玉混为一谈,甚至把宝玉的性别都给弄错了。

1980年前后,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在美国主流文化媒体《纽约书评》上发表一篇关于《红楼梦》的长文——《红楼天才》。魏斐德在文章中说:黛玉是“一位任性的、孤芳自赏的、才华横溢的美人”。美国莱斯大学的网页上提到林黛玉,评价她“有才华、漂亮、苗条、不太健康、多疑、爱嫉妒,是阴性的人物,是宝玉的‘女朋友”。纽约大学的网页上有文章称,林黛玉是“贾宝玉最亲近的表妹,也是他钟情的首要对象。她很瘦很病弱,但是美得超凡脱俗……她情感脆弱,容易嫉妒,不过却是一位极有才华的诗人和音乐家”。

为什么说是音乐家?李晶表示,后四十回中有林妹妹抚琴的情节,既然會弹古琴、懂琴谱,那么说她是音乐家也说得过去。

从这些例子中都可以看出,英文视野当中,林黛玉的形象虽然不像在中文世界里那么让人倾心,但也比较客观,与原著当中的身份、性格、外表和才华基本一致。(《新京报》)

猜你喜欢

译本红楼译者
红楼版非诚勿扰大型现场(一)
四大名著趣解
英文摘要
乍然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一句话妙解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