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0-08-04朱振华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方格平行四边形面积

朱振华

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抓住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迁移,练习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运用转化思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转化思想一般是把困难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等。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维方式。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转化思想在计算图形的面积时经常运用。

例如,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先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要求圆形的面积可以先把圆形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从而得出圆形的面积等等。

转化思想在计算教学中也经常运用。

通过转化思想的运用,学生感受到可以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将复杂的变简单,从而让他们逐步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意识。

二、注重练习策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練习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一种手段,在短短的一节课里练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因此设计练习是要“精”而“活”。通过练习既巩固知识又拓展知识,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三道练习,第一题是与例题相仿的练习,叫“保底性”练习,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解。第二题是“发展性”练习,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变”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第三题是“挑战性练习”。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学习了“比例的应用”后,我给学生们出了个拓展练习:

甲数的25%与乙数的20%相等,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学生们写出了“甲数×25%=乙数×20%”,可是写不出甲数和乙数的比。这时我提醒他们能不能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起来,学生们陷入了沉思,忽然有学生想出来,根据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可以写出甲数和乙数的比。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延伸,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巧妙设计结尾,留给学生想象

好的结尾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可以进行拓展;可以设置悬念;也可以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例如,在学完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后,我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我们经常会看见商场促销时会进行打折,你知道打八折是什么意思吗?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八,打几折可以看做是“十分数”。这时学生来了兴趣:“有没有千分数呢?”于是我趁机引导生活中确实有千分数,你能设计一个千分号吗?什么时候会用到千分数呢?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

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成语游戏:

师:你认为“十拿九稳”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吗?

生:百分之九十

师:看来成语之中也蕴含着百分数,你还能想到哪些成语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呢?

生:百里挑一表示1%

生:九死一生表示活着可能性是10%

生:半壁江山可以表示50%

师:今天老师怀着100%的热情来到这里,即将带着100%的收获,与大家说一声再见,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与大家在生活中共勉。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你们也用百分数来说一句话。

生:只要有1%的希望,我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生:我希望今天的家庭作业100%对。

……

学生的兴趣又被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又如,学完“面积的认识”后,学生知道可以数小方格来比较面积。于是我出示课件让学生数出数学书的封面有几个小方格。先让男生闭上眼睛,女生观察我出示的图片,一共有几个小方格;再让女生闭上眼睛,男生观察,数出小方格个数。学生都感到很新奇,可是一对答案发现数出的小方格个数不一样,我故作疑问:怎么回事?同一本数学书小方格的个数怎么会不一样呢?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激发,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很想知道原因,可是我却要下节课再告诉他们原因。这个悬念把他们的学习欲望被调动了起来。

总之,我们教师始终要怀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牢牢围绕课堂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用各种思维方式展开知识建构,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们的数学思考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数学核心素养一定会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方格平行四边形面积
玩转方格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玩转方格
上期《玩转方格》答案
面积最少的国家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找图形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