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敢于发声,让错误能够发生

2020-08-04邬建波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错误资源小学数学

邬建波

【摘  要】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资源,学生通过思考、推理和分析得到的结果,不管对错,也是其中的一种资源。学生产生的错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他们的想法,要及时给予肯定,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明白哪里错,为什么错,怎么纠错,就能够把错误资源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使得错误资源能够有效的利用起来。

【关键词】  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生成

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而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新课标改革下,我们应该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回答的是错的,也应顺着他们的思维,发现他们错误思维中创新的点,并加以引导,有效利用。

一、错误资源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探究新知的必经之路。其实错误也是学生经过思考后的一种结果,它可以暴露学生思维上的漏洞,也可以暴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疏漏。往往做错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的解题过程跟老师所教授的有时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对知识本身的发展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创新,而其他做正确的学生,可能只是对前人解题的一种模仿。

在小学阶段,一般出现的错误原因及对策:

1.知识掌握不熟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而容易出错。一是对知识的本质理解不够,如学习计算时的算理不清、算法不明,这就需要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及时的理解。二是知识之间的相似性产生混淆,如三年级上册学到的估算估大估小问题,正比例与反比例问题等,需要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知识之间的异同点,感知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准确率。三是知识技能掌握不熟练,需依靠大量的巩固训练,增加技能熟练度。

2.思维定式影响

思维能力强弱对学生的解题准确率影响很大,特别是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不太成熟。在学习新知识时,经常会与之前学习的知识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会促进他们认识新知,即知识的“正迁移”;也可能会产生干扰,造成新旧知识的混淆,即知识的“负迁移”。思维定式在知识迁移过程中,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就能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当学生在解题时受到到思维定式的约束,引起负迁移的产生,就会很容易发生错误。

例如,二年级的时间换算问题,一二年级的学生接触的最多的进制就是十进制,如自然数、长度单位等。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时,通过老师引导,可能会记住1时=60分、1分=60秒,但是在自己做题时就会出现“1时=10分、1时=100分、2时10分=210分”的错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给学生不能随便的用“太粗心”等进行评价,因为这些错误是学生受到之前学习的十进制、百进制等的“负迁移”的影响,这种思维定式干扰了他们对时间进率的理解。

二、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练习中出现的经典错题,我们要调整好心态,正确的看待它,把它当成一个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灵活的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在反思中,自我纠错、学会新知,其实像这种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就是学习。

1.正视错误,树立学习信心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针对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灵活纠错,让学生从“错误”逐渐走向“正确”,鼓励学生正视错误、迎难而上、及时改正,让学生在拨“乱”反“正”中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会出现各种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因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亲自把答案奉上;像这样的对待错误,将会极大的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2.自主纠错,培养发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出现的错误,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利用好这个错误资源,另外设计一个简单的容易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思考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出解决原来问题的正确方法,使得他们在自我纠错中,发现错在哪里,怎么改正。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在教学三年级估算的时候,有一道题是“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电灯73元,吹风机58元,电饭煲122元,各买一样,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很多学生看到“大约”两个字,就认为求最接近的数,把73估成70、58估成60、122估成120,所以得到70+60+120=250元,觉得大约准备250元就够了。我就跟他们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老师去超市买蓝球,标价92元,那老师去买的时候应该准备多少钱?为什么?”就这个問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得出,应该准备100元,而不是准备90元,因为买东西预算的时候,钱要多准备一点,所以解决原来的问题,应该是把73估成80,58估成60,122估成130,得到80+60+130=270元,妈妈买这些东西大约准备270元。

在教师平时的教学中,应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推翻“一言堂”,让学生敢于发声,让错误能够“发生”。教师应做好榜样、正视“错误”,灵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拨“乱”反“正”。让学生在自我纠错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沛健.基于多媒体技术创新初中英语写作模式探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8.

[2]陈琦玲.借“错误”的翅膀带着知识在科学课堂中飞翔.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年,第4期.

[3]李二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4]章日兴.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2010(14):4-5.

猜你喜欢

错误资源小学数学
在错误中成长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怒”与“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