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疆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概览
2020-08-04晁正蓉周丽
晁正蓉 周丽
2019年,新疆继续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推动新疆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采取各种举措大力发展旅游业,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和“旅游+”,着力提升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文化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展现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旅游事业蓬勃向上的发展、进步、团结、和谐、稳定的新疆风貌。
近年来,新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提出“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推动新疆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的战略部署。这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新疆的重要抓手,是改善人民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是扩大对外开放、展示新疆形象的有效载体。“兴疆战略”实施以来,新疆文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各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被提升
根據2015年国家出台的《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实施方案,新疆根据实际出台并印发了相关文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全面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截至2019年,已建成喀什地区、克拉玛依市、昌吉州3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107个公共图书馆,119个文化馆,覆盖所有县市区;建成1183个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镇文化站1019个,覆盖所有乡镇;实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社区文化服务全覆盖,基本形成了覆盖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全疆现有美术馆55个,各级博物馆93个。同时完成贫困村、街道、社区文化室专项设备配置;完成流动图书车、流动文化车和流动舞台车的配备,南疆四地州和国家贫困县的流动文化设施已实现全覆盖。县(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体育设施、农家(职工)书屋、公共阅报栏(屏)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统筹规划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着力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库,推动实现基层网络服务的共建共享。
文化遗产保护更加科学系统,非遗传承更加普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穿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2014年中国新疆依托丝绸之路天山廊道,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获批列入世界遗产项目,地理跨度近5000公里,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址、贸易城市、聚落遗迹、交通遗迹、宗教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33处。遗产区总面积为42680平方公里。
新疆天山廊道由丝绸之路天山北道、中道、南道构成。主要涉及新疆10个地州市,全长3300多公里,已发现各类各级文化遗产7000多项。2019年已形成新疆天山廊道文化遗产保护大格局,并形成近五年乃至到下个世纪中叶的主要发展目标。在“科学规划、突出保护,古为今用、强化传承,优化布局、合理利用”原则的基础上,具体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价值阐述、生态环境修复、文旅融合提升、城乡区域发展等五大重点工程。
在继续开展博物馆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建设方面,全疆先后共成立189个各级文物保护机构,确定文物点9542处,1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58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实施“流动博物馆”项目,推动文物展览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继续推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环境整治、展示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2019年重点推进了喀什市、特克斯县、鄯善县鲁克沁镇、霍城县惠远镇、富蕴县可可托海镇等一批历史名城名村保护工作,推动库车县热斯坦街区、伊宁市前进街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任务。目前确定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历史文化名镇、4个历史文化名村、17个中国传统村落,2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19年机构改革后,全疆14个地州市的部分文旅局设置了非遗科或文化遗产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建设。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认定并向社会公布了自治区第五批非物质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及第五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以国家和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为重点,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有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如刺绣、少数民族乐器制作等),采取设置工作站、建立就业工坊、开展培训、提升设计、组织展览等,激发传统工艺内生动力,带动传统工艺的发展和振兴,促进传统工艺进入现代生活。依托区内外大专院校,面向全疆举办刺绣、服饰、模戳印花布织染和戏曲等类别传承人群培训班。完成“中华文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工程”《新疆非遗名录图典(二)》编撰工作;完成国家级代表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为配合旅游兴疆战略,春节期间在全区举办“新疆是个好地方——天山南北贺新春非遗年俗展”等文旅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及群众300余万人次;举办“锦绣天山”——木垒哈萨克族刺绣生产性保护试验成果展,参观展览者超过18万人次;组织新疆特色“非遗项目”,以文艺演出、展示、互动的形式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二届进出口博览会;在北京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新疆专场新闻发布会。
旅游红利持续释放,文旅融合不断推进
2019年,新疆采取各种举措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编制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降低一批国有重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和“旅游+”,着力提升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伴随着稳定红利的持续释放和旅游兴疆战略的大力推进,新疆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新疆是个好地方”旅游品牌越来越响亮。全区国家5A级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出现大幅增长。2019年,乌鲁木齐市接待游客3007.46万人次,同比增长55.74%;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接待游客1854.94万人次,同比增长80.72%;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待游客1485.73万人次,同比增长46.00%;位列全区接待人次前三位。仅上半年,天山天池景区接待中外游客111.6万人次,同比增长31.85%,实现旅游经济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32.33%;喀什古城景区接待游客28.04万人次,同比增长93.30%。全疆各地举办多场文旅活动,进一步活跃了旅游市场。其中2019年“中国旅游日”新疆分会场以“文旅融合美好生活”为主题,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此外“第六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三届新疆春季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全区各地也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阿尔泰山“千里画廊”生态旅游、伊犁草原文化旅游、“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环天山千里黄金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的打造,带动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进入夏季,独库公路迎来众多自驾游客,平均每天车流量上万辆。全疆各景区實行冬季“不打烊”,促使冰雪游市场火爆,淡季不淡。仅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2月,新疆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75%以上。
与此同时,新疆还不断完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建设,通过兵地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区域融合发展,将红色旅游景区与国家5A级景区以及南疆民族风情景区相结合,形成主题性、复合性线路,不断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
旅游品牌建设持续推进
新疆旅游品牌类型日益丰富,目前,有世界自然遗产地、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沙漠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旅游景区。通过实施5A级景区倍增计划,打造了一批国内一流乃至世界级的精品旅游景区。观光、休闲体验、度假产品多元供给,自驾游爆发式增长,特种游备受追捧,乡村游热火朝天,民俗游出现端倪,冰雪游、花季游升温迅速。以中国国际露营大会、国际沙漠越野挑战赛、环艾丁湖摩托车赛、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等为代表的体育旅游赛事精彩纷呈。赛马、冰雪运动、航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乡村旅游蒸蒸日上
当前,新疆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全疆已创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及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农家乐近6000个,星级近2000家,建设旅游民宿近5000家,依托乡村景区、特色乡镇(村)等资源开发建成上千个乡村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采摘园等各类乡村旅游点。
新疆在大力促进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运用到乡村旅游发展当中,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推动资金和项目共建共享,推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断推出乡村旅游新产品、新路线和新业态。通过乡村旅游节庆主题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乡村旅游规模集聚发展,带动乡村旅游脱贫攻坚和增收致富。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旅游脱贫新亮点。通过规模集聚发展民宿、农家乐,带动当地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2019年全区鼓励申报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带动村民就业,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带动消费4亿多元。同时大力发展农(牧)家乐和农副产品土特产加工销售,通过整村推进规模集聚发展和整体宣传营销策略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投入产出的效益。
艺术创作丰富多彩,繁荣发展
2019年,新疆文化艺术领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艺术安全为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文化,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艺精品创作规划》推动各艺术门类、各创作类型均衡发展,全面推动新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在推进文艺作品创作的同时,加强文艺作品演出推广力度。已完成自治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型交响音乐会、话剧、京剧、情景剧、杂技晚会等舞台作品。
2019年,正式启动演艺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现有剧目《千回西域》《和田印象》《喀纳斯盛典》等演艺品质,支持创作《昆仑之约》《阿克苏印象》《非常馕坑》等一批文化旅游演艺精品。
自治区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根人民,努力推进文艺创作繁荣。组织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影视等各门类文艺协会举办各种展览、展示会,并组织各类大型文艺活动多达上百项,有效推动各地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加强
自治区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建设,以“服务外交大局和实现地方发展并行”为宗旨,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继续依托国家和自治区在疆举办的各类重大活动,如“中国——亚欧博览会”“喀交会”“玛纳斯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艺术节”“环塔拉力赛”“昭苏天马节”“中外文化展示周”等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品牌项目,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新疆外宣部门精心策划,邀请其他国家新闻官员、知名艺术团体、专栏作家、媒体记者分批来疆参访交流,通过组织媒体采访、召开新闻发布会、发送各类外宣品、播放新疆外宣片专题片等多种形式,正面宣传新疆发展与进步。同时开设专栏、专版宣传新疆经济发展成就、文化旅游资源、投资环境及招商项目,形成以大活动为载体,内外互动的良好局面。如成功举办“哈萨克族阿依特斯”“龟兹石窟保护与研究”国际性学术研讨会等重大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其中“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中国新疆当代艺术双年展”已成为展示“开放进取的新疆、团结稳定的新疆、和谐幸福的新疆”的重要文化品牌,也成为全疆各族人民群众欣赏世界级艺术精品的窗口,进一步提升了新疆地域文化国际影响力。
(本研究得到新疆文旅厅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感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18.https://baike.so.com/doc/26977428-28349341.html?from=2946.
[2]雪克来提·扎克尔.20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https://www.is97.com/doc-173780-1.html.
[3]许建英.新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各民族文化繁荣的保障.光明日报,2019年7月5日.
[4]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化建设结硕果,凝心聚力铸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新疆文化事业发展综述.新疆地方志,2019年第3期.
[5]姚刚.上半年新疆旅游业井喷式增长.新疆日报,2019年8月6日.
[6]部分数据来源于自治区文旅厅相关工作报告.
作者简介
晁正蓉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周 丽 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