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08-04胡长清
胡长清
2019年,全省林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高质量的保护修复、高质量的绿色发展、高质量的改革创新、高质量的机制保障,着力深化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各项工作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向好。截至2019年底,全省完成营造林106.5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9.90%,较上年度增长0.08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5.95亿立方米,较上年度增长2300万立方米;湿地保护率达75.77%,较上年度增长0.04个百分点;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035亿元,较上年度增長8.1%。
2020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与林业工作的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生态强省的总目标,把握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优、优中图强的总基调,始终突出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根主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生态保护修复这份主业、林业资源监督管理这个主责,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良的生态产品、优质的生态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新的贡献。
一要坚持首抓党的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强化政治引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实化执纪监督,建立源头严控、过程严管、结果严惩的纪律建设机制;要优化队伍建设,坚持培训、交流、选拔、激励并举,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二要坚持严抓生态保护,不断厚植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编制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规划,推动设立省自然保护地委员会。推进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整合优化,合理调整功能区范围并勘界立标,确保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保护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落实环保督察等工作要求,妥善处理保护地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进大鲵自然保护区等涉林整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完成南山国家公园试点任务。二是加强森林湿地资源管理。编制“十四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修编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林地占用审核管理,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行为。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实施意见》,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划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摸清天然林、公益林资源底数,探索建立公益林动态调整机制。树立森林督查权威,严格执行通报、约谈制度,压实地方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制定省重要湿地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湿地公园建设,开展湿地生态监测评价,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理顺森林防火体制,科学设置防火机构,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抓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强化古树名木保护,建设一批古树名木主题公园。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决落实野生动物“一封控四严禁”措施;疫情防控期间,全省范围内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制定《湖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抓好野猪非洲猪瘟、鸟类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防止发生重特大疫情。修订《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湖南省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管理办法》,强化野生动物资源经营利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日、观鸟节等宣传活动,严格保护麋鹿、候鸟、资源冷杉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
三要坚持重抓生态修复,全面打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一是开展新一轮国土绿化。认真实施长(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111.33万公顷。全面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保护地之间建设一批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省级生态廊道。加强良种选育和推广,狠抓种苗质量监管。积极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设一批义务植树基地,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启动草原管理工作,摸清草地资源底数,落实草原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二是开展新一轮湿地生态修复。扎实推进洞庭湖湿地综合治理,积极实施东、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等重点项目,逐步提升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抓好“四水”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后续维护、经验推广,大力推进小微湿地建设试点,充分发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三是开展新一轮城乡绿化美化。出台《长株潭绿心地区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专项规划》,严格绿心地区林地占用、采砂采土、林木采伐管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绿心地区造绿护绿,督导退出企业和矿山开展生态修复。深化国家、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加快建设长株潭森林城市群,不断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建设一批森林乡村。
四要坚持实抓生态惠民,积极培育优良绿色的生态产品。一是推进生态扶贫惠民。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认真落实《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多模式林业脱贫攻坚,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资金、产业、科技倾斜支持力度。积极争取新增生态护林员指标,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重点向深度贫困县倾斜。全面完成驻村扶贫任务,配合做好扶贫联点督查工作。严格落实退耕还林、天然林、公益林生态补助政策,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每一分惠民资金都打到林农卡上。二是推进绿色产业惠民。实施油茶低产林提质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和茶油小作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做强做优“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全力巩固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围绕竹木生产重点县和主产区,不断完善竹林道路等基础设施,推进竹木机械化等技术研发应用,加强“潇湘竹品”公用品牌建设,举办第五届湖南省家具博览会,不断提升竹木产业效益;积极创建森林旅游示范市县、森林小镇、森林体验基地、森林人家,制定全域森林康养县标准,举办各类生态旅游节庆展会活动,提升全省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品质;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林下经济特色品牌,着力提高林下经济产品附加值,支持、引导野生动物养殖企业转产转型。因地制宜推进花卉、苗木、特色经济林等产业发展。推进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开展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动林业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三是推进科技服务惠民。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整合各方资源,重点支持“中国油茶科创谷”“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科技难题攻关,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力争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成果。加强科技人才培育,持续实施院士培养计划、杰出青年培养计划,组建科技创新专家团队5~10个,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林业科技特派员帮扶行动,持续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培养一批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
五要坚持深抓治理体系,精准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态服务。一是完善林业制度体系。坚持完善和发展国土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等一系列林草制度,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林业制度体系。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构建责任明确、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业生态保护发展机制,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深化机构改革,做好森林公安转隶衔接工作;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构建与行政职能相匹配的组织支撑体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林权流转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交易,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地林权生产力。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建设一批“秀美林场”和“现代示范林场”。二是完善林业运行体系。实施林业再信息化工程,建立规范、精准、共享的林业大数据体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分配使用精准、高效、安全。三是完善林业保障体系。科学编制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一批有力度、有分量、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深入贯彻新修订的《森林法》,推进湿地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等林业立法工作,积极开展“七五”林业普法宣传,全面加强基层林业执法监督。持续繁荣生态文化,高标准参展第四届中国绿博会、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开展绿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选,组织湖南林业发展70周年系列宣传、“送文艺下乡”等活动,挖掘先进典型,讲好林业故事。推进省植物园省市共建工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