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

2020-08-04蒋微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3期
关键词:房建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技术

蒋微

摘    要:凝土施工是房建工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也是建筑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到自然气候条件、施工技术以及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开裂、蜂窝、渗漏等质量通病,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将围绕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以及防治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数量都在不断提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其要求更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房建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对房屋整体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此,有必要对房建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理清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问题,明确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房建施工质量。

2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2.1  麻面问题

麻面指的是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平整,存在很多麻点或者凹坑。麻面缺陷的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其服役寿命,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使用的模板表面本身就比较粗糙,或模板在上次使用后未清理干净,表面仍然粘附有一些混凝土残渣,利用这样的模板浇筑得到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必然不会平整,导致麻面问题。②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没有对木板进行湿润处理,完成浇筑后也没有定期浇水,使得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分丢失,最终表面出现严重的缺水现象,进而引发麻面问题。③浇筑混凝土前模板表面通常会涂抹隔离剂,但施工人员在涂抹过程中责任心不强,没有涂抹均匀或者涂抹不到位,使得浇筑的混凝土与模板没有紧密贴合,最终出现麻面缺陷。

2.2  混凝土露筋

房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构件主要由混凝土与钢筋两部分组成,当混凝土无法完全包裹主筋或者箍筋,就会出现钢筋裸露现象,一旦钢筋外露,将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质量,继而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混凝土产生露筋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于模板长时间没有水分补给,导致模板表面干燥,当拆除模板后,混凝土与模板之间出现严重的粘连现象,包裹钢筋的混凝土大部分粘连在模板上面,造成钢筋外露。第二,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振捣施工中,振捣棒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频繁接触,或者施工人员对钢筋施加外力作用,导致钢筋移位,也会出现钢筋外露的情况。第三,在制备混凝土时,配合比失衡,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区域严重缺浆,致使钢筋外露。

2.3  干缩问题

在比较薄的梁板混凝土结构中干缩裂缝较为常见,其次是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这种变形没有什么规律性,多为细长的裂缝,一般都是因为混凝土原材料混合时,用水量、水泥量与砂率过大,混凝土振捣时水灰比不合理,另一种可能是受外部干燥环境影响,结构表面湿度不够,这些都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率,使得混凝土成品出现干缩裂缝。

2.4  缝隙

混凝土缝隙同样是混凝土质量的问题之一,引发混凝土缝隙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①混凝土施工中如果发现裂缝,应该采取对应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对已经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会引发缝隙问题,降低混凝土施工质量。②在混凝土结构连接部位没有对施工缝位置表面进行严格清理,表面存在的杂质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缝隙问题。③混凝土底层交接位置,通常需要先铺设一层砂浆层,如果没有先铺设砂浆层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缝位置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而引发缝隙问题。

3  房建施工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3.1  麻面防治技术措施

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来治理混凝土麻面问题:①模板在使用前必须将表面清理干净,表面不得残留有其它杂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湿润。此外,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还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避免混凝土出现水分过分丢失的现象。②对于模板表面存在的缝隙可以用腻子或者油毡纸进行密封处理,同时在模板表面涂抹隔离剂,要求整体涂抹均匀,不得遗漏。③按照要求做好振捣工作,通过分层浇筑模式进行混凝土浇筑,通过振捣将混凝土内部的气体全部排除,避免混凝土凝固后表面和内部仍然存在气体影响其质量。此外,如果混凝土表面已经出现了麻面问题,则需要用混凝土泥浆对麻面进行处理,降低混凝土麻面对其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对麻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导致麻面问题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问题,是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3.2  露筋防技术措施

为了避免钢筋外露,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对模板进行补水湿润处理,使模板内部得到充分湿润,防止出现粘连现象。在振捣作业时,施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振捣棒与钢筋直接接触。此外,在混凝土制备阶段,技术人员事先确定标准配合比,保证砂石、水泥等材料用量满足规范要求,当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如果发现钢筋外露,应当及时予以处理,对于露筋较浅的部位,可以利用砂浆将其抹平,对于露筋较深的部位,应当利用切割工具将突出部位截去,并利用高等级的混凝土填料将空缺处填平。

3.3  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工作

由上述可见,混凝土原材配比不合理同样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出现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在极大的程度上避免该现象的出现,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工作。比如;施工單位需要在建筑工程开展前,对建筑工程方案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在研究完成之后,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出合理的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数值,进而为后面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其次,当混凝土下料高度大于2m时,就应采取串简或溜槽措施来防止漏振,其次,模板之间要严格密封,减少空隙,防止漏浆等,另外,还要定期检查混凝土搅拌力度,确保搅拌均匀,以及按照正确顺序搅拌。

3.4  做好混凝土后期维护

混凝土早期强度变化很容易造成收缩,浇筑完成后必须立即开展养护工作,合理利用温控技术,按照混凝土养护规范要求进行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的表面的湿润状态,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一周,根据不同的强度要求会适当调整养护时间;养护温度较低时还要注意保温防冻,铺盖经济适用材料,使得温度能够满足相关温控指标标准;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差,有些混凝土结构需在拆模前就开始进行养护,以免在拆模后温差骤变出现更严重的温度裂缝;设置围栏、警示标语、防护网等防护措施,保护混凝土成品不被践踏、砸伤。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经常出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房建施工结构的可靠性,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深入分析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在实践过程中对这些不利因素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我国房建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正斌.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3):1~2.

[2] 安显东.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的几点思考[J].门窗,2017(7):186.

[3] 程成.施工质量通病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的防治[J].民营科技,2017(1):163.

[4] 黄云杰.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2):21~22

[5] 吴艳梅.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处理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1):274~277.

猜你喜欢

房建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技术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模板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