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讨

2020-08-04周芩羽

今日财富 2020年22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会计专业职业道德

周芩羽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会计人才方面存在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一方面需要结合供给侧改革背景分析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关系,分析实践教学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对实践教学模式提出创新性探索,对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优化会计实践教学,推进我国会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巨大,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必然要求高校供给高质量会计人才,但在这方面存在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一方面随着会计专业学生群体的日益庞大,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高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并没有随着市场化改革显著改变,结构性供给不足问题凸显。

一、供给侧改革对会计实践教学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个要素,站在供给的角度,以改革的手段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改变目前低端供给与中高端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以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供给与需求不是独立存在的,两者必然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厘清人才供给与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是分析供给侧改革对会计实践教学影响的重要手段。

(一)供给与需求的差异性

教学资源有限和教学内容的无差别性,使会计实践教学供给与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不匹配。对个人需求而言,会计实践教学无法满足个人的灵活性、适应性,无法满足学生个人未来不同职业的发展需求。对社会需求而言,会计实践教学具有滞后性,无法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变化做出同步回应和调整。

(二)供给与需求的同一性

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供给方,学生是知识的需求方,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学生需求教师供给的专业知识,教师供给又根据学生反馈的需求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教师的供给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需求影响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和方向性。同时,教师的供给还要结合社会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这三方是相互联系和协调的,供需方的目标是一致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既满足个人需求又满足社会需求。

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

(一)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自2001年1月开始在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后,逐渐结束分行业会计制度,各高校也由分行业会计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方向转变。专科和本科在会计实践教学方面在教学目标和方式上有较大区别,专科更加重视会计实践教学,也更倾向于“专才”培养,本科在培养方案上更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培养出来的会计毕业生与社会实际需求“水土不服”。

在统一的会计准则下,不同行业仍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但高校未按照行业需求开设各行业实践教学,使会计教学内容在真实的情境中无法适应,与社会脱节,缺乏竞争力。高校未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会计实践特色教学,且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趋于同质化,例如,理工类大学可以开设工地会计、建筑会计等。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

我国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长期固定,小幅修改的操作模式,致使高校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滞后。会计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依然按照传统课程设置,比如说我国最广泛的两类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和政府会计,会计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将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是会计实践只有针对企业会计的课程,没有针对政府会计的实践教学。

会计实践课程在学科中所占比例小,实验和案例课程不足。专业课程及大纲主要围绕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展开,实际起到的作用只有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巩固。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停留在操作水平层面上,没有真正认识到会计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包括财政、税法、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多流于形式,没有从实践角度使学生真实体会职业道德案例,职业道德素质没有得到实质提升。

(三)实践教学师资水平不足

会计实践教师是传授实践能力的主力军,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的指引者,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将深刻影响教学成果。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会计实践教师大多是从“学校”里来,到“学校”里去,缺乏企事业工作经验和经历,为偏理论性的实践教学,达不到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一)需求导向—实时定位培养目标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明确定位培养目标。首先,应将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特色和行业背景,体现出非普遍性的专业特色,使会计毕业生在未来进入该行业具有先天的专业优势。其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根本,形成实时调整培养目标的机制,分析和预测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对人才的职业要求,动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保证供给目标与市场需求对接。最后,以点扩面注重综合能力培养,以专业能力为基础,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道德素质为要求,完善综合课程体系设置。

(二)夯基垒台—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一方面要加大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数量。增加会计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多种形式的实验课,会计实践课程不仅应包含企业会计方面的课程,可以开设政府会计、税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实践课程。同时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也应适当安排,如金融、财政、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另一方面要提升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质量。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整合实践教材,去掉重复内容,与行业专家共同编写教材。重视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会计职业技能考试为导向,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不仅能加强对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能为学生顺利通过技能考试做准备。

(三)推陈出新—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1.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

高校应承担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任,将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编写职业道德方面的教材,设计违反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综合运用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提升专业技能和会计职业道德。这些实践教学方式,能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接入互联网+教学方式

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会计实践教学提供实践平台和技术支持。一方面加大平台建设,设计一套包含会计软件操作、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为一体的财务应用平台,利用平台进行仿真模拟实训,模拟真实的业务情景,将线下的教学内容搬到线上教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要提升远程教育,教師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教学或录制视屏,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主动学习,真正提升会计实践能力。

3.“双导师”制

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大量优秀的会计实践教师队伍来实现。一方面,应鼓励会计实践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增加企事业单位实践能力,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引导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实践,安排实践教师参加培训交流,增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参考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增加“双导师”培养机制,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或财务专家来校授课,实现校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打破“理论式”实践教学的桎梏。(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会计专业职业道德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