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化成功之解

2020-08-04姚亮

浙江人大 2020年6期
关键词:世俗化原创性内生

姚亮

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100多年以来的企盼。而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关键取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得如何。建设一个现代化强国,如今已经被国家确定为关乎基本国运的百年目标。相应地,对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应当成为学术界的重大议题。

中央党校的吴忠民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近来推出50多万字的著作《中国现代化论》。该书视野开阔,立足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并比较分析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具体状况,对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许多富有启发性和原创性的观点。

该书首先对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归纳分析,从一个重要侧面解释了现代化(现代性)“是什么”的问题,即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该书认为,从物质基础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一个拥有发达经济的社会;从社会构成以及社会各种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的社会;从民众的基本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取向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从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角度看,现代社会是一个城市化的社会;从国家意义上的社会(民族)共同体相互间交往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一个现代知识占据突出地位的社会;从人们行为取向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一个普遍认同自由和平等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从社会赖以运行和治理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现代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基本特性)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另外,全书对实现现代化过程的多样化样式也进行了有价值的分析。

该书关于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该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改变了以往外在拉动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开启并逐渐形成了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模式。这种自觉内生型的现代化建设表现为:第一,现代化建设道路选择的自主性和科学合理性。第二,现代化建设动力的内生性。第三,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共生性。毋庸置疑,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建设方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建设。

对中国现代化特殊的助推因素的分析,也是该书的重要价值所在。该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之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中国充分用好了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一些带有某种特殊性的“助推因素”,如国家发展的规划性、大国规模优势等等。其中,该书有关中国延续至今的世俗化精神對现代化的助推作用的分析十分具有启发意义,是该书的一个原创性贡献。该书认为,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从历史上看,中国总体上讲一直就不是一个宗教社会,而是一个世俗化社会,世俗化的传统根深蒂固,以至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历史基因。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世俗化由于具有一种历史基因的支撑,而表现得更加明显、更加“充分”,两者的契合造成中国现阶段的普遍而强烈的世俗化现象。较之很多国家来说,普遍而强烈的世俗化现象或“世俗化伦理”成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巨大成就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推动力量,而且还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现代化论》,吴忠民  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9月出版)

猜你喜欢

世俗化原创性内生
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评介
——开阔的价值理论与经济实践的视野
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评介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
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民间叙事与区域史建构》评介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