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公平正义显魅力
2020-08-04王涵
王涵
2016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强首次提出建设立足于时代发展前沿的“智慧法院”,要求实现全方位智能服务。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地智慧法院建设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对司法改革又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各地法院纷纷采取了“互联网+”模式,“指尖”立案、“隔空”庭审、“云端”调解等零接触司法活动。随着防疫措施的逐步推进,互联网司法的需求日益增多,而这一切司法工作的有序进行,都得益于我国近几年的智慧法院建设。
智慧法院,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司法规律、体制改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人民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简单说来,智慧法院就是法院领域的“互联网+”。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
党的十八大按下了我国司法事业的快进键,深化司法改革和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对于全国法院事业发展来说,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全国各级法院共同努力,信息化逐步发生由被动向主动、由初级向高级、由局部向全局、由基础建设向全面应用的巨大转变。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各级人民法院不断升级完善法院专网、移动专网、外部专网、互联网和涉密内网五大网系,支持人民法院全业务网上办理。2016年11月24日,随着西藏林芝地区察瓦龙乡人民法庭接入法院专网,全国所有3500多家法院、1万多个派出法庭全部接入法院专网,实现全国法院干警“一张网”办案、办公、学习、交流,人民法院信息化迈入数字化时代。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人民法院数据集中管理平台”,2014年7月升级为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实时汇聚全国法院案件数据,每5分钟自动更新一次。2016年,随着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与人工司法统计的并轨,实现每日汇集约7万至8万案件数据,目前已汇集全国法院2亿案件数据,成为全世界最大审判信息资源库;实现了全国3500多个法院,每个法院137张报表全自动生成。报表中的每个数字,均可以细化到具体的案件列表和案件详情,严格确保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至此,人民法院彻底告别人工司法统计时代。
我们已身处一个全面信息化时代,任何一项改革,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建设“智慧法院”,提高案件受理、审判、执行、监督等各环节信息化水平,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公开,促进司法公平正义。同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出,支持“智慧法院”建设,推行电子诉讼,建设完善公正司法信息化工程。
2017年5月11日,全国法院第四次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对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智慧法院作出部署。
2017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人民法院信息化标准制定工作管理办法》及10项人民法院信息化标准,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99项信息化标准,对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指导。最高人民法院相关意见及标准的出台,为智慧法院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有力保障了智慧法院建设的顺利进行。
建设智慧法院,已经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而是人民法院各个部门的共同使命,审判执行、审判管理、司法改革、综合行政和纪检监察等各个方面,都已全面参与到智慧法院建设中来。
近几年,随着全国智慧法院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不断完善,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应用全面发展,数据资源汇聚和服务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信息安全和运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愈发深度融合,信息时代审判运行新模式已经到来。
从“让人跑”到“让数跑”
智慧法院的建设,始终离不开提高服务水平这个关键点。为了减轻人民群众诉累,全国绝大部分法院建成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全方位的诉讼服务。不少法院还同时开通了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建成了集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络、12368诉讼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律师提供网上预约立案、案件查询、卷宗查阅、电子送达、诉讼指南等服务,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广大诉讼参与者的往返奔波。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2%的法院开通诉讼服务网。
打官司太麻烦了,是很多当事人的直观感受,在以前,立案大厅像闹市区一样,从立案、开庭到宣判再到申請执行,前前后后跑七八次法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仅当事人饱受等候之苦,法官也陷入长期加班、身心俱疲的困境。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案件诉讼,可以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立案、送达、调解、庭审、执行全流程,只需通过一部手机,轻松点击小程序,足不出户就可轻松完成。
“中国移动微法院”是以手机和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移动电子诉讼平台,是智慧法院的一项便民措施。借助人脸识别、电子签名、远程音视频等技术,在手机上实现立案、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开庭、执行等诉讼程序,实现了从“让人跑”向“让数跑”的转变,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了“指尖”诉讼的便利。同时,立案庭的工作人员也无需重复录入立案登记信息,大大节省立案成本,提升立案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微法院累计实名用户量115万余人,日均访问量超过52万次,办理网上立案132万余件,网上送达文书超过421万份。利用这个平台,已经在去年9月底前实现全国所有法院跨域立案,大大减轻了当事人异地立案的负担。
除此之外,全国95%的法院都已建成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诉讼服务大厅,通过配备大屏幕、导诉台、查询机和联网电脑等信息化设施,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立案登记、诉前调解和救助等全方位信息服务。安徽、福建等地法院创新研发智能导诉机器人、ITC诉讼服务自助终端等诉讼服务装备,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诉讼服务。
从“看得见”到“全透明”
智慧法院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司法活动更加透明,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最高人民法院打造的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四大司法公开平台,让司法在阳光下收获了认可,赢得了公信。
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推动诉讼环节全透明,各级法院通过网站、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向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推送案件流程信息,并在公开内容和公开渠道上不断拓展、深化。截至目前,全国31家高级法院和兵团法院均已建成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并链接最高院的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最高院已公开审判信息项目13亿余项,总访问量达1.7亿余次。
2016年9月,中国庭审公开网正式上线。在这个平台上,民事、行政案件原告、被告的诉讼行为,刑事案件中的侦查、公诉行为以及被告、律师的辩解辩护意见,都与审判活动一起,同步接受法庭内外的监督和评判,同时直观、生动地向全社会传播中国法庭的司法形象。截至目前,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庭审637万余次,点击率超过220亿人次,成为全民参与的法治“公开课堂”。
裁判文书网上线四年多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作为中国司法公开的重要窗口,网站公开裁判文书超过8790万篇,网站访问量突破399亿次,访客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彰显了中国法院和法官群体的司法自信。
执行信息公开网实现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终本案件信息、网络司法拍卖信息等内容统一、及时、自动公开,不仅是破解执行难的有力依托,也成为国家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累计公布执行案件信息4877万条。
随着智慧法院发展需求的不段扩张,在建成四大公开平台的基础上,人民法院不断拓展司法公开范围。最高院上线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推动企业破产信息公开,为债权人、债务人企业、市场投资者、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在线司法服务。还建成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向社会公众公开减刑假释案件从立案到文书的全流程信息,让减刑假释司法活动全程“见光”。
如果说以前的司法公开程度是“看得见”,那现在就是“全透明”, 全国3500多家法院和1万多个派出法庭全部实现网上办案,每起案件各个环节均在网上运行、全程留痕,办案过程中所涉及的案件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地录入网上办案系统,为日后案件备查、纪检监督提供依据。这些措施,都让司法公开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促进司法的公开与公正。
从“信息化”到“高效化”
近些年,信息化建设对司法审判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凸显。审判执行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告别过去低效能的审判管理模式,迎来了高效、便捷的智能方案。
据了解,目前各级法院已全面建成服务所有法官、覆盖所有案件、打通所有流程的網上办案系统。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91%的法院建成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87%的法院从技术上实现编制电子卷宗目录、网上阅卷、法律文书辅助生成、归档等核心功能。最高人民法院原审案件电子卷宗(电子档案)合并可用率达到91%。至此,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电子卷宗随案生成,跨域调阅,审判执行人事信访等各类数据实现汇聚和分析应用。
最高院委托河北高院研发智审系统,将案件卷宗内容文档化、数据化、结构化,辅助法官一键生成各类通知书、传票、公告等制式文书,通过检索、复用起诉状、答辩状、庭审笔录等信息,智能辅助法官快速生成裁判文书部分内容。目前已在河北、吉林、广东、浙江等地法院广泛应用,河北法院使用该系统累计帮助法官生成各类文书2530万余份,辅助制作裁判文书198万余份,减轻法官案头事务性工作30%以上。
庭审语音识别系统通过识别庭审活动中的语音信息,自动区分庭审发言对象及发言内容,将语音自动转化为文字,提高庭审效率。目前已在浙江、安徽、北京等地法院广泛应用。苏州中院已经使用该系统支持开庭10万余次,经对比测试,语音识别正确率已达到90%以上,庭审时间平均缩短20%至30%。
这些辅助系统都让法官从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切实做到为法官办案“减负”,为审判管理“增质”。
此外,江苏法院开发的同案不同判预警系统,上海法院研发的裁判文书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往执行时,“人难找、物难查”的问题经常存在。智慧法院的建设,将执行信息化和业务紧密融合,以执行信息化组合拳攻坚执行难题,使用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对执行案件37个关键节点宏观管控和具体案件信息动态分析,破解执行管理难题;建设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等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相连的网络查控系统,对各种财产形式做到全面覆盖、一网打尽,执行人员实现了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即可快速查询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的所有联网财产信息,彻底打破了执行工作的地域限制;建立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制度,与国家发改委等60多个单位建设联合信用惩戒系统,采取限制购买飞机票、软卧、高铁车票,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强制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实现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破解规避执行难题;将淘宝、京东等五家网站纳入司法网拍名单库,实现网络司法拍卖全国覆盖,破解财产变现难题。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推进执行信息化,实现了执行模式的历史性变革。
据了解,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强智慧法院建设统筹、标准规范和系统研发,补齐智能化服务短板,借助5G、物联网、智能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技术,将全国法院的信息网络、应用终端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将人民法院司法数据资源充分利用;凭借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司法办案人员提供丰富的智能辅助,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