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浙江“成绩单”

2020-08-04莫南

浙江人大 2020年6期
关键词:之江成绩单数字化

莫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2017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大决策,谋划建设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努力打造“三区三中心”;2019年,我省获批建设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全省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努力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20年5月14日,在向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关于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时,副省长高兴夫表示。

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杭州市余杭区南湖畔,未来感十足的之江实验室园区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2017年夏,之江实验室在未来科技城揭牌。作为浙江省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重大平台,之江实验室备受期待。

“之江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开放协同的平台优势,集聚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优质创新资源,联合开展基础研究和项目攻关,共同推动浙江省数字经济做大做强。”之江实验室负责人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近年来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三区三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和创业创新的主阵地。

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全省数字经济总量从2014年的1094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3346亿元,居全国第4位,增长2.13倍,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 27.25% 提升至41.54%,年均提高3.57个百分点。培育发展了像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浙江大华、新华三、杭州网易、浙江中控、士兰微、矽力杰等一大批数字经济引领型企业。

数字技术取得突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互联网+”、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持续推进,数字科技創新活力不断迸发。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缺芯少魂”的局面得到明显改观,核心芯片和基础软件取得重要突破。以前所未有之力布局建设之江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形成了一批自主可控“卡脖子”技术和占据制高点的前沿引领技术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飞天2.0操作系统、含光800人工智能芯片、超高性能全数字PET探测器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数字化”指数位列全国第一。数字化转型不断赋能制造业提质增效,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6%,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长7.1%,呈现出“好于预期、高于全国、领先东部”的良好态势。

数字赋能持续深入,数字抗疫引领全国。我省首创的疫情防控“一图一码一指数”,树立了数字化战疫新标杆,健康码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通,1.5亿人开展数字化疫情健康管理。

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双创”生态不断完善。初步构建“互联网+”创业创新生态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氛围浓厚。全省已建有省级信息经济示范区22个、数字经济类特色小镇37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5个。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引领全国,2019年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19773亿元,同比增长18.4%,跨境网络零售出口额达777.1亿元,同比增长35.3%。

此外,我省数字“新基建”加快推进,宽带浙江、云上浙江、泛在浙江建设成效明显,已经形成高速畅通、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5G商用,2019年建成5G基站15770个。“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突出, 政府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掌上办公、掌上办事”之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数字政府建设排名全国第一。

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硬核”力量

在高铁桐乡站经由乌镇大道前往桐乡市区的道路一侧,一幢幢崭新的现代化楼宇引人注目。这是浙江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数字经济小镇。

小镇不仅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还设有公共服务大厅、党群(人才)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等产业配套、生活配套。

“我们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保姆型服务、创业导师型服务、创业经纪人型服务,推出一系列政府服务改革的组合拳,投资项目审批不超过90天。”桐乡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高桥街道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蓝亚民介绍说。

浙江数字经济取得不俗成绩的背后,是全省上下坚持系统谋划,不断完善推进工作体系结出的丰硕成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车俊书记、袁家军省长多次对数字经济发展做出重要批示指示,袁家军省长亲自出席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并担任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优化“1+X”领导工作体系,领导小组成立8个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监督检查。

同时,坚持全省“一盘棋”,各市县健全工作机制,形成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加强考核激励,建立数字经济统计及监测体系,将数字经济发展列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开展年度综合评价、专项督查激励、考核评估等。

此外,通过坚持数字产业化发展,培育数字引领新动能。如,培育产业增动能,组织实施集成电路“强芯”、软件“铸魂”等行动,推动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杭州、宁波软件名城等建设,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呈高质量发展态势,整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居全国前列。

通过坚持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建“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在全国率先制定企业上云标准体系,上云企业达 37.78万家。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计划,推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养老等加快发展。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产品流通、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坚持加快三大中心建设,擦亮浙江数字经济“金名片”:

推进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科技新政,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引领、科创平台建设、创新企业培育、高端人才集聚“四大高地”建设。实施数字经济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推进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西湖大学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实验室体系。

推进新型贸易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平台交易、资源配置、模式创新、规则制订等。跨境电商综试区在全省全域推进,支持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全球布局,秘书处落户杭州。

推进新兴金融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网络金融安全、网络金融产业、移动支付等。世界银行全球数字金融中心落户杭州,33个项目获批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深入推进“移动支付之省”建设。

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在向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关于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时,高兴夫表示。

首先是聚力产业协同创新,加快突破“新技术”。据介绍,我省将聚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统医学与精准诊治、数据科学与应用等重点方向进行布局谋划,着力推动之江、紫荆、湖畔等省实验室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全力推进之江实验室争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实验室;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尖峰、尖兵、领雁、领航计划,加快产业链“卡脖子”技术攻关。到2022年,浙江将力争创建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成2个大科学装置和10 个以上国家级试验验证平台。

同时,聚力业态模式创新,培育壮大“新产业”。我省将壮大集成电路、通信与网络、高端软件等基础产业,加快布局区块链、量子信息、柔性电子、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零售、跨境电商、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快递经济和“宅经济”。到2022年,培育数字经济世界一流企业5至8家、高新技术企业 8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000家。

我省还将聚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新制造”。通过持续完善“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大力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推进重点行业和块状经济智能化改造,加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建设;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浙江制造“百網万品”拓市场行动和“春雷计划”,支持中小企业拓展数字化国际营销渠道。到 2022年,我省将建成1个国际领先的基础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 20 个国内领先的行业级平台,建设100 个示范智能工厂。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全社会运用数字化手段重塑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为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场景。我省将聚力推进数字赋能,深化拓展“新应用”,带动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据介绍,我省将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人工智能+”“5G+”“区块链+”“大数据+”,深化“城市大脑”“移动支付之省”等标志性引领性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贸易中心和新兴金融中心。

“到2022年,实现移动支付服务全球15亿人,培育2至3家千亿级电子商务平台,建成10家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共享经济平台。今年重点在未来社区、数字乡村、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企业服务等领域着力拓展100项应用场景。”高兴夫说。

猜你喜欢

之江成绩单数字化
川之江造机株式会社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2018上半年纠“四风”成绩单
晒晒全面深改成绩单
聚集十九大:之江大地写鸿篇
成绩单的妙用
数字化制胜
《之江新语》读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