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策略探索

2020-08-04毛伟娜

知识文库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就业率毕业生职业

毛伟娜

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推动了教育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存在,成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常会存在着盲目性,也缺少对自己以及职业的定位。本文通过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身的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索在教学中此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的基本思路,力求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注意。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人才培养过多,而是因为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与内心的期望与社会的需求不成正比,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可以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并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阶段,也是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定向的重要时刻,如何让大学生对自身有清楚的认识,与教师的引导和学校的帮助密切相关,基于这种现状,本文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制定了一些相对应的策略。

1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

1.1 对此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认知尚且不足,并不知道这个课程对于个人职业发展以及人生导向有何意义。所以很多高校的就业管理机构提供给学生的帮助主要还是老套的求职指导,以及对就业政策的解读,或者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等,这些操作很不专业,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1.2 师资力量不够,专业性较低

在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求职的难度也随之增高,所以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如何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效果更加明显,与职业指导教师的自身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成功开展,对职业指导教师自身的认知、经验、以及专业技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其他国家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他们的师资力量更为雄厚,其中的教师大多都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人力资源学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然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不多,有的教师甚至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职业,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培训,非常缺乏教学经验和理论研究。

1.3 课程安排相对不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很多高校都是以必修课的形式来进行开设,主要是以班级授课为主。但是存在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有的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时候,教师要面对的是几百个学生,这种授课形式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更像是走形式。设施较好的学校都会为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开辟专门的场地,设置合理的课时或者匹配十分有经验的教师,但在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做不到这一点。这也就导致了在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学校的课程安排很少会考虑到培养目标或者专业特点,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去向也考虑不完善。

2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90年代的时候从欧美国家传进中国。在《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本书里,正式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专家认为:“生涯”是指生活里各种事情发展的方向,其中包含了一个人一生之中所经历的职业以及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从此可以看出这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其中包括职业和职位的变动,这是一个工作不断变動的过程。

简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测定,然后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指定工作,教育以及学习进行培训计划,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明确自己的方向和制定未来自己的发展状况。通过大量的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有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计划,一年、十年、二十年,每个阶段的计划都不同,都十分详细。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未来事业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对于大学生来说,意义深远。

对于大学生来说,四年的时间非常短暂且宝贵,同时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阶段。2019年,根据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1.5%,其中近两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同届本科。此报告中的调查样本分别来自30个省市区的30.3万名大学毕业生,覆盖1031个专业、327个行业、603个职业,根据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0%,与过去4届相比略有下降;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与过去4届相比稳中有升。

虽然目前的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但很多学生都不能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也没为自己制定计划,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对这方面的了解非常浅薄。

3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以及教育措施

3.1 课程中的专业性指导

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提高,应届毕业生更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很多高校毕业生更喜欢毕业之后自谋生路,或者是直接参加工作。例如,麦可思对中国2016~2018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该调查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93.1%),其次是管理学(92.7%);最低的是法学(85.1%)。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气类(95.5%)。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8%)、能源与动力工程(96.8%)、工程管理(95.8%)。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课的时候教师开展专业性指导是十分必要的。比如:高校中就业指导机构,要非常明确的了解并且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挥学生的潜能。还要以学生成才为目标,以专业的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的方式开展教学。

3.2 师资力量的保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非常重要,这也就说明学校需要一批学历高、职称高、素质高的教师来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但现在很多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多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且专业能力不高,所以,学校应该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引进一部分实践能力较强,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队伍,同时也要让本校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的人员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例如,学校可以按照年级师生比1:400左右配置这门课程的专职教师,并成立该课程教研室,组织专业人员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开展专题讲座,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3.3 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开展,从而贯穿大学的整个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尽早认识自己以及社会环境,倘若学生可以确立自己的目标,就可以更为完善的规划自己的学业和未来。例如,在大一的时候就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学生的必修课中,可以设置为2个学分,分为30~40个课时,并进行小型的班级教学,保证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有问题可问,让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辅导和帮助。这个课程不能在一个学期或者一年内就结束,而是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专业教学,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直到毕业为止。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并且将这个课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程,帮助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以及未来职业生涯目标。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包括对学生的性格分析,职业素质分析,以及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教育等。教师也应该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制定周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成功确立未来应该选择何种职业,并走向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岗位。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

猜你喜欢

就业率毕业生职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