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学的促进与理性思考

2020-08-04韩莹

知识文库 2020年1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大赛

韩莹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后阐述了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学效率提升起到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学的几点理性思考。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逐渐从精英式转变为大众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综合型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和谐稳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推进职业教育,我国所开展的一系列职业教学活动主要是基于专科教育所进行的,帮助学生对大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及岗位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教学及技能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快速掌握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好的实现就业发展。

1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目的与院校参赛目标相悖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有效开展能够选拔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优秀人才,体现出当代职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换而言之,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充分凸显出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教学成果及改革进程,并且以此实现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将职业能力、技能标准及人才需求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竞赛项目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时获取更多的企业关注度,使得人才培养策略更为全面系统、客观科学。但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地方教育部门将职业技能大赛的名次作为院校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以学生的成绩反映教师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明星教师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职院校参与到职业技能大赛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而是逐渐趋于功利化、形式化。虽然这样的现象只是个别,但其产生的影响是极大的,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比赛中的不正之风蔓延。

1.2 应赛教育模式阻碍了正常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职业技能大赛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竞赛模式,并且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院校积极参与到大赛中,通过不断的比赛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指导能力及参赛能力。而这类教师就将主要工作集中在对选手的培训管理中。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多数参赛学生所经受的训练时间为一年,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有2/3的时间均是通过应赛教育实现能力的提升,甚至有的高职院校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较好名次,当学生入校时就开始了选拔,而被选拔出的学生大多曾经参加过职业竞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职院校及中职院校所参与的一系列职业技能大赛从本质上来讲具有重复性,使得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另外,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在比赛开展前期会对参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1.3 学生个性发展与群体提升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职业技能大赛是为了提高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整体水平,让学生挖掘自身的优势与闪光点,注重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由此体现出职业技能竞赛本质上的普及性及普惠性。但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面对职业技能大赛,仅仅停留在表面认知,流于形式,没有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多数选手是由教师直接选拔,使得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职业技能大赛对自身持续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认为其只是优等生的专利,这样的想法和理念脱离了职业教育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宗旨。同时,职业技能大赛前所开展的一系列培训也仅仅是针对选拔出的优秀学生,没有做到普及教学,也就无法从本质上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学效率提升起到的促进作用

2.1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任务,优化人才培养策略

高职教学不同于高等教育,所开展的职业教学是为了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优秀人才,更多的从事一线基层工作。近年来,高职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降低了招生标准,使得院校中的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参差不齐,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一些原理知识及概念内容,学生无法透彻理解并有效掌握。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首先应当帮助学生对理念原理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认证和掌握。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开展是基于当前社会企业中的岗位职责内容所设定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加强对职业能力的理解,明确社会及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任务,及时调整培养策略,使其更符合社会需求及市场发展规律。

2.2 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及综合技能水平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教师整体能力较高,其第一学历为本科教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所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实践性和动手能力,因此这类教师大多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整体操作能力较低,这不符合高职院校办学宗旨的。基于此,积极组织参与到职业技能大赛中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积累经验,丰富自身的知识框架,拓宽视野,实现二次学习。

2.3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主动性及能动性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素养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理念等等与高等院校存在差距,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开小差,久而久之,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其更热衷于实践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将职业技能大赛中的相关竞赛内容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能使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及时改进。学生在获得优异成绩之后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将其转化为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学的几点理性思考

3.1 职业技能大赛不能代替人才培养目标任务

众所周知,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开展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检测,同时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但随着国家对职业技能大赛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对其认知出现了偏差,甚至有的院校提出了以赛代学的错误观点。这样的理念又回到了传统的应试教育,不管是职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其最终目标在于育人。雖然职业技能大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当前社会要求全能型素质人才以赛代学的错误理念应当及时纠正,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的培养时,不仅要基于社会需求及市场发展规律,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更应当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家长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2 大赛集训教学模式不能代替日常教学活动

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能够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获得成就,师生通过竞赛能够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为其后期评职称、就业发展等等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到职业技能大赛中,并希望获得优异成绩,提高自身及院校的知名度。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在比赛中获得胜利,成立了专门的竞赛小组,邀请专家进行比赛咨询集中指导,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资源进行书籍、仪器设备的购置,希望以此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但耗费的资源资金过多,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无法确保正常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基于此,高职院校必须正确衡量竞赛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理性看待职业技能大赛的成败得失。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大赛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创新思维竞赛(6)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